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2018-03-28

传媒论坛 2018年18期
关键词:舆情思想大学生

(西安培华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5)

在针对网络舆情的管理过程中,为了能够获得良好的管理效果,需要高校积极地开展相关的活动,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网络舆情的主要发展方向,从而使其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校园生活。本文对网络舆情进行了简单概述,并对大学生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进行了必要的对策研究,有效帮助了大学生正确面对网络舆情,实现自身价值的提升。

一、网络舆情的简单概述

网络舆情指的在网络上社会问题的看法,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由于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更新频率短,波及范围大等特点,公众通过网络能够对生活中出现的某些现象发表自身的看法,并且形成了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言论和观点,这些就网络舆情的基本内容。网络舆情借助互联网优势,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对事件的发酵、分析和评论,并对较大范围内的民众造成影响。总体来看,由于发布平台是借助网络进行的,因此网络舆情具有分散性、不易掌握的特性,由于网络实名化并未普及,甚至可以匿名进行言论的发表,而平台的监管也十分不到位,这就为高校的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各种复杂的影响。

二、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

(一)大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无法进行有效筛查

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思想已经日趋成熟,但是社会是十分复杂的,书本上的知识只是现实社会的缩影,更深层的理解则是在大学生踏入社会之后才能够得到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让大学生思想状态处于不稳定期,容易接受一些新鲜的事物或者观点,从而形成自我认知。而网络舆情自成体系,特别是一些不良舆情的发展,脱离了社会的正常轨迹,具有一定社会经验的人士,能够非常容易地进行筛选和过滤。但是,在校大学生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在一些自成体系的社会不良舆情面前,无法利用自身的知识进行有效过滤,而社会经验又不足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认知。因而,在校大学生极其容易遭受到不良舆情的影响,甚至成为其传播者和拥护者。

(二)网络舆情对高校大学生有利的影响

高校作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对大学生的言行举止都有着一定的影响,但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势头迅猛,在一些主流媒体的推动下网络舆情也为传播正能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网络舆情的有效发展,让大学生对时政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可以积极参与到对热点信息的讨论中去。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我国一些基本政策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帮助大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市政。使学生能够树立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意识,从而使高校能够培养出热爱国家的优秀人才。另外,网络上传播的一些见义勇为的行为,也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追捧,成为了学生争相学习的榜样。可见网络舆情的发展对于高校大学生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网络本身的特点助长的网络不良舆情的泛滥

网络空间本身具有隐蔽性、虚拟性等特点,这些也对网络舆情管理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导致网络上信息发布的随意性大,对发布人员的束缚小,犯错成本低廉,导致了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虚假信息,影响着网络环境的世界的净化。更是由于网络的传播速度快,导致一些危险不实的言论往往造成巨大的危害,影响着人们的视听。各种舆论信息相互交错,让具有社会经验丰富的人士都眼花缭乱,何况是涉世未深的在校大学生了。例如,早在几年前,山西省的“地震”谣言,就造成了近百万的居民走上街头躲避地震,一时间造成的影响极其恶劣,其中查明造谣者共有5名,其中就有一位20岁左右的在校大学生,在贴吧发帖称地震属实。最终被行政拘留5日。在这个事件中,该学生行为就受到的网络不良舆情的蛊惑。短时间内对数以百万的居民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三、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对策分析

(一)建设正规平台

信息的发布要得到监管,才能够获得正能量信息的有效传递,避免一些负面的舆情对学生的价值观造成一定的冲击,从源头杜绝不良信息的传入。而正规平台的构建能够有效地引导网络舆情工作,因此高校要依托本身的官网作为主要的阵地,丰富学生的网络生活,以多元化的信息发布构建具有亲和力的权威平台。使其能够在学生的心目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积极有效地针对网络上存在的一些不良舆情进行深入剖析,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引导学生们对网路舆情清醒进行认识,为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提供一片净土。当然,在进行平台建设的时候,要结合大学生关注热点信息,并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兴趣。从而能够积极融入学生的校园生活和网络生活,成为真正影响大学生的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平台,使网络舆情能够在学校和相关专业人士的监督下进行,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价值观。

(二)建立学生意见反馈机制,聆听大学生的基本诉求

不仅要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监督,更要积极地聆听学生们的积极反馈,通过建立良好的意见诉求表达机制,让学生能够对各种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学校也可以安排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教师进行专业性解答,帮助学生解除自己心中的疑惑,从而不会被不良的舆情所左右,增强学生自己对网络舆情的辨别能力。进一步让网络舆情对学生的影响是积极的正面的,而不是消极负面的。在聆听了诸多学生的意见后,减少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作为大学生更应该积极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贡献,避免我国的企业命脉受制于人,实现独立自主。经过正确的舆情引导,让大学生更加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使该校的大学生更加积极地投身到科学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去。

(三)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分辨能力

在面对网络舆情带来的危害过程中,学生作为主要的参与者,从根本上来讲,在于大学生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和辨别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能力,针对这些问题,为了能够保障学生在网络生活中能够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对大学生展开一定的培训工作,使其能够对其中不良信息进行有效鉴别,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降低网络不良舆情对学生的危害,从而有效地完成对不良信息的鉴别和排斥。因此,高校应从学生的素质教育上着手。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使其具备对网络舆情的一般分析能力,如一些信息的发布源是否权威,其中的知识和信息是否违背一些基本的物理规律等等,通过这些技巧的有效传授,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对网络舆情有着深入了解。并在进行学习生活时,能够有效地避开一些不良舆情的影响。

(四)充分利用新技术,对学生展开思想教育

在校大学生容易受到不良舆情的蛊惑,从本质上讲,还是思想政治素质不过关,对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及政府的信心不足,才容易接受一些非主流的思想,甚至是偏激的思想浪潮。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思想上能够摆脱自身的局限性,更好地投入学校的学习中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失于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因此,需要思政教师根据网络的基本特点合理地组织相应的教学内容,从而有效地完成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思政教育的视频进行适当放映和讲解。以图片、影像资料的形式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总之,在进行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网络舆情积极的一面。在高校的指导下,建设正规平台充分引导网络舆情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并建立学生意见反馈机制,聆听大学生的基本诉求。还要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分辨能力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猜你喜欢

舆情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舆情
舆情
舆情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