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评论“融媒体”传播的创新思考
2018-03-28章魁波
章魁波
(温州新闻网,浙江 温州 325000)
当前,我国互联网技术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逐渐改变着人们对信息的接收方式、信息处理习惯以及信息反馈途径等,也使得新闻媒体的表现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将以往较为独立的广播、报刊、电视等多媒体在网络的推动下,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当前我国网络新闻评论方式还比较落后,仅仅表现在对刊发载体的改变,并不具备真正的“融媒体”传播特点。
一、网络新闻评论的类型和概念
所谓的新闻评论,指的是在实际生活中一些新近发生的且具有一定意义的新闻事件、事态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引发议论或直接发表意见的一种文体。现已成为互联网平台一个新兴的发展模式,属于新闻评论的范畴。就目前来看,我们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网络新闻评论其本质上是属于一种思想观念较为狭隘的网络新闻评论,具体指的是通过网络媒体所进行发表的且与传统新闻评论相似的意见性文章,可以将其具体划分为传统新闻评论和原创新文评论两大类。
原创网络新闻评论文章,是指网络媒体的编辑记者或邀请一些专业人员记者来撰写相关的媒体评论文章。随着我国网络媒体发展的日益成熟,人们更加关原创内容,这种具有一定思想的网络评论已然成为网络新闻评论的主流。
传统的网络新闻评论,主要指的是利用网络媒介对一些传统的新闻评论进行转载。我国传统新闻媒体的发展现状,大部分新闻网站都隶属于一些传媒集团旗下,对主平台资源进行搬运,不对其内容以及展现形式进行改变。
二、“融媒体”传播中网络新闻评论的特征
“融媒体”,作为一种新型媒体,主要是将媒介作为传播载体,将一些传统的媒体表现形式如电视、报纸、广播等将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在人力宣传、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最后实现资源、内容以及宣传等方面的融合。之前传统的媒体以一种分开并行的方式进行宣传,而“融媒体”的传播理念更多强调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宣传方式,使其功能价值得到全面提升,将单一的媒体竞争变为多媒体共同竞争。
(一)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
在网络平台中得以发展的网络新闻评论,其呈现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实现图片、文字、动画、音视频等多媒体呈现,使网络新闻评论的展现方式多种多样,具有广阔的空间以及可能性。
(二)渠道分发更加精细化
多样化的渠道互通作为“融媒体”传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面对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不同端口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网络新闻评论的传播不再局限于web网页,进而实现的是一种分时段、分群体、分平台的“精准分发”特征。
(三)全时传播更加碎片化
网络新闻评论还具有全天候的滚动播报特征,“融媒体”多样化的传播多渠道打破了网络新闻评论原有固定的时间空间评论模式,实现了对热点新闻随时随地发表意见、随时更新个人网络日志、随写随发的社交网络平台等,实现了无时不评的碎片化网络形式。
(四)内容组织更加开放化
“融媒体”使网络新闻评论的传播更具开放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评论本文的开放,网络新闻评论不再像传统新闻评论那样具有一定的规范格式,“融媒体”下的评论方式更具多样化的特征,有时一句话、一个表情、一张图片都可以进行表达;二是评论内容的开放,“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主要表达的思想是,每个网民看待事物的观点总是不同的,在海量的网络信息环境下,网民的评论具有多样性和自由性的特征;三是评论主体的开放,使得网民们在网络平台上具有一定的话语权,评论的主题更倾向于广大的人民群众。可以这样说,“融媒体”的到来,让网络新闻评论在传播渠道或者表现形式上都呈现新特征,更提供了新机遇。
三、我国“融媒体”网络新闻传播面临的挑战
有机遇自然也会有挑战。“融媒体”在传播方式上具有时效性、广泛性、多样化性等特点,传统单一的新闻评论形式显然与当下的传播方式无法相适应,就目前的网络新闻评论而言,传统新闻评论只占据一小部分,大多数为原创网络新闻评论,但其依然采用传统新闻评论格式,对于一些自媒体上发布的评论又存在理论性不强、质量不高、引导力不强等现象。总之,“融媒体”下的网络新闻评论传播还要通过诸多的考验。
(一)“小清新网言网语”与“说教式古板训话”的比拼
网络平台的语言表达方式都是具有鲜明网络特色的语言,常常在一夜之间爆红,使得网民们争相使用,具有很强的传播力。相反,传统的新闻评论常常表现为“正统、客套、呆滞、面无表情没有活力的讲话”,话语里多存在官话、套话、空话等。我国主流的网络新闻媒体多具有这样的风格,但人们普遍不太愿意接受,导致其传播力较差。
(二)评论选题“主观策划”与多元内容“客观需求”的对话
我国网络新闻评论选题多取自传统媒体“编前会”的内容,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体现在“我说什么你听什么”。但“融媒体”背景下的网络新闻评论选题,多表现出“我想听什么你说什么”,受众占据一定的主体地位,因而,网络新闻媒体面临的重大难题在于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挑出受普遍关注的话题内容进行评论引导,牢牢抓住受众的眼球,使自身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得到提升。
(三)是网民评论“个人化”与舆论引导“客观性”的冲突
网络新闻评论在“融媒体”下的一个最突出的改变在于,网络新闻评论话语权由原来在少数媒体受众手中,转变到广大网民的手中。其中跟帖式新闻评论和交流论坛是他们主要的评论来源,我们将它统称为“网民评论”。它们之间共同的特点在于具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因而我们无法对评论的内容进行核实,也就无法保证其观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经常会出现一些网民盲目跟风以及肆意吐槽的现象,不符合网络新闻评论公正、客观、权威的要求。
四、网络新闻评论“融媒体”传播的创新策略
“融媒体”下的网络新闻评论在内容展现以及传播方式上都具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因此,要想得到长久的发展,就需要不断提升“融媒体”下的新闻评论传播策略,使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一)网络化语言由严肃转变为轻松表达
网络新闻评论的语言风格应轻松明快,具有一定的网络特色,这样有助于增强人们的阅读兴趣。现如今,越来越多网络媒体逐渐意识到这一点,在文字风格上下起了功夫,以更加吸人眼球的方式进行网络新闻评论,如“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 “垃圾电影,这锅谁来背?”等网络化的表达方式,深受网友的喜爱。
(二)是用可视化表达让网络新闻评论更“好看”
传统新闻评论常给人一种“严肃刻板”的印象,而网络新闻评论则可利用网络平台技术实现可视化的突破。随着各项技术手段的成熟,为网络新闻评论传播的“可视化”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微信公众号的“睡前聊一会”栏目中,文章具有可听可读的方式,深受人们喜爱,使网络新闻评论的传播朝着全面生动的方向发展。
五、结语
我国网络新闻评论经历从对传统新闻评论的转载,发展到具有独立的网络原创新闻评论,最后成为构建出一个完善的网络新闻评论体系。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新闻评论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对网络媒体新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融媒体”使网络信息传播更具海量化和碎片化,网络环境也更加复杂。虽然我国“融媒体”传播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应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看待“融媒体”传播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使网络新闻评论更具传播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