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网络流行语在党报新闻标题中的运用

2018-03-28谭利明

传媒论坛 2018年2期
关键词:新闻标题流行语党报

谭利明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山东 烟台 264000)

当前社会发展状况下,不论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对于新闻标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何把握住新闻标题传播内容的核心,实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达到既能客观实际地报道相关事实,又能做到吸引读者的目的,是建立现代化新闻传播机制的关键一步。

一、网络流行语在党报新闻标题中使用的现状

在当前阶段,网络流行语在党报新闻标题中的使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出以下两个方面。

(一)使用范围过于狭窄

党报是新闻报刊的官方阵地,在新闻报刊传播领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在近几年逐渐增多,包括雷人、神马、浮云、杯具等网络流行语逐渐出现在了党报新闻标题之中。但是在现阶段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使用范围过于狭窄的问题,只是将网络流行语嵌入其中,缺乏一些相关的深度解读。

(二)使用方式过于单调

在使用方式的层面,党报新闻标题对网络流行语的采用,起到吸引眼球的作用,希望拉近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单调性,也就是简单地对网络流行语进行一知半解的引用,缺乏与相关现实事件合理化的利弊分析和相关的研究过程。

二、网络流行语使用的利害分析

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有其优点,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不加选择的使用,不仅难以表达新闻传播的真实意图,还可能会造成相关含义的歪曲解读。

(一)网络流行语使用的优点

党报新闻标题在传统意义上给人一种十分严肃的感觉,其过于官方化的标题使得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失去了和读者的贴近性,不利于读者的阅读和领悟。网络流行语在网络上大量普及,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一种十分生活化的语言形式。对这种生活化语言的合理利用,可以起到贴近读者的效果。如“给力”一词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中,后来该报又使用了“元芳,你怎么看”,让不少人有些“意外”,成为亲近网民的表现。

(二)网络流行语使用的弊端

不加选择地随意滥用网络流行语,会造成读者在新闻阅读过程中的不清晰和混乱。尤其是一些最新流行的网络用语,很多读者可能并未接触到,或者不甚理解,如果出现在新闻标题中,不仅会造成新闻在传播过程中的误解,同时会造成党报权威性的下降,影响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比如曾在网上风行一时的“蓝瘦香菇”(难受想哭)、“叉腰肌中了一箭”(某款网络游戏中的用语)被一些媒体引用在新闻标题中,让不少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三、网络流行语使用的原则

在现阶段,网络流行语在党报新闻标题中的使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实现党报的权威性和网络流行语的接地气相结合,关系到党报舆论工作的开展。笔者认为其至少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一)求新但要客观

党报新闻的传播首先要遵循客观性的原则,不管新闻标题如何的吸引眼球,如何的夺人耳目,新闻传播的宗旨仍然要保证新闻传播的质量和水平,保证新闻传播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党报是党舆论阵地的喉舌,在新闻宣传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权威性和影响力。客观性原则一方面要求在新闻来源和报道过程中做到真实客观,另一方面体现在新闻写作时要做到斟酌字句,尤其是在使用网络流行语时,要做到“严肃活泼”,保证新闻标题与新闻内容的统一,保证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恰当得体。如“囧”“雷人”“山寨”等这些已成为我们日常使用的词语。

(二)亲民但不滥俗

党报新闻标题在确立过程中,要遵循亲民性的原则,不管是采用传统的官方语句,还是采用新形势下的网络流行词语,都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拟定过程中,要详细分析相关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机制和使用背景,做到有的放矢,同时真实合理、切实有效地将新闻标题与网络流行语联系到一起。如一些自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会使用“屌丝”“高富帅”之类的流行词,这些词汇是很亲民,但是出现在党报新闻标题中,显然是不合适的。而且网络流行词的使用不可过多,以免给党报原本格调。

四、结论

随着网络流行语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加,党报新闻标题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也在逐渐尝试运用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在党报标题中的使用,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保持客观真实,恰当得体。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新闻工作者不断摸索新思路、新方式,建立健全发展的新理念,实现网络流行语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

猜你喜欢

新闻标题流行语党报
流行语大盘点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大学流行语考察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对比
巧借 流行语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无意间击中幽默的新闻标题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