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遗产化实践与非遗的意义生产和共享
——基于佛山“行通济”民俗的考察

2018-03-28陈恩维

关键词:佛山民俗慈善

陈恩维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广东广州510420)

“行通济”民俗是佛山的一项传统过桥民俗。1936年2月9日《越华报》星期日特刊所载《犹言旧习“行通济”,郑掷肥鹅取兆头》一文完整记录了其基本仪式:

每年正月十六日,佛山男女例有游“行通济”之举。八日届期,自晨至暮,迷信男女携儿带女过桥者甚众,俱绕道于尾窦方面转入庙前,再折返菜市返回桥头。跋涉长途,不以为苦。盖传言不如此则是年命运必多阻滞也。附近乡人为点缀圣地计,在桥尾一带至行运社,及通济桥亭菜市方面,摆卖生菜、快子(筷子,引者注)等物者,触目皆是。且有掷鹅骰、鸡蛋骰、三军等玩意赌局,有蟠龙痴者如蚁附膻,侯六侯六之声不绝于耳。又有手持香烛往桥头南泉(南济,引者注)观音庙膜拜者,或则领取圣水、或则争扯灯带,怪状百百。而桥尾行运社葵棚所奉之金花、送生司马等木偶,香火亦盛。其热闹情形,不亚于临海庙云。

时隔71年,我们再来看新华社广州2017年2月12日电的现场报道:

正月十五元宵节当晚,广东佛山市上空明月高照,一年一度的传统民俗“行通济”如期而至。截至12日1时45分,已有73万人穿过通济桥……记者11日晚上在现场看到,“行通济”队伍手举各种风车缓缓向前,依序绵延数公里,还有不少外国人面孔。19时开始,通济桥附近的人流量开始陆续增加,人群中时而响起“行通济,无闭翳”的喊声。这个传诵数百年的口号在通济桥上此起彼伏,奏起一波接一波的声浪。当行走到生菜池时,他们将手中的生菜抛向池中,为新年许愿祈福。除此之外,这种传统民俗又多了一份慈善内涵。过了通济桥后,许多群众纷纷向爱心志愿者捐款,献出爱心。

稍加对比,我们可以看到,70年来“行通济”的传统仪式和内涵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当代佛山人“试图表演或者遮蔽(不表演)其文化传统中某些元素的行为,也是强调(或者遗忘)、重组、整合其文化传统元素以建构后现代生活世界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遗产化实践”[1]。那么,这种遗产化进程是如何发生的?因何而发生?当代非遗保护应该如何因应?

一、科技进步与民俗原始意义的失落

从1936年2月9日《越华报》所记载的仪式物品及拜神活动来看,“行通济”的主要文化内涵是求子。其信仰之神如观音、金花娘娘和送生司马等,都是主管生育之神,可见“行通济”的主要内涵是求子。此外,行通济中生菜(谐音生仔)、筷子(以谐音寓意快生孩子)等物品也寄寓了求子的文化内涵。

从文化渊源来看,“行通济”民俗还叠合了过桥祈子、观灯祈子和占卜祈子等多种潜在的文化内涵。建桥的目的本是为了解决跨水或越谷的交通,以使运输工具或行人在桥上畅通无阻。我国有的少数民族有过桥求子的习俗,过桥仪式也是我国一些民族婚礼仪式的一部分。旧时汉族新娘回门日,要有一个“过仙桥”仪式。一出轿门,新郎要搀扶新娘走过一座用许多条木凳搭成的“仙桥”,然后才能回新房[2]。还有一些地方过桥求子与特定节日相融合。如南京地区中秋节“是晚望子者,至夫子庙游后,过桥一行,谓可卜梦熊云”[3]。这是中秋与过桥祈子的融合。佛山地区古为百越族的聚居地,汉唐以来中原移民分批次迁入,其过桥习俗因此混合了多民族的求子习俗在内。佛山汾江河上游、与佛山古镇一衣带水的南海区罗村乐安,遇到产妇难产的情形,往往会跑到桥头烧香,祈求桥神开恩放行。南海区罗村乐安正月初九还有举行“乐安花灯会”的习俗。乐安花灯是“观音送子莲花灯”,灯以竹篾、铁线、丝绸、花边、彩穗等为主要原料,配上各种衬色剪纸、图案制作而成,造型美观,玲珑纤巧,着色鲜艳,像一朵盛开的莲花。每一盏莲花灯上总带有两颗茨菇,当地人俗称“生仔灯”。人们深信每座桥都有桥神,而桥具有祈嗣功能,所以乐安灯会至今仍选择在大桥下举行,此俗其实是过桥祈子和点灯祈子习俗的混合。“行通济”时,人们到通济桥头的观音庙扯灯带、取圣水、提生菜包过桥、桥尾烧香拜金花等习俗,其实是混合了过桥祈子、点灯祈子和生育神崇拜,是原始崇拜和宗教信仰叠合的产物。

其次,佛山“行通济”还叠合了祖先崇拜和开灯祈子的习俗。李调元《南越笔记》卷一云:“广州灯夕,士女多向东行祈子,以百宝灯供神。夜则祈灯取采头,凡三筹皆胜者为神许,许则持灯而返。逾岁,酬灯。生子者盛为酒馔庆社庙,谓之灯头,群称其祖父曰灯公。”[4]佛山地区的开灯“祈子”的民俗同样普遍。佛山民间社会素有“顺德祠堂南海庙”的说法,“庆灯”习俗多在祠堂举行。作为移民城市的佛山古镇,属于以“家”为基本单元的传统社会。随着个体小家庭日益增多,原先由某一始祖开创的家庭便逐渐扩展为更大的血缘共同体——宗族。要维持宗族的生存与繁衍,就要使个体小家庭的父母子女血缘绵延不绝,将个体短生命融入家族长生命之中,因此传宗接代便成为每个家庭的神圣使命。传宗接代就是所谓传“香火”,意即不断有人到祠堂祭祀祖先。如前所述,正月十六日“行通济”与“完灯”习俗因时间和内涵的接近而相混合,再加之元宵期间买灯、赏灯的人们多集中在通济桥一带,因而二者在地点上出现了交叉。近代以来,由于科技文化的进步,人们开始对开灯祈子习俗表示怀疑。《时事画报》1907年第1期有《开灯》一文,里面说:“粤垣向有开灯之例,每在正月十五以前,张挂花灯,各家庆贺,有所谓添丁灯者,有所谓发财灯者。其为样也,或为莲花,或为莲藕,或为树头,或为福禄寿三星,或和合二仙,种种式式,镂花剪彩,斗丽争妍。在乡则更有高搭灯棚,设筵以款亲者,凡旧岁添有新丁之家,无不循例为之矣。”接着用粤讴对这一俗例表示了怀疑。

在佛山的城市和工业化建设中,通济桥桥头的南济观音庙和通运土地社相继被拆毁,人们的求子信仰失去了表达空间。与此同时,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受到冲击,根植于农耕文明的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传统生育观念逐渐被优生优育观念所取代,“行通济”的求子内涵也因之而逐渐消退。这也反映了民俗文化的内涵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变。

二、经济转型与民俗隐藏意义的凸显

在传统“行通济”仪式中,与求子习俗相伴而生的是求财习俗。不过,作为工商巨镇的佛山古镇,财富积累又不完全像农业社会那样依赖劳动人口的增加。以工商为业的佛山人,财富积累的速度比起农业社会迅速得多,破起产来也很快。因此,在他们的财富观念中往往有一种商业投机心理。传统“行通济”民俗中有转运和赌博现象,其实是佛山居民财富心理的一个反映。1948年《电报》杂志第168期载《佛山之游通济》一文如此描述“行通济”中的赌博现象:

桥上及桥东石板一带,例有赌鹅鲤之骰宝多档。迷信之徒,佥驻足纳资一博,以占验流年。据谓一博而胜,是年定获顺景云。无亦自欺欺人之论耳,并有什赌牌九数档,赌徒麕聚,并有呼卢喝雉之声,响彻云汉。离局之际,有欣然现得色者,然仍以神情沮丧者为多也。

赌博轻则导致个人倾家荡产,重则影响社会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赌博被禁止,佛山赌博风气基本消歇,因此也不可能出现在“行通济”民俗活动中。改革开放以来,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原本重商的佛山人的发财致富观念迅速复苏。这种社会心理表现在“行通济”民俗中,体现为“九出十三归”仪式的挖掘和恢复,其“求财”的内涵迅速凸显。

“九出十三归”是传统当铺的利率,曾对佛山古镇工商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金融调节作用。佛山当铺行业起源于明代中叶,在清中叶发展到鼎盛。民国以降,佛山的传统当铺业逐渐向现代银行业转型。1949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华南区行佛山办事处成立。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统一管理的金融业积极开展工作,使金融黑市销声匿迹,人民币流通稳定,金融业在多方面积极支持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佛山金融业逐步建立了一个以人民银行为领导,以各专业银行为主体,其他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多层次的金融系统逐步形成,资金渠道由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扩展,大力开展横向资金流通。企业则发行股票、债券,从多方面扩大集资活动[5]。1984—1993年,佛山信托投资业务也十分活跃,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形式筹集资金,扩大社会融资[6]。2002年以来,佛山金融进入快速发展轨道,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形成了银行、证券、期货、保险等各类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2006年6月,佛山市全面启动“金融生态示范市”建设工程,多方入手优化金融生态环境。2007年,佛山首次将金融业列为第三产业重点发展的行业,引入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落户南海,并提出打造证券市场“佛山板块”的目标,佛山金融业迎来了发展的战略机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代表民间金融的典当业由于被视为剥削行业而被关闭。旧时的当铺陆续被拆毁或改建,如今仅余几座,集中在禅城区的老城区内,其中保存较完整的忠诚当铺、泰和当铺、青云街当楼成为佛山市目前重新审定的第三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佛山繁荣的传统典当业的历史见证。如今在松风路、莲花路、岭南天地等城北老街区还可找到当铺的影子。不过,这些当铺形式已发生变化,有的称典当行、寄售行,有的细分为黄金典当行、烟酒礼品回收行等。但是,商业银行发展迅猛,加上各种民间担保及风投公司的涌现,进一步细分了民间融资这块蛋糕,典当行业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为进一步发挥民间金融资源的巨大作用,促进民间金融聚集发展,2013年3月,经广东省金融办批准在佛山筹建“佛山民间金融街”,成为推动金融、科技、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也是产业金融机构集聚的战略平台。佛山也成为全省首个对小贷公司具有审批权的地级市。到2013年年底,金融街内的机构已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额累计达22亿元,受惠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达3 000多户(人),并构建了民间金融进入实体经济、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提升的通道[7]。

改革开放以来,佛山金融业的发展为佛山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筹集了大量资金,无论是重大城建项目,还是数目众多的中小企业,都有赖于佛山金融业的融资支持。可以说,当代金融业和佛山古镇的传统当铺业一样,依然是佛山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刺激着佛山人发财致富、佛山企业发展升级的神经。事实上,佛山金融业的发展和“行通济”民俗的兴衰几乎是同步的。正因为如此,2002年通济桥的大修,特意保留了桥头九级台阶、桥尾十三级台阶的形制,以纪念和表征佛山传统当铺业和现代金融业的繁荣。“九出十三归”作为一种利率早已不适应今天的要求,但它作为一种象征佛山经济社会秩序的城市记忆,不但联系着人们对过往的追忆,也代表着人们对现实的认可、对未来的憧憬。今天,人们“行通济”时均自觉遵守“九出十三归”的规矩,其实是对金融业在市民经济生活中重要地位的一种确认,寄托了处于市场经济大潮中的佛山人对城市繁荣、产业兴盛和个人财富的追求。

佛山市政府有关部门在介入“行通济”活动组织时因势利导地引导人们对财富的追求。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一定的冲击,佛山也受到了影响。为了提振信心,2010年佛山“行通济”时,结合“行通济”蕴含“求财”的文化内涵,佛山传媒集团特别联合和讯网、第一财经、经济观察报、香港经济日报等媒体,在佛山市金融局的指导下,策划推出了“论财势·行通济——财神爷闹元宵系列活动”,其中最大亮点便是邀请来自北京、上海、香港、天津、深圳等国内财经界股市名嘴、黄金预测分析师、私募和公募基金经理、理财师以及本土金融界的银行行长,逾50名“财神爷”,与佛山市民一起“行通济”,祈求虎年财运亨通。此外,佛山传媒集团还与美的集团、佛山保利洲际酒店、中国农业银行佛山分行和南海分行等企业实现媒企互动,共同策划举办了“财神爷虎年财势论坛”“财经精英高尔夫球联谊活动”等。时任招商银行佛山分行副行长林丽丽说:“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曾带着小孩一起走过通济桥。现在,小孩子已长大成人,我则在佛山传媒集团的帮助下,再次在元宵节怀着祈求好运气的愿望行通济。佛山传媒集团通过搭建财经知名人士、金融机构与普通市民共同祈福的平台,不但扩大了媒体在本地的知名度,也让全新理财知识传播到更广泛的市民阶层当中。”时任佛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的叶志容评价说:“财神爷‘行通济’是对佛山民俗活动的一次传播,是对岭南文化的进一步弘扬。今年,佛山传媒集团选取的主题‘论财势·行通济——财神爷闹元宵系列活动’也更贴近‘行通济’这一民俗所蕴含的‘求财’之意……体现了佛山人民的精神文化追求。”[8]经大力提倡,“行通济”民俗“九出十三归”的仪式细节开始广为人知,“行通济”的求财内涵日益凸显。“行通济”的求财内涵顺应了佛山工商立市的城市个性和新时代人们追求理财致富的社会心理和价值追求,得到了市民认可。

“行通济”民俗求财内涵的日益凸显,其实是佛山社会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商社会、进而向现代化城市转型进程中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转变的一个缩影。作为一种利率标准的“九出十三归”尽管在佛山金融业的现代转型中早已被改写和替代,但是,它所象征的人们对于市场规则的遵守、对金融业的看重,仍然被佛山人视为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因而“九出十三归”的仪式细节在“行通济”民俗中得到了恢复性发展,行通济的“求财”内涵也因此而日益凸显。

三、文化变迁与民俗传统意蕴的更新

“行通济”中的慈善文化因缘,从通济桥开始修建时就已种下。首先,通济桥的修造叠合了修身以仁和为政以德的儒家思想。张国维(1595—1646)的《通济桥记》介绍修桥的经过时,特别提及《孟子·离娄》所载子产治理郑国的故事,以证明修路造桥符合儒家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各地官员和乡绅都以修路造桥为己任。这也是通济桥历次修造都得到多方支持的原因。乡绅和地方官员积极参与通济桥的修建,实质上是儒家德政思想的体现。当代佛山地方政府对于“行通济”民俗的深度介入,也由此可以找到其深层的文化原因。

“行通济”民俗中的慈善文化,还叠合了佛教福报和道教的阴德观念。佛教在民间慈善和地方公益事业领域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通济桥的历次修造,与佛家种“福田”的信仰有关。张国维认为修桥是“置宝筏于迷津,济众生于彼岸”[9]。清顺治二年(1645),僧圆朗曾募捐修建通济桥,则是佛家的一次具体的慈善实践。此外,在道教信仰中,人们也把修路造桥看成是积阴德的善举。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卷十六全文收录了《文昌帝君阴骘文》,文中说:“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修数百年崎岖之路,造千万人来往之桥。垂训以格人非,捐资以成人美。作事须循天理,出言要顺人心……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百福骈臻,千祥云集,岂不从阴骘中得来者哉!”道家认为,修路造桥是在修阴德,必得福报。这种观念也深刻影响了佛山人对通济桥的修建。

正是由于上述慈善文化因子的积淀,桥亭铺区以通济桥为中心形成了一系列慈善文化景观和文化活动,进而发展成为佛山古镇的一个慈善文化中心。慈善文化景观主要是指村尾茶亭、赞翼诚善堂、南顺通津等慈善景观的修建。慈善文化活动是指围绕上述慈善景观的歌咏活动。桥亭铺最重要的慈善景观是村尾茶亭。村尾茶亭在桥亭铺南济街,首建于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当时里人梁玉书等“以是处居佛山南路,为南顺新三邑往来要冲,向有施茶善举而地无定址,久亦废坠,乃谋购地于宝丰社侧建亭以居之。自是宾至如归,人称乐土”。前工部屯田司主政、湖广常德沅江县知县朱相朋《建茶亭记》称:“是举也,虽区区无当于大德之施,然使三邑之征途跋涉,得憩息于斯亭焉,未必非参赞之一端也。梁君其与诸君子并垂不朽也已。”他将修桥的行为,与立德、立功相提并论。清雍正十一年(1733),广州府知府庞屿撰《修茶亭记》称:“救天下编户之渴者,哲后也。救一乡道路之渴者,义士也……此举愿常行之,此举以外,尤愿广行之矣。呜呼,人有终身之渴尔,民亦推德意以慰之。予为民牧,亦不用生其渴也夫。”此文将救天下编户之渴与救一乡道路之渴联系起来,将救渴与救饥统一起来,这就使通济桥的慈善内涵上升到通济天下的高度。清同治庚午年间,茶亭历经百余年,风霜剥蚀,镇中人士倡议修复,竣工后还组织了一次征诗活动。

修路造桥都是慈善行为,造桥主要解决的是“济”的问题,修路主要解决“通”的问题。在通济桥外,有“南顺通津”古道,道光十三年(1833)兴筑,光绪十四年(1889)重修,光绪三十一年(1905)再度重修,道路不断拓宽、取直。《乡志》赞曰:“如砥如矢,往来称便,诚建筑之要工,利济之盛举也。”民国九年(1920),地方政府在原有古道的基础上修建江佛公路,南顺通津已由古道变为现代公路。里人陈瀚《重修佛山石路碑记》曰:“始时途未有石,田水渗滤,厥土涂泥,夏秋积潦,行人往来,乘坐农艇,或厉或揭,水辄没膝,战战栗栗,惧入于坎。行者苦焉……乃集佛山及七堡人士募捐兴筑。计丈程工,危者平之,狭者广之,断者续之,缺者补之……凡负者、戴者、挈者、担者、舆轿、骑马、扶老而携幼者、冥行而擿埴者,咸跻之乎坦途。即以予衰暮之身,亦得安然翱翔于其间而无失足忧。”光绪乙未年(1895),里人冼宝干《重修通济桥石路碑记》云:“今此路之成,利在后世,普度众生,奚止以千万计,其福德不可思量。”由此可见,修筑通济石路和修建通济桥一样,都是一种“福德”。桥亭铺区还有赞翼诚善堂,在桥亭铺黄涌口内。光绪二十二年(1896),镇人魏百揆、朱仲文等集资倡建。“其命名取义,以赞化翼教为主,而大旨归本于一诚。办法于赠医施药、宣讲善会之外,复设义学七间。是处为乡镇往来要冲,有此善堂,其方便于乡间贫民者固多。即往来行人,得以休憩,亦较之茶亭,尤为宽畅。宣统三年(1911)四月,毁于兵燹,独后座崇祀关圣,岿然尚存,镇内绅商,屡议募捐修复。民国改元后,地方多故,迄未举行。现虽颓垣废址,而赠医施药,仍旧不辍。”这种将卫生慈善事业依附于神道祈禳和民间社团的做法,是岭南地区的传统慈善形式。

佛山人通过慈善设施的建设和慈善文化的弘扬,将造桥修路和赠茶施药等慈善行为结合起来,塑造了一种“通吾困,济吾贫”的通济慈善文化,其核心思想是“济人利物”。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卷七《慈善志》云:“粤省善堂林立,甲于他省。我佛山亦代有建设,近益踵而增之。凡夫济人利物之举,靡不次第扩张,中西兼备。辛亥后,省、佛连年被兵,卒获安堵。说者谓慈善之报焉。《书》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理固然也……夫事以积久而递增,善亦因时而感发。苟无灾患,捍御何功?非甚饥寒,解推何贵?先后百年间,渐推渐广,岂昔人好善不及今人欤?于此见世道之升降,而人心之维系,其补救良足多也。保息诸政,自古綦详;行道有福,厥类惟彰。”由此可见,造桥修路等慈善活动对于佛山人来说,不仅是一个精神信仰,也是事关地方发展的事业。“济人利物”的慈善思想把对人行善和个人祈福统一起来,把个体慈善行为和社会的公益事业、地方发展联系起来,是对单纯乐善好施、扶危济困式的慈善的创造性发展。

“行通济”民俗通过将慈善文化仪式化,无意间成为佛山人慈善事业和理念的一个载体。相应地,“行通济”的人们在祈福过程中自然会做一些慈善的事情,比如对残疾人的施舍等。不过,传统上“行通济”中的慈善行为由乡民自发参与,表现为不自觉的个体形态。2000年,禅城区政府开始有意识地引导“行通济”中的慈善行为,开始出现有组织的募捐行为。2011年发生于佛山的“小悦悦”事件,使城市形象蒙上阴影。2012年2月6日“行通济”以“温爱佛山——元宵慈善文化万人行”为主题,目的是通过民俗文化的力量对佛山“冷漠”城市形象进行一种纠偏救弊和危机公关,从而也借以教育民众。在此次“行通济”活动中,救起小悦悦的“佛山好人”陈贤妹受到了媒体的特别关注。当年“行通济”日,由佛山市传媒集团、佛山市红十字会、佛山市慈善会联合主办了首届“温爱佛山”慈善万人行系列活动。活动当天首先举行了佛山首届公益慈善盛典,隆重表彰了一批佛山公益慈善之星。随后,由19个方阵组成的元宵慈善文化万人行巡游活动掀起了当年“行通济”第一波高潮。“温爱佛山”慈善万人行活动一改过去“单打独斗”式的做好事形式,以专业化、项目化的现代公益事业形式,更好地对接各种资源,既是爱心团体和爱心人士的诉求,也被视作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途径之一[10]。2012年之后,历年的“行通济”民俗皆以“慈善”为主题,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公益慈善系列活动,活动有“元宵慈善文化人人行”“佛山公益慈善高端论坛”“佛山公益慈善盛典”“佛山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等。现代公益慈善借助“行通济”民俗,在媒体的大力推介下逐渐深入人心,日渐成为佛山弘扬大爱的新品牌,成为佛山城市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11]。行善积德、乐善好施……积淀千年的慈善传统,通过政府引导、媒体搭台、企业资助、公众参与的方式,实现了慈善行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民俗与社情的融合。这种“化旧立新”式的民俗变异,不仅宣扬了慈善祈福和社会责任相结合的时代价值理念,也使传统民俗有了丰富和别样的韵味。

佛山“行通济”民俗中的慈善文化内涵,为其他地方的“走百病”“过桥”“采青”习俗中所不具备,在“行通济”的传统内涵中也并不明显,但在当代,在多元主体的共同推动下发展成为“行通济”民俗的主要内涵。它其实是地方社会多元参与主体结合时代的要求,挖掘传统资源而发展出来的,是一种被发明的传统。由于它既有传统文化因素,又符合时代精神的需求,因此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渐渐超越了原来固有的求子和求财的内涵。

四、遗产化进程与文化意义共享

“行通济”民俗的上述遗产化实践,其实也是一个文化意义的生产和共享的过程。斯图尔特·霍尔指出:“文化首先涉及一个社会或集团的成员间的意义生产和交换,即‘意义的给予和获得’。”这种“共享的意义”,“组织和规范社会实践,影响我们的行为,从而产生真实的、实际的后果”[12]。“行通济”内涵的变化,说到底是不同时代人们价值观念变化的反映。近百年以来,人们对“行通济”民俗的价值认定经历了从迷信到俗信,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城市文化名片的变化。

传统的“行通济”一直被视为相沿成习的地方俗例,人们无不循例而行。自民国以来,由于现代化思想的影响,传统“行通济”开始被视为“迷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行通济”民俗开始得到地方文化人士的关注,但他们仍然把“行通济”当作迷信。如区瑞芝先生如此描述:“不少迷信男女则在桥头尾处炷香烛、焚衣宝、放鞭炮,祈福取吉祥。此外,迷信男女或先在南济观音庙内,参神问卜,暗扯纸灯带,求赐丁财,状态可哂……建国后为了便利运输交通,平桥和庙开辟普澜公路(现桥遗址在公路口大基侧)。现在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仍有不少迷信男女,纷来沓至依旧俗‘行通济’活动,但无烧香、参神、放炮的陋习。”“迷信”是指非理性、反科学,对社会和个人有害的迷狂的信仰,它造成破财、残身或对世风的伤败。“行通济”民俗中出现的赌博行为会导致破财,通过喝圣水、扯灯带来占卜生男生女等也是非理性和不科学的。因此,传统“行通济”民俗中确实存在迷信的成分。然而,在“行通济”民俗的发展过程中,赌博行为已经被取缔,拜神等现象也逐渐消失,因而它事实上已经转变成了一种“俗信”。它作为一种象征性的传统风俗,尽管“与巫术、宗教相关,但已失去对社会生活的实际危害,相反因其特殊的文化功用而成为人们生活的调剂与补充”[13]。

“行通济”真正得到高度重视,得益于2003年以来国际、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2004年8月,我国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制订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从此,我国非遗保护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行通济”民俗2006年获批佛山市禅城区级非遗项目,2007年申报成为佛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成为广东省非遗项目,2009年被广东省非遗保护中心推荐申报国家级“非遗”。“行通济”逐步纳入各级非遗名录的过程,实际是一个“节日被遗产化”的过程。所谓“节日被遗产化”,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挑选自我文化中的节日代表作,在大量遗产品种中挑选节日的优异点,在多元文化传统中对单一节日做出遗产标准的评价”[14]。这样的评价无疑促进了对传统节日的选择性保护。“行通济”民俗被纳入非遗名录,意味着它通过“节日的被遗产化”走上了重新参与公共文化之路。这既表明了国家话语对于地方民俗的某种接纳和管理,也表明地方民俗的公共性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掘和共享。

非物质文化的遗产化过程,就是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的公共性的过程。目前,佛山地方政府对“行通济”的保护和传承举措主要包括:努力扩大参与范围,不断丰富传播手段,致力于与国家、时代话语的对接。2002年,通济桥修复之后,由于安全措施和宣传的到位,“行通济”民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参加,参与人数剧增。2001年“行通济”人数达20万,2003年达30万人,2004、2005、2006年均超过40万人,2007年超过50万人,2008年突破53万,2009年创下70万人“行通济”的人数记录。参与人数的不断增多,说明“行通济”为更多人所共享,已经由地方性民俗上升为区域民俗[15]。与此同时,佛山地方政府还致力于对“行通济”民俗文化的传播。首先,地方社会加大了对“行通济”民俗内涵的挖掘与整理,开始将其当作一种特色化工具,以之扩大佛山城市文化形象宣传和对外文化交流。2007年3月4日,时任佛山市委书记黄龙云指示,要迅速成立一个专门小组去研究“行通济”这一盛事背后的民俗文化意义,并拨下一笔资金作为“行通济民俗文化研究会”的专款。于是,“禅城区行通济民俗文化研究会”诞生。“行通济”这一传奇盛事的前世今生也开始逐步浮出水面。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行通济的传播力度。2016年2月22日元宵节,“行通济”以佛山特色民俗盛事的身份登上了央视新闻频道、新华社客户端、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广东卫视等十多家媒体的显著位置。央视《新闻联播》中以“祈福行通济,慈善献爱心”为题对行通济进行了报道。“行通济”已成为一张传播佛山文明和城市文化形象的名片[16]。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还致力于将“行通济”民俗打造为对外文化交流的平台。2016年2月21日至23日,应佛山市禅城区政府邀请,英国、意大利、印度驻穗总领馆官员,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代表团,中国西班牙商会华南董事会,友城英国梅德韦中国佛山禅城区联谊会,澳大利亚佛山联谊总会,美国纽英仑佛山禅城联谊会以及港澳各友好团体的重要乡亲等近80位中外友人来到佛山,出席正月十五“行通济”年俗文化活动。当地报纸如此描述:“‘行通济’以文化为媒,搭建起一座友谊之桥,既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友人前来感受禅城源远流长的岭南年俗文化魅力,又将中华文明向异域他乡输出,进一步擦亮了传统中华文化的招牌。”[17]在历史的变迁过程中,“行通济”民俗融合了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念,从一种个人和族群祈福民俗发展成为一个彰显地方文化形象和时代文化精神的文化品牌。

佛山地方对于“行通济”民俗的各种保护和传承的实践,实质是在市民、市场、政府、专家、大众传媒的多元参与下,不断将传统民俗发明、想象成为一种具有地方共同体意义的象征符号的遗产化实践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文化意义的生产、失落、凸显、更新和共享。不管来自何方的佛山人,由于共享了这一份民俗文化,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行通济”的规范和导向,从而通过对“行通济”民俗的参与以及对其文化内涵和价值的共享,形成了对佛山的地方认同。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应正视这一持续进行的遗产化实践进程,不断对非遗进行适应时代发展的意义生产和共享,使其得到可持续的活态传承。

[1]王杰文.“遗产化”与后现代生活世界——基于民俗学立场的批判与反思[J].民俗研究,2016(4):20-33,156.

[2]刘东超,李晶,张艳.七夕节[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56.

[3]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M].上海:上海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434.

[4]李调元.南越笔记[M].扬州:广陵书社,2003:35.

[5]佛山市地名志编纂委员会.佛山史话[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341-344.

[6]佛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佛山市志(1979-2002)[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1:1429-1430.

[7]李丹丹.50个项目进驻佛山民间金融街[N].珠江时报,2014-01-17(A06).

[8]吴岚岚,钱柳.50多位“财神爷”“行通济”祈财运[N].佛山日报,2010-03-01(A01).

[9]冼宝干.佛山忠义乡志[G]//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30.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329.

[10]邓活生.彰显爱心力量,慈善文化在城市发酵[N].佛山日报,2012-12-18(A04).

[11]王轲,吴莉.温爱佛山——元宵慈善人人行成品牌[N].佛山日报,2014-02-17(A01).

[12]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徐亮,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4.

[13]陶思炎.迷信、俗信与移风易俗——一个应用民俗学的持久课题[J].民俗研究,1999(3):6-12.

[14]董晓萍.节日的被遗产化与现代知识建构[J].文史知识,2013(2):5-11.

[15]景瑾瑾,黄晓晴,张闻.佛山行通济,好多广州人[N].羊城晚报,2016-02-23(A07).

[16]何宁,邱乐昀.行通济,一扇传播文明的窗口[N].佛山日报,2016-02-24(A06).

[17]刘宏波,黄群飞.中外友人行通济,体验年俗话友谊[N].珠江时报,2016-02-24(A06).

猜你喜欢

佛山民俗慈善
冬季民俗节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民俗中的“牛”
佛山瑞光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慈善之路
民俗节
慈善义卖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