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时代“动新闻”模式探析

2018-03-28于淑娟

传媒论坛 2018年2期
关键词:京报新华社动画

于淑娟

(佳木斯日报社,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一、“动新闻”的概念界定

2015年6月,新版新华网引入了“动新闻”的制作模式,将静态、平面化的新闻以动态、立体化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从而大大提升了新闻的可视性以及阅读性,这也顺应了当前融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动新闻”的具体报道形式主要是指,以动画模拟的形式还原或者再现新闻的场景,从而方便社会大众了解该新闻的详细过程。说起“动新闻”,首次出现这一概念是2009年11月,中国台湾媒体《苹果日报》所标榜的以全新的写实动画方式呈现出来的新闻,以动画模拟的方式描述了暴力、性侵等社会事件,受到了民众的全力抵制。

目前,在融媒的时代背景下,“动新闻”已经重新被发掘,并且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也表明了当前对“动新闻”的重新定位以及在当前的媒体时代下其将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动新闻”是技术驱动媒体融合的必然产物

在当前3D虚拟技术的推动下,以动画或者3D图片等形式将新闻以全新的形式呈现出来。一般情况下,将新闻的场景作为主线,通过3D模拟技术将新闻场景进行还原,并且以新闻照片、旁白或者是音乐作为辅助元素,从而将新闻事件的整个发生过程或者重要场景呈现在社会大众面前。该新闻模式最主要的特点是其的可视性、娱乐性以及互动性等特征。从目前的概念来看,“动新闻”也可以被认为属于可视化新闻的范畴之内,是一种全新的报道模式,从而对于新闻的真实性等具有一定的革新价值。总之,“动新闻”可以被认为是当前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的必然产物之一。

三、“动新闻”的三种主要模式探析

“动新闻”主要可以分为以社会娱乐为重点的《苹果日报》模式、寓教于乐的新华社模式以及表达民众生活和诉求的媒体转型的《新京报》模式三种主要模式,以下将对这三种模式进行详细的分析。

(1)以社会娱乐为重点的《苹果日报》模式。《苹果日报》以真实的新闻影片以及形象生动的旁白等作为噱头,通过3D技术对于新闻场景进行模拟,对具有话题性的时政、娱乐以及体育等话题进行新闻报道,从而引起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苹果日报》最开始进行将“动新闻”运用于暴力、性侵以及杀害等社会事件,并且采用了夸张的方式进行报道,从而引起了社会的强烈谴责。《苹果日报》将“动新闻”运用于社会事件的报道与中国台湾新闻的低俗趋势有着密切的联系。后 来,《苹果日报》又将“动新闻”运用于体育以及娱乐等方面,从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被认为是未来媒体融合的重要手段之一。《苹果日报》的“动新闻”制作流程如下:根据新闻素材等确定选题;对于脚本以及台词等进行确定;绘制脚本以及相关草图并形成动画;最后,将动画与音效、旁白等进行整合。通过这样的方式,一个“动新闻”就制作完成。

(2)寓教于乐的新华社模式。现阶段,随着融媒的快速发展,内地的相关媒体也开始对“动新闻”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最为典型的是以新华社的“动新闻”为主。例如,最开始的“动新闻”是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美国期间,新华社利用3D动画技术运用幽默诙谐以及轻松的语气对总书记访问美国的背景等进行了还原,这种新闻模式和以往新华社新闻的严肃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且获得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使得新华社“动新闻”报道模式得到了国际广泛关注。最为印象深刻的是,新华社通过使用3D技术对于沉船过程中对老人开展营救的过程及细节进行了如实的还原。当这条“动新闻”发布后,得到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并且获得了上百万的评论及转发,各大媒体平台也纷纷转发。此后,新华社将“动新闻”的新闻报道形式广泛应用于各类社会事件中,当然也产生了一些寓教于乐的“动新闻”。

目前,新华社的“动新闻”团队共由两个人组成,选题的确定、脚本等均由这两人进行负责。选题和脚本等确定后再外包给传媒公司进行制作。

(3)表达民众生活和诉求的媒体转型的《新京报》模式。《新京报》“动新闻”的宣传口号是“中国3D新闻第一媒体,不看一字而知天下事”。直观化和可视化是《新京报》“动新闻”的主旨,在保证及时性的前提下,通过幽默、诙谐以及轻松的风格展现新闻的全过程以及细节。《新京报》发布“动新闻”的目标在于,希望获得高点击率以提升品牌形象和品牌效应。“动新闻”是《新京报》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关键途径和重要手段之一。

四、结束语

在融媒时代背景下,“动新闻”作为一种技术驱动下的新闻产物,对于当前时代发展下的新闻的各类元素进行了较好的整合,充分运用了图片、视频、音效、字幕等表达方式,从而使得新闻产品有了明显的立体化、直观化以及个性化等特征,从而使得传统媒体有了新的定位。如今,全媒体时代已经悄然而至,新媒体的出现对于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动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传统新闻的生产模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当下的新闻生产时代具有非常典型的示范效应。

猜你喜欢

京报新华社动画
再创新高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视界
全国结婚率“五连降”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每日电讯报》和《新京报》关于十九大新闻评论的比较
动画批评融入动画教育的思考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