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件频率对汉字错觉性结合的影响
2018-03-27郭慧
郭慧
摘 要: 错觉性结合现象在汉字加工识别过程中一直存在。本文基于对错觉性结合的了解、学习和思考,改良前人对此现象的实验研究范式,进而探索部件频率(即成字率)与错觉性结合之间的相关关系。实验选取了左右结构的合体字,其中左半边部件的成字率高低作为变量因素,从结果看出,实验的错觉结合率以及各个实验部件的错觉结合次数比前人研究的有明显提高,而且高成字率与低成字率的错觉结合率差异很显著。
关键词: 错觉性结合 汉字字形识别 汉字部件属性 部件频率
1.前言
1.1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1.1错觉性结合及影响因素
当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事物同时出现在一个界面,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可能会出现将彼此的部分重新组合,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错觉性结合现象。
Treisman和Schmidt(1982)首次报告了错觉性结合现象,他们发现被试会将刺激的颜色和形状进行错误的结合,如当给被试在快速呈现的条件下呈现一个粉色的X和绿色的T时,被试大多会将字母和颜色产生错误的结合,报告出不存在的绿色的X,这也就证实了字母与颜色之间的确存在着错觉性结合现象,而且这种错误的结合在一起的概率还不低,甚至高达40%。实际上在我们的语言之中也是存在错觉性结合现象的。Shalice和Warrington最早报告了两例左侧额叶受损的病人只能阅读独立单词的病例,这些病人在几个词连起来时就会出现一些错误。例如,他们可能将“mild wind”看成“wild mind”,将“m”和“w”进行了相互迁移,在词语快速呈现的条件下,正常被试也出现了同样多的错误,不管阅读方向怎么样,他们都会多多少少将不同单词中的字母进行错误的迁移。除了字母之间存在错觉性结合现象以外,我们的汉字在加工识别中也是存在错觉性结合现象的。陈传锋和黄希庭曾经用實验证明了在汉字识别中存在将整字看作识别加工单位的“整体识别”和把笔画、部件作为识别加工单位的“特征分析”这两种加工方。Sheng-Ping Fang、Pichun Wu(1989)提出,汉字的无论部件还是笔画水平都会产生错觉性结合现象,实验也发现了低频的部件频率相对于部件频率高的汉字组合而言是会产生更高的错误结合率的,它会被分散来记忆,说明了部件频率确实是影响错觉性结合的重要因素。
关于产生错觉性结合现象的影响因素,祝帼豪、陈俊、陈秀珠(2014)发现:整字与部件方面都产生了错觉性结合现象,其中错觉结合来源字和错觉结合字的整字频率、汉字的结构特征等都是整字水平中影响汉字错觉性结合的重要因素,而影响汉字错觉性结合的部件水平因素又包括部件的复杂程度、方位结构、位置关系及整字空间排列的一致性等多个,还有从左至右的阅读习惯也是影响其产生的重要的因素。
黎红和陈烜之(1999)对汉字识别中的部件加工进行了深入探讨。材料挑选为高频字与低频字各占一半。在80次测试中,一半的目标字为“错觉性结合”目标,其两个部件分别来自两个刺激字;另一半的目标字则或者跟刺激字中的部件毫不相关,或者就是刺激字中的其中一个。最后实验表明,部件频率与错觉性结合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在快速呈现字的条件下,当一个汉字的两个部件都为高频率时,由于部件识别较准确,整字识别准确性亦随之提高,错觉结合率便会降低,而当一旦包含低频部件时,汉字识别就会很难进行整合记忆,那么错觉结合率自然会升高,这就是所谓的部件频率效应。Sheng-Ping Fang和Pichun Wu(1989)发现,部件频率(熟悉性)在错觉性结合现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出现频率较高的汉字组合较出现频率相对低的汉字组合更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前者产生的错觉结合率也会比后者产生的的错觉结合率要低很多。Taft和Zhu(1997)做的真假字判断任务中所得出的发现也和上段的部件频率效应极为相似。韩布新(1998)在探讨部件频率在汉字显示识别中的作用发现,在部件识别实验中,第一部件频率对整字识别有易化作用,而第二部件频率会对整合识别形成一定的干扰作用。同时也发现,在所有结构的字中,左右结构的字部件识别起来相对较快,但是左边部件比右边部件识别起来相对较难,这也说明了左边部件与整体结构结合得更紧密。
在参考了前人的研究后,确认了汉字的错觉性结合在笔画和部件两个层面上都可以发生,考虑到部件在组字上能力较强,同时合体字在现代汉字中占95%~97%,本研究将研究对象确定在合体字上;其次,在合体字中,左右结构字占现代汉字的大多数,在前人研究中也大多选取左右结构的字。同时,左右结构汉字也符合现代汉语从左到右的阅读顺序,不会因阅读方向在实验过程中产生干扰。
1.1.2实验范式
在前人的错觉结合研究中,采用的范式均为双作业任务。在实验过程中被试有两个任务。主作业任务要求被试判断刺激卡两侧呈现的数字是否相同,并按相应键做出反应;第二个任务为次作业任务,要求被试判断刺激卡呈现的源汉字中是否有目标探测字,并按相应键做出反应。刺激卡上实验材料的排布为数字在两边,两个源汉字和目标汉字在中间。合体字的实验流程图如图一所示:
在上述的实验结果分析中,可以看出现有的关于错觉结合性研究中错觉性结合的效率较低,基本在0.2以下。在各种不同的变量的条件下探究合体字的错觉结合现象,错觉结合率分布在0.17-0.07之间。在Sheng-Ping Fang和Pichun Wu(1989)的实验中使用的也是双作业方式,且在研究合体字的错觉结合中,错觉结合率分布在0.13-0.08之间。
在学习了前人对于错觉性结合的研究后,本研究发现,在前人采用双作业范式研究错觉结合现象的存在问题--错觉结合率不高。采用双作业方式,通过数字的识别回忆任务,使得被试在识别字形的同时,还要进行记忆任务,使得被试分散了对汉字字形的集中程度,从而使得实验结果的错觉结合率较低。本研究认为前人使用的双作业范式,证明了汉字中错觉性结合现象的存在,那么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改良原有的实验范式,提高错觉结合率,从而为影响因素的探寻提供便利。
1.2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前人对于汉字的错觉性结合的研究并不够充分,只停留在通过实验进行汉字错觉性结合现象的描述,对于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虽有探究,但没有采用实证的手段进行验证,缺少了更为深入的分析。在部件层面提出的,部件的复杂程度、方位结构、位置关系等因素,并未具体地阐述其具体内容,同时也是缺乏实验的证据说明其影响,即这些因素对影响汉字的错觉性结合的影响还是存疑的。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改良了研究错觉性结合现象的实验范式,只留下一个作业任务,使被试关注重点更加突出,希望可以使实验结果更加精确。同时,针对部件频率对错觉性结合现象的影响这一课题,另辟蹊径,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来探索结果。本研究相信,实验结果将进一步推动错觉性结合现象的研究以及汉字加工方式的探索。
2.研究思路及方法
2.1实验对象
30名被试,均为大学在校本科生,年龄在20-25之间,男女各半,视力正常,右利手。
2.2实验材料
本研究探索部件频率对汉字错觉性结合的影响,总结了前人的研究之后,决定选择合体字为实验材料,合体字中选择的是左右结构的汉字,也将部件频率这一自变量确定在左部件,右部件限制在相同且笔画数较简单,这就跟前人研究部件频率的组合对错觉性结合的影响有所区别,相对来说简单了一些,只讨论汉字其中一个部件的部件频率在汉字识别中对错觉性结合的影响。
实验中,汉字部件频率的数值是从汉语3500个常用字中找出每个部件组成的字,然后计算每个部件组成的字所占总字数的比率,借此来排出部件频率的高低,筛选出实验所需的材料。实验一共80组材料,其中40组为测试材料,40组为填充材料。40组测试材料中有20组是部件频率高的组,20组是部件频率低的组。40组填充材料中,错觉来源字与测试材料相同,错觉结合字分别为错觉来源字1和错觉来源字2。材料的部件频率程度经过反复认证。高低频率之差控制在12.3‰-51.1‰,左部件笔画保持在2-5,右部件笔画在2-8。举例说明:实验为了证明右部件相同时,部件频率高的三点水错觉结合率高还是部件频率低的双人旁错觉结合率高,找寻另一个来源字2,这个字的右部件可以和这两个变量部件组合成结合字,但它的左部件不可以和来源字1的右部件组合成字,选取了。所以分别设为两组1.波 设 没2.彼 设 役。看是三点水更容易和后面字结合还是双人旁更容易和后面字结合。最后通过数据总结两者的错觉结合率。表1列举了部分材料的左部件频率。
2.3实验程序
2.3.1预实验
在前人的研究中,错觉性结合现象发生在快速呈现的情况下,本研究也是在快速呈现的条件下进行。依次顺序呈现两个错觉来源字1和2,掩蔽后呈现错觉结合字,要求被试回忆该错觉结合字是否出现在前两个错觉来源字中,进行是否判断。在键盘设置选项,“J”为有,即出现过,“F”为没有,即没有出现过。在40组填充材料中,填充为错觉结合字的均匀分布为第一、二个错觉来源字。记录被试的选择和反应时,比较高部件频率组和低部件频率组的错觉结合率、错觉结合反应时。
预实验采用了和正式实验相同的实验范式,进行了对于错觉来源字的识别率测试。确定在错觉来源字呈现时间分别为为37ms、15ms,间隔白板时间为75ms的情况下,错觉来源字的识别率为72%-75%。实验时间的确定刚开始是借鉴于陈宝国,王立新和彭聃龄(2006)提出的“汉字识别在速视的情况下,通达字形的时间为43ms”的结论,后来考虑到这个时间并不适合有两个错觉来源字的本实验状况,之后又通过多次实验、多次纠正,最终确定了现在的所有时间设置。
2.3.2正式实验
利用E-Prime操作程序,被试阅读实验指导语后按Q键进入实验。在呈现注视点900ms后,依次按顺序呈现2个错觉来源字1和2,两个字的呈现时间分别为37ms、15ms。每个错觉来源字之间都设置白板。第一个错觉来源字和第二个错觉来源字之间白板呈现时间都为75ms。呈现2个错觉来源字之后,在885ms的提示音之后进入错觉结合字呈现界面,要求被试判断这个字是否出现在前面2个字中,记录时间为500ms。在键盘设置选项,“J”為有,即出现过,“F”为没有,即没有出现过。记录被试的选择和反应时。呈现掩蔽1000ms后,进入下一组实验。
采用个人电脑作为实验器材,型号为Lenovo G400s,14寸高清显示屏,被试的眼睛平视电脑显示屏正中间,并距离电脑屏幕的距离为60cm。过程如图二。
2.3.3数据记录
分别记录被试在两组实验材料的反应时和错误率,计算两组的错觉结合率和错觉结合反应时,利用SPSS对两组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得出P值,观察是否显著。
2.4实验结果及分析
计算错觉结合率的方法是分别将高部件频率组和低部件频率组的发生错觉结合的个数为分子,以高部件频率组和低部件频率组的测试总个数为分母,分别计算每一被试的高部件频率组测试材料和低部件频率组测试材料的错觉结合率,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T值为-7.354,其P值为0.000(<0.05)。其差异结果具有显著性,具体结果见表3。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很明确地看出,实验得出的错觉结合率比前人的明显提高了很多,高部件频率0.19,低部件频率0.39。本文的实验范式显然可以提高错觉结合率,而且数据有显著性的差异,进一步说明,成字率的高低在汉字加工识别过程中确实与错觉性结合有着不一样的关系,成字率低的部件相对于成字率高的部件更容易产生错觉性结合。
3.综合讨论与结论
从实验结果及分析上来看,改良后的实验范式大大提高了错觉结合率,证明了新的实验范式能够更高效地研究汉字的错觉性结合现象。相比前人使用的经典的双作业范式而言,新的实验范式删去了主作业任务,看数字回忆的任务减掉了,就可以将被试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测试汉字上。同时采用的新实验范式通过对于测试材料的呈现时间的控制,限制了字形通达语音,使得被试完全依靠字形进行判断,每次只呈现一个汉字,顺序呈现一组,这样也排除了阅读顺序对汉字识别的影响。
从影响因素来看,部件频率(成字率)确实对汉字错觉性结合具有一定的影响,它虽然是一个内隐的部件属性,但其在外的表现为对于这个部件的熟悉程度。实验结果中,高成字率组和低成字率组在错觉结合率上有显著性的差异,成字率低的比成字率高的更容易产生错觉性结合。黎红和陈烜之在他们的研究中就提出过部件频率效应,认为部件频率的高低对汉字识别有相当重要的影响,这个结论和我们的研究结果很相关。部件频率的效应解释为,在速示条件下,当一个汉字的两个部件都为高频率时,由于部件识别较准确也容易整合成字,需要占用的认知加工资源较少,进而整字识别准确性也会提高,使不同刺激字的部件发生错觉结合的可能性降低了。反之刺激字中包含低频部件,部件加工会很困难使错误率大大增加,也就是说,低频的部件更容易产生错觉性结合。而成字率引发的错觉性结合的原因和上述结论有些相似,成字率高的部件在汉字识别中更容易和它所构成的字里的另一半组合,整合记忆,那么,错觉结合率就比较低,而成字率低的部件熟悉性较低,成字能力较弱,和另一半容易分开记忆,反应错误率就会增加。
现在得出的结论还比较浅显,对于更深层次的研究还在探索中。当然,实验也不免会有一些局限性。在实验材料的筛选中,由于有些部件组成的字的缺乏,字的选择有了一定的重复性,可能会对实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还有实验只是对汉字其中的左部件进行了探索,没有对另一个部件做严格的控制,没有探索两个部件都部件频率很高、部件频率都很低、左边低右边高、左边高右边低的其他各种情况,可能得出的结论因素控制不到位,考虑没有那么详尽;实验中对被试的选择要求等不是很严格,可能对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所以,现在对“部件频率对汉字错觉性结合的影响”的研究还在进行中,希望以后可以越来越完善,得到更加精确的结果。
参考文献:
[1]Taft, M., & Zhu, X..Submorphemic processing in reading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1997,23(3): 761-775.
[2]祝帼豪,陈俊,陈秀珠.字词认知中存在错觉性结合现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2-24(A08).
[3]黎红,陈烜之.汉字识别中的部件加工:错觉性结合实验的证据[J].心理科学,1999(03):213-217,286.
[4]上海交大等单位编.汉字信息字典[Z].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10.
[5]韩布新.汉字部件信息数据库的建立——部件和部件组合频率的统计分析[J].心理学报,1994(02):147-152.
[6]韩布新.汉字识别中部件组合的频率效应[J].心理报,1996(03):232-237.
[7]刘志华.视觉特征捆绑的认知及神经机制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4.
[8]刘志华,金志成.视觉特征捆绑的认知机制研究[J].心理科学,2006(03):635-638,608.
[9]吴岩,王协顺,陈烜之.汉字识别中部件结合率的作用:ERP研究[J].心理学报,2015(02):157-166.
[10]朱祖祥,王健.分散空间注意条件下客体特征一致性对视觉特征错觉性结合的影响[J].心理科学,1998(05):385-389,478.
[11]李健,朱祖祥.错觉性结合现象研究的方法:对注意的直接操纵[J].心理学动态,1999(02):1-6.
[12]罗琳.汉字部件频率与熟悉性分布特征及其相关[A].中国心理学会.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中国心理学会,2001(02).
[13]彭聃龄,王春茂.汉字加工的基本单元:来自笔画数效应和部件数效应的证据[J].心理学报,1997(01):9-17.
[14]罗艳琳,陈墨,彭聃龄.整字、部件与笔画对笔画构成汉字的影响[J].心理学探新,2008(01):28-32.
[15]張武田,杨德庄.汉字词笔划数对短时记忆容量的影响[J].心理学报,1987(01):79-85.
[16]]彭瑞祥,张武田.速示下再认汉字的某些特征[J].心理学报,1984(01):49-54.
[17]陈宝国,王立新,彭聃龄.高、低频汉字形音义激活的时间进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04):252-257,296.
[18]李俊丽.影响汉字错觉性结合的因素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0.
[19]喻柏林,曹河圻.汉字结构方式的认知研究[J].心理科学,1992(05):7-12,66.
[20]陈涌波.出版物文字出错的规律[J].中国编辑,2003(04):52-54.
[21]谨朝霞.听写困难儿童的汉字内隐学习特点[D].开封:河南大学,2010.
[22]郭小朝.汉字特征分析与实验字取样策略[J].人类工效学,1999(03):15-19.
[23]张喆.两种呈现速度下整字及声旁命名[J].心理学报,2003(02):40-44.
[24]张笑仪.形声字识别中的偏旁效应[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25]王钰.不同视觉特征加工优先性的ERP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9.
[26]冯丽萍.汉字认知规律研究综述[J].世界汉语教学,1998(03):97-103.
[27]李小华.汉语形声字词汇的联结语义饱和效应探索[D].广州:暨南大学,2014.
[28]袁杰.汉字“字形饱和”现象的形义联接解释[D].汕头:汕头大学,2012.
[29]吴喜娜.汉字手写轨迹及特征的自检效应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