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电视编辑的创新与思考
2018-03-28何文青红岩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广播电视台
何文青 红岩 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广播电视台
伴随着新媒体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原先的生活方式在新媒体这一新兴传播媒介的带动下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开始从各个渠道挖掘资源,并快速分享出去,传播到各大平台,进入大众视野,这对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来说造成巨大的影响。故而,在市场需求和竞争机制双重重压下,传统电视媒体开始结合自身状况进行整改。电视编辑作为广电行业工作中的组成要素,肩负重任,承担着节目播出效果和获得口碑的责任,因而,电视编辑在新时代的发展态势下,其改革创新才显得十分突出,受到广泛的关注。
一、广播电视编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人才资源短缺
现代广电事业发展中,专业性的手段是决定电视编辑效果的关键所在[1]。但在广电行业传统发展模式中,由于内部环节的混乱,一人身兼数职的情况时常出现,而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常常是因为广电内部由于部门分工不合理,而导致执行环节极其容易出现纰漏。纰漏出现势必就一定要有人解决,但是由于部门人手限制,大多数时候会从别的部门临时调配人手,这个时候相关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其结果往往不尽人意。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导致电视编辑的成果的质量一直都偏低,严重阻碍了广电电视编辑的发展。
(二)节目形式单一,制作方式落后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获得信息的渠道开始越来越多样化[2]。再加上信息传递速度的不断增加,信息的更新换代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在这样的状况下,很多广电电视编辑还参照之前传统的方式进行电视制作。这样的制作方式,单一且刻板,不能吸引观众的目光。群众在广电电视编辑传统时代,可能对这样的编辑方式十分看好。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信息量获取手段的不断更新,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开始发生变化。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获得信息的时间越来越快,人们开始希望向精神层面发展,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但传统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这种要求,导致群众接受度逐渐降低。其次是缺乏创新性的手段,导致其在新媒体环境下发展滞后,大大损伤的市场竞争力。再加上一些节目都只是流水线生产作业,导致节目的可看性不强,产生视觉疲劳。
(三)节目内容空洞,缺少实质内容
很多电视编辑为了迎合新媒体的发展,生搬硬套成为常有之事,但是这样一来,就没有办法给观众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电视编辑节目在借鉴过程中,有些节目甚至就只是简单的套用节目套路,并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发展,这也就导致节目效果大打折扣。大众喜欢的节目是有实质的,可以引发共鸣和思考的节目,他们希望能从电视节目中获取自己想要的,希望能和自己精神世界产生连接,发生共鸣。但是现如今大多数节目套路和模板痕迹略微明显,难以得到观众的认可。
二、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辑工作创新方式
(一)提高广播电视的编辑意识
所谓提升编辑意识,就是要求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进行创新。而广播电视的编辑意识,就是要求相关从业人员,在进行电视节目编辑过程中,首先要注重时效性,保障电视编辑内容的新鲜度和热度;其次就是要在结合热点、爆点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创新,用最新颖、最简单的表现手法创新电视编辑,只有立足于实际才是最好的创新手段。
(二)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
电视编辑作为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相关从业人员需要通过专业训练和学习才可以胜任的。电视编辑从业人员的基础工作素质:不仅包括扎实的基本功,对社会热点的嗅觉的灵敏度也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灵敏度也是需要建立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结合实际创造创新。所以旗、县广播电视部门应当定期组织人员培训,让学员及时更新知识储备掌握最新行业信息。同时旗、县广播电视部门在对外进行招聘时,一定要严格把握专业技术人才,专业的人才才是推动广电电视编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三)创新广播电视节目的功能
创新广播电视节目功能是发展革新广播电视编辑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有的功能大多都是单一的,一个节目往往只针对一个点进行宣传,覆盖面比较狭隘。但是新媒体行业的要求下,就要求必须尽快完善节目创新,更新节目功能,打破以往单一模式,将节目功能向多样化发展。除了需要紧跟热点之外,还应当综合考虑新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方式。同时,应当多和同行交流,吸取经验。将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融入到广播电视节目创新中,才能更好地完善更新节目功能,并逐渐发展和扩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的大背景下,创新成为关键所在。为了提升节目效益,促进广播电视节目的长久运营,除了从节目本身出发,同时也需要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使得广播电视行业焕然一新。其次,电视编辑的内容需要向实质化发展,打造大众喜闻乐见的媒体节目,引起电视观众的情感共鸣,维系观众缘,保证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