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究
——以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8-03-28秦晶晶

传媒论坛 2018年2期
关键词:许昌校园文化职业院校

秦晶晶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许昌 461099)

文化建设既是建设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它体现着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层次、培养目标、精神风貌和文化品位,是影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特点

与普通院校相比,职业院校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其校园文化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职业性。职业院校中不同的专业,呈现出不同的职业特点,也彰显了其校园文化的职业性。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到校园文化当中也是目前职业院校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许昌远东传动、黄河磨具等优秀企业,把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方式和企业规章制度有机融入班级文化、系部文化和校园文化当中,学生感受到的是带有浓厚行业、企业特点的文化氛围。

二是实践性。相比较普通高校,职业院校更加注重技能实践,这也是其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特性。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都会举行校内职业技能大赛和“职业梦·技术魂”文化展演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使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在技能提升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提高,使他们学习技术、提升技能的愿望也更加强烈。

三是区域性。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普遍带有很强的区域性特征。比如,许昌是曹魏古都,其三国时期的文化底蕴深厚,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曹魏文化研究中心,每年都会承办和组织参加“三国文化”活动周等多个活动项目,2017年还承办了许昌市“非遗”文化活动展演。

四是创新性。“双创”是职业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已形成“1+X”课程体系和“1+2+X”创新实践平台,建成了1个校内众创空间、2个校外综合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36个专业实训室及虚拟仿真实训室,创新创业体系在不断完善,敢于创新、勇于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已经形成。

二、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现阶段,职业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缺乏文化底蕴与特色。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的职业院校发展时间尚短,规模普遍偏小,相比较普通高校,各类资源普遍缺乏,在这种情况下,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支撑,也缺乏自身的特色文化。在课程设置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中盲目模仿普通高校,忽略了自身特色,影响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在这个方面,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做得较好。

第二,缺乏主流文化认同感。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网络文化越发盛行,人们接触多元价值观的机会增多。特别职业院校的学生,接触网络较早,受网络文化的影响更大,主要体现在使用多样化的社交媒体上。QQ、微信、微博、快手等社交平台对青少年思想的影响作用是潜移默化、无声无息的。青年学生会把一些快手网红、微博网红的言语、观点当作同年龄段大多数人的共同观点,不自觉地对这些文化和思想产生情感趋同,影响了主流文化的塑造和传播。在这个方面,学校给予引导和管控的难度比较大。

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一是把握大局。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不是学管部门、团学部门或者宣传部门等一个部门的责任,而是需要在学校层面进行统筹部署,学校应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全局、把握方向,找准发展目标,定位文化理念,在统一理念的指导下,安排各项活动和任务,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教育融入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

二是搭建平台。新媒体技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要改变传统校园文化建设方式,在发挥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等媒介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推动新媒体的文化建设,拓展校园文化平台,丰富文化交流形式,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建立一种师生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校园文化模式,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当中。

三是建设队伍。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思想政治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思想引导。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宣传部门人员的能力培养,要提升宣传部门人员的新媒体使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及时把热点新闻、国家政策传达给学生,能够把主流价值观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全校形成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同时,帮助和引导广大学生融入校园文化、热爱校园文化。

猜你喜欢

许昌校园文化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初到许昌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许昌诗群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许昌青春诗会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