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定教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2018-03-27王生祥

文教资料 2018年34期
关键词:以学定教以人为本创新能力

王生祥

摘    要: 知识大爆炸时代,要适应未来,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创新、创造的意识和能力,这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广的要求,不仅要教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知识形成和获得的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自我训练和自我教育的能力,鼓励学生发展首创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以学定教是一种可行的教学方式,学生先学习,根据学生对新学知识了解、掌握的情况,教师再接着教学,与新课程改革理念是高度契合的。

关键词: 以学定教    创新能力    以人为本

学以致用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传统的教育思想之一。小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他们是实现中华民族科技强国、创兴强国的传递者、继任者。科技强国、创兴强国的宏伟蓝图将会在他们的手中画得更美、更加壮丽。那时的他们面对的不仅是知识的爆炸,更是创新的爆炸。因为,他们生活的时代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创新、创造的意识和能力,这就对培养祖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学校提出了更高、更广的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更要让学生充分参与知识形成和获得的过程,积极培养学生自我训练和自我教育的能力,鼓励学生发展的首创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以学定教、自主学习是一种可行的方式,它和新课程改革高度契合,是符合“教学过程不仅是认识过程,更是发展过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在学生的再创造活动中构建知识,同化新知识,并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教学理念的。

以学定教,顾名思义是学生先学习,根据学生对新学知识了解、掌握的情况,教师再接着教学。以学定教不是简单地对传统教学顺序进行调整,它是教学思想、教学本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深刻性、根本性的变化。以学定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权利、责任还给了学生,让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学习的时间、空间和思考练习的机会,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

以学定教建立在学生学习新知、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或点拨学生解决在自学中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改变以教师为主体,教学活动紧紧围绕教师指挥棒进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被动参与活动的教学模式,让教师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以组织者、参与者、服务者、引领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真正达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依据的教学观念转化。要真正做到以学定教、自主学习,需要重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明确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领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一切教学活动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以学定教,以学促教,以学评教。树立以育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关爱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和设计教学活动,做到教师变学长,讲堂变学堂,教室变学室,教材变学材,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起到激励学生、吸引学生、指导学生、服务学生的作用。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自己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充分说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教学生学会学习。长期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讲得多、讲得细对学生是有害的。第一,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第二,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而且教师讲得越细,学生的依赖心理越强;第三,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一句话,教师讲得多、讲得好会阻碍学生今后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站在学生角度设计教学方案,考虑教学结构,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以学定教,即先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后,在学生还有困惑、难解的部分找到下一步教学活动的落脚点,找到抓手,开展有效的点拨和指导活动。

二、重视教材的重构,让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看一节课成功与否,重点在于教学内容,所以組织或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整合教材。目前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安排(中高年级)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引申发展的,如两位数的除法是在一位数除法的基础上安排的,四则混合运算是在连加或连减后安排的;另一种是从生活实际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新知识,如分数的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平移等。因此,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调、换、删、増整合教材,让学习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充分联系起来,和学生已有知识水平、思维发展水平相适应,而且不偏离教材。这样通过对教材的整合、挖掘和开发,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实物、情景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从而激发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实践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求知的欲望。让他们积极主动充满活力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主动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这样,把学习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通过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和作用,让单一、枯燥的数学学习活动变得丰富多彩。

三、教师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革新创造的速度大大加快,精于发明、善于创造的高级技术人才将是行业发展的引领者。这种人才必定是思维高度发达的。数学是以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谨性为特征的一门学科,人们获得或发现的数学知识都是推理思维的结果。思维需要数学,数学离不开思维。思维是数学教学的核心问题。有人把数学教学比喻为“思维的体操”,这充分说明学生学习的过程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是学生从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的过程。思维能力培养不是把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学到学习方法,获得探索能力,得到思维发展。据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留给学生活动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实践、操作、验证等一系列数学活动,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以已有的数学概念、法则、公式和实际运算方法为基础,通过推理、判断,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解决问题,找到答案。另外,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要正视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阶段,他们还不能以纯抽象的方式进行思维,往往借助形象的或直观的与动作有联系的表象作为认识的基础。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顺应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从具体感性认识入手,加强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在动手操作的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综合,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和概括,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能力。

四、教师的主体作用不可短缺。

学生阅读教材弄懂的不教,自己探究找到解决办法的不教,学生之间合作探讨弄清楚的不教,查阅工具书弄明白的也不教,这是以学定教的基本原则。但是教师不能放任自流,该讲的一定要,不但要讲,还要讲深讲透。那么,什么时间讲,讲什么,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讲?在学生先期学习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讲,学生讲不明白,讲不清楚,不知怎么讲的地方教师再讲。讲不仅仅讲题目,讲出题目的答案,还要根据学习内容和程度,采取引导、点拨、组织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弄清楚未弄清的问题,当然难度较大的问题,即使引导后学生也难以弄清楚,教师则需要讲授。难点、重点、易混点,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能力、思维方法的地方都是教师讲解的要点。

以学定教,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努力服务学生,潜心研究、砥砺奋进,精心备课,让每一节课都得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董翠玲,张爱遮.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7(13).

[2]周丽.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7(22).

[3]陈根玉.如何提升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7(22).

[4]吴红艳.“以学定教”视域下的三个转变[J].教书育人,2016(13).

[5]陆永岗.小学数学教学以学定教的实践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16(35).

猜你喜欢

以学定教以人为本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的实践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