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6岁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影响因素、策略

2018-03-28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幼儿语言能力

周 慧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 重庆 400065)

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人说的话之中反复出现了同样的音义结合体和同样的规则,这些成分和规则概括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就是语言[1]。语言是个体间相互沟通和交往的一种工具,也是个体思维发展和学习的一种工具,更是人类所特有的符号标志,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突出的语言能力可以使幼儿的交往能力、思维能力和智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和提高。3~6岁是语言发展的黄金阶段。良好的语言能力是幼儿发展必不可少的技能,同时也是幼儿终身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交往日益频繁的现代社会,良好的语言能力更是幼儿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重要技能。

一、幼儿语言发展的意义

(一)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发展

对于幼儿而言,他们的语言发展和认知发展存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一方面,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是由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幼儿从牙牙学语到能够掌握比较连贯和抽象的语言,这个过程都有赖于认知的发展。另一方面,语言作为一种个体间相互交流沟通的特殊符号,它是一种心理表征,个体掌握语言之后,会增加个体注意、记忆和思维的广度、速度和强度等,对认知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没有语言这种工具,个体的认知始终会停留在个人心理层面。

(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和成熟

幼儿期是人生的最初阶段,各种心理活动都在这个阶段发生,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情感等,语言作为其中一个心理活动特征,在幼儿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幼儿使用语言与周围的人交流、接触,获得情感的需要、社会的认同,获得尊重与被尊重等,从而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在一定的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与人交往,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幼儿的社会性表现为他们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与同伴呆在一起,而此时,游戏活动占主导地位。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从最开始的无规则游戏逐渐向有规则、有秩序的游戏发展。逐渐地,幼儿的社会性开始发展,并且得到大幅度提升。在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语言因素的影响作用不容小觑。语言的发展为幼儿对自己、对他人以及对外部世界认识的发展提供了工具和途径,只有幼儿的语言得以发展,其社会性的正常发展才能有所保证。

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

(一)发音不够清晰

每个幼儿由于使用语言的习惯、发音、词汇量各不相同,所以在进行语言表达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发音错误、不够清晰的问题。这常常会影响幼儿正常的语言交流,使他们不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表达出来的语言,只能被熟悉幼儿语言情况的养育者所理解。比如,下面幼儿的一段语言表达可以反映出其语言发音不够清晰的问题:“动物园里有好多的动物,有小熊旭、小脑复、 没发怒、大希冀、小服你、小海腾、发福蝶、打几局、大费蓝、大来流、情景怒、 大码鞋、大兔纸、脱料、小待续、灰熊喵、大诺托、小妮鱼、淡定或。”这是一个三岁的幼儿在游玩动物园之后,给身边的小朋友介绍自己在动物园里都看见了哪些动物。

(二)表达不够完整

幼儿的语言发展过程可以用“从量变到质变”来形容。量变过程即语言的数量发生变化,幼儿掌握的语音、词、语义、语法等会越来越多,这些都是语言连续性方面的发展。当幼儿的语言量变到某种程度,就会引起质的变化,这也意味着幼儿语言发展的阶段性出现了。每一个前面阶段的发展都为后面一个阶段的发展奠定基础和做准备,而后一阶段通常都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的发展和延续。0~3岁的幼儿主要处于量变阶段,3岁后,他们已经基本上能够掌握本地区、甚至本民族的全部语音,故幼儿的语言开始逐渐向质的方向进行发展。处在3~6岁阶段的儿童,对新鲜的事物和环境是怀有极大好奇心的,他们强烈地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却碍于语言能力发展的局限性,常常不能很好地、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2]。

(三)模仿力较强

3~6岁的幼儿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已经出现了模仿现象。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幼儿会对自己观察到的语言、行为进行模仿,其中被强化的那些,如鼓励、奖励的语言和行为,他们的模仿程度会更加高。同时,3~6岁幼儿的个性化日益明显,即在模仿的过程中他们会对观察到的语言进行选择性模仿,并且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一些变化,从而突显自己的个性和与众不同[3]。在幼儿观看动画片的时候,若他们听到了“假如”一词,那么他们就会对这个词进行模仿,并且进行变通。在生活中,他们可能会提高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并且创造性地使用这个词。他们可能常常说“假如我怎么样,爸爸妈妈就应该怎么样,老师应该怎么样”,等等。

(四)综合运用能力较好

幼儿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新的词汇和语句,并且能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3]。众所周知,对于语言,人们可以根据他们的属性,采用不同的标准对其进行分类。幼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会显示出其独特的能力,他们不仅学习语言的外在形式,同时也会尽量去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内在意义。于是,当他们理解了某些语言所代表的意义后,就会尝试着“举一反三”。比如,当教师或者家长告诉幼儿白菜、萝卜是蔬菜后,他们很可能就会反问,“冬瓜是蔬菜吗?”这就是幼儿对语言进行综合运用的过程。

三、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因素

语言对于人类来讲,是个体表达自己思维、认知和心理过程的一种高级工具,与此同时,它也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形式。人类能够通过语言进行相互交流和交往,因此语言在人类的心理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人类的语言发展不仅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而且还是一个相当复杂及漫长的过程,所以掌握并且能够顺畅地进行语言运用并不是一个简单容易的过程。人类语言的发展包括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这两个重要、不可或缺的条件。语言的先天遗传条件涉及很多生理功能及幼儿本身的气质特点,如幼儿的发音器官、听觉功能、大脑发育、智力因素及人格因素等,后天环境条件则涉及幼儿的家庭环境、社会的文化环境以及幼儿日常生活场景中游戏和玩乐的环境等[4]。

(一)先天遗传

1.发音器官

语言的发音首先要保证与发音相关的器官都没有器质性病变,这些器官包括幼儿的喉咙、声带、舌头、嘴唇、牙齿、腭等。只有这些与发音相关的器官完整,并且没有器质性的病变,才可以使幼儿的发音器官具有正常功能。以上与发音相关的器官如果出现问题或病变,可能会引起幼儿出现口齿不清的现象。更有甚者,会增加幼儿出现口吃等语言障碍的可能性。

2.听觉功能

语言过程需要表达者和倾听者相互作用,因此倾听者在语言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幼儿的语言发展来讲,拥有正常的听觉是语言能够发展的前提。幼儿在学会讲话,试图产生第一个有社会意义的词语之前,需要经过多次、大量语言的倾听,只有在大量语言输入的前提下,他们才能够理解语言,积累经验之后才能够听懂语句。幼儿只有在能够听懂大量语句的基础上,才会产生有社会意义的词语。因此,研究者们提出,人类的语言发展依托于他们的倾听能力,个体只有接受大量本民族、本地区的外界语言刺激,才有可能出现相应发音,多次建立刺激-反应后,才能够逐渐产生语言。如果幼儿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不能倾听外界的声音,即不能输入语言刺激,就会影响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表达以及应用,这也是为什么存在听力障碍幼儿的原因。另外,有些幼儿对某些频率的声音存在感受障碍,比如他们不能听到某个频率区间的声音,这也会影响幼儿的语言输入,从而导致其存在类似发音不清的语言障碍。

3.大脑中枢

大脑是语言活动的中枢。个体从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收集到的语言信息经过神经传导后输入大脑皮层与语言相关的神经中枢,经过语言中枢的处理后,再由神经传导给发音器官,从而使幼儿能够将输入的语言信息经过大脑中枢的加工后表达、运用。试想,如果在整个神经传导过程中,处于中间位置的大脑神经中枢受到损伤,出现了障碍,幼儿就不能够正确地处理接收到的语言信息,因此会出现对语言信息的理解错误、丢失错误、偏差错误等现象,在此基础上,可能也无法正确地进行语言表达与运用。对于3~6岁的幼儿来讲,这会对他的语言发展以及心理发展都产生一定的影响,有可能会出现各类型的语言障碍,甚至还会出现因挫折感而产生人格障碍等[5]。

4.智力因素

个体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与个体的认知能力相互影响,因此它们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认知能力又是人类智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智力低下会影响语言能力的发展。智力低下的幼儿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模仿能力差,不能理解词的意思,也不能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愿望。一般情况下,这类幼儿讲话比较迟,并且表达语言时总是用一些简单重复的词句,表达能力较差。这类幼儿年龄大了之后会出现说话不符合主题,或者模仿一些与年龄不相符的语言以及出现重复话语等情况。

5.性格因素

性格比较外向的幼儿,他们一般喜欢把自己看见的、听到的、思考的以及自己当下的情绪状态都绘声绘色地用语言表达出来,那么他们获得的语言表达机会就比较多,但可能在语言的逻辑性和组织性方面稍微差一些,这类幼儿总体上的语言能力就会稍微强一些;反之,性格比较内向的幼儿,擅长将自己的心理活动内化,隐藏在心里,更多时候是进行内部语言,那么语言外部表达的机会就比较少,口才可能不是特别突出,但是语言的逻辑性就会比较强。

(二)后天环境

先天遗传给孩子说话提供了基本条件,而后天环境则决定了其语言潜力开发到何种程度。“狼孩”案例告诉我们即使遗传没有问题,但是孩子出生后没有生活在人类社会也会阻碍孩子的语言发展。因此,在一个充满了说话声的环境里,孩子才会得到充分的语言刺激。孩子在早期拥有大量的语言输入后,便可以在早期就进行语言学习。这种刺激如果能够伴随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随着孩子成长的需要而不断变化,那么孩子的语言学习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1.家庭环境

幼儿的家庭成员情况和生活状况会影响幼儿语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家庭成员的言谈举止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也是所谓的言传身教。假设幼儿的父母本身就能说会道,那么幼儿会潜移默化地习得这种技能。幼儿可以通过模仿父母的说话方式、用词用句,从而促使他们的语言理解、表达与运用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与提升。但是,如果幼儿的父母本身就不擅长表达或者不太爱说话,那么幼儿从父母那里受到的语言表达影响就会比较小,他们语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从父母那边获得的帮助和启迪就会比较少一些[6]。

2.文化环境

社会是人与人交流和联系的统一体。在这个环境中,幼儿可以接收到更多的信息,可以与更多的人进行语言交流,形成最初的个体与群体的概念。在和人们的广泛接触中,幼儿开始逐渐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出现了较为丰富的情绪情感,这些都能成为幼儿语言发展的基础。其中,出现比较频繁的是影视文化。就目前的情况看,大多数幼儿都喜欢看流行的动画片或者卡通片。幼儿可以从动画片或者卡通片中学习说话的内容、词汇和句式等,幼儿的日常对话和语言也基本是对里面的对话语言进行模仿和运用。

3.游戏和玩乐

游戏是幼儿期孩子的主导活动,是幼儿学习和生活中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游戏和玩乐有个非常普遍的特点,是它们都具有比较强的集体性特征,也就是说人越多越好玩。当游戏集体形成的时候,幼儿彼此进行交流从而交换信息,进一步合作取得胜利的机会和频率就会增加。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幼儿来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通过对话进行沟通,组织合作,互通信息[7]。在这样的集体游戏中,如果幼儿间合作得越多,幼儿之间的对话、语言交流就越多,那么其语言能力就会得到更多的锻炼,从而形成更好的发展。

四、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策略

(一)幼儿园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策略

1.教师积极引导

在幼儿的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幼儿的发音进行积极、正确的指导,并且对幼儿的发音进行一系列科学的训练,从而改善幼儿的发音现状,纠正他们的发音问题。在对幼儿进行语言教学时,教师应该发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让幼儿能够更多地接触新鲜的词汇和事物,增加幼儿的词汇量。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用语言进行交流,丰富幼儿的词汇量和语句,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外,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我素养,不断深入学习,提高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注重言传身教和榜样的力量,用自己的专业素养与良好的形象为幼儿树立榜样,从而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8]。

2.创设真实多元化的教学情境

为了能够给幼儿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出课堂,融入自然与社会,目的是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加切身地去体会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例如,春天组织近郊踏青,夏天去幼儿园周围的池塘边观察小蝌蚪或青蛙,秋天观看幼儿园里的落叶以及冬天认识车窗、道路上的白雪。当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融入现实生活时,他们会产生强烈的感受,并且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幼儿能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学习语言知识,也可以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运用语言,实现学与用的统一。除了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外,还可以通过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来促进幼儿的语言学习[9]。首先,尽量让幼儿的学习材料多样化,在幼儿的语言学习区域,教师可以给幼儿准备一些符合他们语言发展特点的材料,如寓言故事、带插画的故事书等,并且在语言学习区域,鼓励幼儿多用语言来表达想法,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频率,促进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其次,展示给幼儿的材料形式要多样化。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环境,在语言学习区摆设辅助设备,如小屏风等,将语言学习区分隔,从而保证幼儿进行语言学习时不会相互干扰。另外,对语言学习的材料可以灵活化处理,如认识水果蔬菜的时候,可以准备水果蔬菜的图片,并且配有文字和拼音,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汉字。

3.差异化语言教学

差异化语言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目前的学习能力及他们的个体差异展开的个性化语言教学。为了使差异化教育更加有效,教师可以鼓励幼儿积极与同等语言发展水平的小伙伴交流,强调幼儿在相互交流中和同伴分享他们自己的对于某件事情的体会和经验。此外,教师也可以将差异化语言教学法引入幼儿的绘本学习过程中。在绘本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设定一个大多数幼儿都能完成的关于语言学习的目标,随后在绘本教学过程中,包括阅读活动及看图说话时考虑幼儿语言学习能力的差异,对不同语言水平的幼儿实施对应的语言学习指导,这样能够确保所有幼儿都能在绘本学习中践行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理念,帮助幼儿在原有语言水平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

4.鼓励家长加入,实现家园共育

幼儿园要利用各种机会,如家长会、家访、讲座等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认知与观念,加强自身素质,并且充分认识幼儿期语言教育的重要性,树立信心,重视家庭语言教育。幼儿园可以开设家庭教育讲座,以定期学习的形式,指导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与条件,充分、合理、科学地运用各种现代化媒体促进幼儿语言发展。让家长也参与到幼儿语言发展的学习过程中,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二)家长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策略

1.开展亲子阅读

亲子阅读不仅能够增进父母和幼儿的感情,同时也是语言学习的有效方式之一。特别是对于平时与幼儿说话较少的父母,或者是不善表达的父母,看书阅读是一种跟幼儿沟通的比较好的方式。不过父母在进行亲子阅读之前,首先要挑选合适的阅读书籍,根据幼儿的接受程度和阅读兴趣来选择读物。其次,在阅读之前家长应该尽量熟悉阅读内容,不要边讲边看,这样会严重破坏孩子的兴趣以及阅读所带来的价值。同时,家长还可以改编或者创编故事,然后跟幼儿一起阅读,最好能在改编和创编时让幼儿也加入进来。

2.参与社会活动

现代教育理念提倡“做中学”,对于幼儿语言的学习同样适用。家长对孩子语言的影响是有限的,要想使幼儿的语言得到更大的发展和提升,最好的做法就是多带孩子参加社会活动。动物园、海洋馆、博物馆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多认识一些动物、植物等,还能拓宽孩子的知识面、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在解说员的语言刺激下,孩子能够掌握更多的、更规范的词汇。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发展的可能性,从而促进幼儿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幼儿语言能力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语言是刀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