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减税降费 促经济稳健运行
2018-03-27本刊编辑部
近期,关于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发力引起各方关注。从市场的反应来看,多数人认为,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发行专项债券来支持基建投资,通过大力减税来激发企业活力、增强内生动力,以此达到刺激经济、拉动增长的目标。
可以看到,相关配套政策已经加速跟进。财政部8月14日发布《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专项债券对应项目主管部门,加快专项债券发行前期准备工作,项目准备成熟一批发行一批。与此同时,国务院办公厅也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要求研究进一步深化增值税改革方案,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负责。
从稳增长的角度来看,加快基建投资和大力减税降费都是必要之举。但从防风险和更长远的视角来看,减税降费可能比基建投资更为重要。因为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减税降费能直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经济内生动力,进而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促进长期经济发展,培育税源。
不可否认,减税降费关乎经济长期发展,一直是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重点议题,也是财政改革的关键抓手。7月13日、23日分别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均提及积极财政政策,其主要着力点是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据梳理,自今年3月28日以来召开的15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均涉及减税降费问题。应当看到,随着2016年“营改增”全面推开以及从今年5月1日起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增值税税率,减税效果已加速显现。受增值税减税政策影响,今年1—7月国内增值税收入38902亿元,同比增长14.9%,增速较上半年降低近2个百分点。降费政策效应也在扩大。今年前7个月非税收入14082亿元,同比下降13.4%。其中7月单月非税收入同比下降31.8%。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尤其是在目前全球宏观环境复杂多变、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以及国内结构调整扎实推进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现当前经济发展困局的突围,亟须加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化增值税改革。在当前发展阶段,我国企业遇到了一些成本问题:一方面,要素成本在不断增加,比如劳动力价格、土地成本、能源成本、环境成本等都在不断上升。另一方面,体制成本也在不断上扬。主要表现为乱收税费、收过头税,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等,这些都是体制性问题造成的结果。
因而,政府需要锐意改革,通过进一步改革使得增值税充分发挥其特有优势,真正做到全覆盖、全链条、全抵扣,并加快推动中国税收立法进程,建立一套保障企业发展的“制度环境”。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