应用型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转型思考
2018-03-28焦惠毅
焦惠毅
(长春工程学院 建筑与设计学院,长春 130012)
现阶段我国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市场上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这就对绝大多数本科院校提出了应用型人才教育转型的要求。我们学校的建筑学专业开始于1985年的专科教育,当时是冶金部直属院校。面向冶金行业的各大建设公司,培养过一大批适应生产一线的优秀毕业生,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过较为突出的贡献,曾经被誉为冶金行业的黄埔军校。2000年合校升本以后下放地方,环境的改变促使我们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重新地深入思考。党的十九大之后,面对新的形势、新的发展、新的需求,我们不但要重新思考办学定位,积极转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培养社会急需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职业技术型人才;同时还应努力发扬优良传统,吸取宝贵经验教训,重新振兴我校建筑学专业,创出品牌,办出特色。
我国传统的建筑学专业教育是在美术教育体制影响下的建筑教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建筑工程类的人才需求量迅速增加,能力要求不断提升。学生经过在校的学习,建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对于职业的标准和实际工程的具体操作却存在较为严重的脱节问题。学校教学中的理论学习和虚拟课题以及它们的考核方式,造成了学生会记忆、重表现、轻理解、少实践的现象。在学科创新发展和转型要求的背景下,全国各建筑院校已经开始了广泛的教育教学改革。建筑教育应认真审视当前发展情况对传统建筑教育所提出的挑战;不仅在理论层面,更应从实践操作角度出发,因校制宜,拓展视野,解放思想,建产学研深度融合体系,配套完善相关政策机制,通过开放灵活的实践教学课程、校企联动的实践教学基地、校际联合教学模式、设计工作室机制、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标准等丰富的教学形式和评价体系,提升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策划、设计、技术、管理、施工、协调、沟通等综合能力的工程技术型人才,适应当今社会对于宽口径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
通过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评估一直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而“新工科”的建设又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全新发展方向。既要达到堪培拉体系的要求,又要满足当前华盛顿体系的规定,还要为学生将来的执业资格考试和适应市场需求服务。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艰巨的,困难是空前的,压力是巨大的。而要走出困境,改革创新是必由之路。
特色创新是建筑教育应对专业转型的基本思路,特色是延续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石。我们国家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社会、民族、文化、自然等因素也各不相同,每个学校的办学背景和条件差异性也很大。建筑教育应当立足于自身办学特点,深入了解地域性、民族性、文化性、社会性、专业性、市场性等方面,在建筑教育培养模式上,强化中国特色、地方特色、院系特色,突出自身特点,变“模仿”为“自主创新”。形成独具风格的转型发展路径的同时,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面对社会各领域对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建筑教育制度应当灵活合理、多种途径。以工程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调整理论课程教学体系;扩充和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在建筑设计教学中进行深度和广度的外延拓展;推动开放式办学,构建产学研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同时丰富课程的考核形式,完善评价体系。
一、以工程实践教学为主的理论体系的构建
确立以工程实践教学为主的应用型建筑学专业特色,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是教学模式研究的前提条件。
(一)注册建筑师职业标准体系
建筑学的专业评估制度、注册建筑师制度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都要求建筑学理论教学体系不能脱离工程体系。从工程本身的功能、材料、构造、结构的实际运用远远高于表面的炫酷造型。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努力做好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等理论课程与工程实践的衔接。以注册建筑师制度为理论指导,将考试科目与课程体系有机结合。目前运行的人才方案基本上把注册考试科目都涵盖在了培养计划之中,只要适量调整课程的侧重点,强化学生对工程、规范等技术指标的重视程度,可行性较强。
(二)加强理论课程的纵横向联系
加强课程之间的纵横向联系,把学生的设计方案或者实际工程,在结构、构造、施工、场地设计等课程里作为例题进行不同角度的剖析与讲解,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度理解。全方位、多角度的学习,会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并产生更大的兴趣与反馈。紧密衔接理论课程与实际工程,达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设计课程任务的全面改革
我们目前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设计任务书多为虚拟题目,且陈旧、单一,多年不变,与当前社会的发展脱节严重。应该从策划—合同—设计—施工—管理—维护的建筑全周期来思考,明确建筑设计所处的环节和意义。设计题目尽量选用实际工程,采用真实的地形条件,体现地域、环境和城市特色,让学生在可见的真实环境中调研,体会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会关注环境、文化、经济、技术等多方面对设计的要求,熟悉和掌握各种建筑规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同时,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一)理论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在注册建筑师制度的框架下,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进行革新,将部分理论课的知识放在施工现场或者学生操作在实验室中完成;把设计课中学生设计的节点构造通过模型制作或施工过程的实验等实践环节进行再现,用直观、可操作的形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可以建立校企联动机制,实践环节可为实际工程,邀请工程师为指导教师,实践过程在企业实践基地完成。
(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开展联合办学,请进来、走出去。推动开放式办学,构建产学研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建立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强化沟通联系,所有的专业课教师都要不定期参与企业的工程实际操作,定期开展研讨与座谈;运用信息技术,建立网络平台,多时空多渠道地增加协作与交流,互通有无,协同发展。有效的校企合作是我们达成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三)尝试建立高年级设计工作室机制
高年级融合设计工作室,结合导师研究方向,以实际工程为设计题目。不同年级的学生共同参与、互相学习、团队协作。以设计课为主线,配合相关理论学习,提高工程实际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于年轻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也很有帮助,符合我校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的要求。还能带动教师的教学改革和双创建设,更好地为人才培养和专业特色服务。
(四)积极实施联合教学
与时俱进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专业的发展少不了各种交流。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应该时刻了解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学术前沿观点,拓宽专业知识面。为此,我们需要进行跨专业、跨学校的交流合作,整合优势资源,共同研讨教学,实施联合教学计划,在合作和竞争中,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实践能力。可以举办一些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和业绩突出的建筑师来校讲学。开展校际间的联合设计,共用课程任务,合作调研,分别辅导,统一评图,过程协作,共同提升。
三、探索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校内课程教学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比如说,大一深入企业认识基本的学科基础;理论联系实际、大四以工作入门训练为目标,进行针对性的企业实践,提高学生毕业后的适应能力。建立健全的监督制度保障。定期进行阶段性工作抽查,向设计单位对学生表现情况进行回访,保障学生在实践基地的学习有效性及职业素养的培养。
四、科学、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科学的、切实有效的评价体系是检验培养目标达成的有力保障。加强建筑教学管理,向兄弟院校学习,设立年级组长制,制定符合专业教学特点的设计课程评分标准。重视作业批改后的反馈环节,公开评图,互动式教学。评价体系应当科学、公正、客观、有效、全面、可行。注意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做好阶段性成果的记录,达到过程与结果并重,在实际运行中不断更新和完善,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和反馈机制。
建筑学专业面对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应当树立对社会负责、为生产一线服务的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提升毕业生与生产一线的对接能力。立足于自身的“专业、地域、学院”特色,整合资源、锐意改革、开放教学,形成专业特色创新的地方高校建筑学办学特色。探索以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导向的建筑学专业教学模式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