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江苏南水北调工程与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
2018-03-27渠谢雨白传贞
渠谢雨 白传贞
【摘要】南水北调工程是为了缓解我国资源分布不均所提出的一项利国利民的国家政策,江苏地区作为南水北调东线的源头,在整个东线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东线工程的受水区和受益区,也给江苏江淮地区带来了极大地发展机遇,鉴于此,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江淮生态大走廊”的概念。“江淮生态大走廊”的提出主要是充分利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综合效益,在长江与淮河流域下游区域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达到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新江苏之目的。
【关键词】江苏南水北调 江淮生态大走廊 生态文明建设
一、南水北调江苏境内工程与江淮生态大走廊地理位置上的关系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北方地区的水资源不足,存在干旱的威胁,而南方地区水资源充沛,也洪涝灾害频繁。针对我国特殊的地理条件。在1952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南水北调的设想,经过50多年我国的综合实力的发展,2002年开始。南水北调这一宏伟构想开始逐步由蓝图变为现实.至2013年建成通水并发挥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南水北调给工程沿线的城镇和区域带来了充足的洁净水源,有效的缓解了北方水资源短缺现状,初步遏制了部分地区因地下水超采带来的各种危害,促进了沿线农业、航运、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使得沿线水生态逐步得以恢复。
江苏地区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和受水区。自工程正式运行以来,已累积安全向北方输水137亿立方米。累计抽排区域涝水25亿立方米,为江苏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给江苏地区的发展带来了转型的机遇。江苏充分借鉴南水北调工程成功建设的经验,于2016年11月正式提出了在南水北调沿线发展和规划江淮生态大走廊,结合和利用南水北调工程在江淮大地做足“水”文章,“生态”搭台,“经济”唱戏,受惠于民。
江淮生态大走廊的发展依托于南水北调江苏境内工程的沿线城市,以长江、淮河、黄海、京杭运河为依托,在扬州、泰州、淮安、宿迁、徐州、连云港等城市,打造江淮生态大走廊,搭建淮海经济区,详情如下图1所示。
二、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发展概念的提出背景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成功建设与运行,给历来洪涝灾害频繁的淮河下游尤其是里下河地区带来了福祉,既提高了灌溉保证率。也提高了该地区的防洪排涝标标准,“水”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凸显。为了充分发掘南水北调工程给区域经济带来的综合效益,结合区域自身的资源优势,江苏省政府提出了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的发展理念.并将之列为江苏呼应国家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保障南水北调清水北送的头号战略工程。2016年3月,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纳入了国家长江经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此后,江蘇省政府又不断深入调研和深化规划,争取将生态大走廊的建设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使之成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补充部分。
三、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情况
目前.对于江淮生态大走廊的建设主要围绕在南水北调工程所涉及到的城市和地区。实现扩大化的综合发展生态经济。其建设构想主要分为五大板块和七大亮点,其中“五大板块”即高邮湖国家重要湿地、宝应湖自然保护区、邵伯湖重要湿地、“七河八岛”区域、长江大江风光带。“七大亮点”有高邮湖芦苇荡湿地公园、清水潭生态中心、宝应湖国家湿地公园、“七河八岛”生态中心、江都“三河六岸”景观带、广陵夹江生态中心及夹江漫步生态廊道、三湾湿地生态中心。
四、江淮生态大走廊与南水北调相互影响关系分析
(一)江淮生态大走廊与南水北调共筑“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江淮生态大走廊的建设是江苏省政府积极相应国家的政策调整提出的一项战略性规划,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强调了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倡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并提出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的修复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前不久召开的十九大更是把生态环境的建设放在了更关键的位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把生态保护放在国家政策的首要的位置。通过建设淮生态大走廊与于南水北调工程共同筑起长江沿岸的生态屏障。
(二)借鉴南水北调工程学的成功经验发展区域经济
南水北调工程的成功施行,为江淮生态大走廊的建设提供了先进的理念和经验。我们要借鉴苏南发展的经验,但决不能够以牺牲环境作为发展的代价,在发展的过程中要首选建立起生态安全屏障的建设,加强生态空间、水体的保护,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对已破坏的水生态进行修复,维护生态环境的健康稳定发展。
结语:南水北调江苏境内工程通过历史悠久的京杭大运河和新开辟线路,串联长江水系、淮河水系和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等自然湖泊,勤劳的江苏人民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生态建设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这一巨大资源优势,开展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可以说,南水北调工程给江大走廊的建设提供了先天的环境优势,同时江大走廊的建设也提升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区域影响力和生态经济效益,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