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童书出版的创新路径

2018-03-28王少锋

传媒论坛 2018年2期
关键词:童书专业化图书

王少锋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安徽 合肥 230071)

在新媒体环境下,童书出版既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一定的冲击。现如今,我国童书出版的专业性不够,这影响了童书出版业的进一步发展,那么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童书出版需要遵循一定目标,要提高自己的出版质量,以吸引广大少儿读者。下文就童书出版的创新路径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新媒体环境下童书出版的发展方向

1.专业化

所谓童书出版的专业化,指的是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优质产品,提供更多的一站化服务。要想实现出版的专业化,就需要出版企业树立先进的发展理念,以专业化的内容为支撑,然后充分利用专业化的营销手段,为广大少儿读者提供优质的产品,提供综合化的服务。当前,我国童书出版的门槛要求较低,再加上利润较高,因此许多企业纷纷涌入到童书出版的市场之中。在这种背景环境下,就出现一些跨界混搭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出现导致当前阶段的童书出版质量不平衡的局面出现。但是随着人们消费行为的理性化发展,人们对图书的出版质量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就会使那些出版质量较差的企业遭到淘汰。

2.多元化

在新媒体环境下,童书出版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思维多元化;②理念多元化;③运营多元化等。现如今,童书出版突破了原有纸质的出版方式,实现了视频、AR数字图书的多种方式运作,这样就可以满足不同少儿读者的需求。当前,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有了较大的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不再以纸质为主,而是逐渐向数字媒体靠拢。越来越多的幼儿喜欢通过手机软件来观看图书,这不仅生动有趣,而且非常方便。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图书出版势必会与其他相近产业融合在一起,以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3.细分化

童书出版的细分化指的是对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阅读需求进行划分,通过市场的调查分析来了解他们的内在需求,继而为他们提供更多刊物的产品服务。现如今,可以根据少儿读者的年龄来将其分为不同的阶段,然后根据他们的实际阅读需求来做好定位,使出版变得更具有针对性,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少儿年龄段的差异,还能够突出产品的个性化特点。

二、童书出版的创新路径

1.出版内容的创新

现如今,童书出版非常重视原创,也就是保证书刊内容的原创性,通过在内容上来创新以吸引广大读者的注意力。从市场上畅销的那些童书中我们可以知道,一些书籍在不同的社会阶段都能够取得发展,主要是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了内容的创新。如,24K中外经典名著、曹文轩儿童文学系列等,都受到了广大少儿读者的长期追捧。当前,市场上的跟风类少儿读物之所以没有得到家长的认可,没有得到少儿读者的喜爱,主要是因为它们缺乏创新。故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童书出版要实现内容的创新。

2.出版形式的创新

由于儿童的年龄较小,它们的认知能力不足,阅读能力有限,所以要想实现图书内容的创新有着较大的难度,故此,可以从出版的形式着手,实现出版形式的创新,这样就能够充分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能够启发儿童的思维。对于一些内容较为复杂的经典刊物,出版企业可以将内容简化,将刊物中的精华保留,然后配上儿童喜爱的插图、音频或者拼音等,这样更有助于孩子的阅读以及理解。

3.出版形态的创新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技术在我国社会各领域之中的应用使得出版形态的创新成为了可能。当前,少儿图书突破了传统的纸质形态,磁带、光盘以及视频以及app等形态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例如,儿童复读机以及点读笔的出现,实际上就是儿童图书的一种形态创新。通过对童书的出版形态进行创新,能够增强图书对儿童的吸引力,能够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使儿童更好地参与到阅读之中。当前,通过网络各类少儿数字图书取得了较大发展,这些数字读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下载、接收以及阅读:电脑、智能手机、ipad等。故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图书出版需要拥抱新技术,同时要在出版形态上进行不断创新。

4.营销创新

在童书出版过程中,适当的营销策略必不可少,一本优秀的童书要想顺利地传播给少儿读者,要想更好地满足家长的要求,就需要对营销策略进行创新。传统的传播效率较低,难以适应时代的变化,但是细分读者以及新媒体传播等让精准传播成为了可能,这就为童书出版的营销创新提供了条件。

三、结语

综上,在新媒体环境下,童书出版业要想满足广大少儿读者的需求,满足家长的需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与时俱进,要不断创新童书出版的路径,实现出版内容的创新,实现出版形式的创新,实现营销创新。如此,便能够推动童书出版业的进一步的发展。

猜你喜欢

童书专业化图书
二手童书交换会
新东方童书
图书推荐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AR童书热的冷思考
班里有个图书角
英文原版童书推荐(0~2岁)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