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音乐课堂中上好欣赏课

2018-03-26李博

魅力中国 2018年32期
关键词:欣赏课音乐课堂教学方法

李博

摘要:音乐欣赏课在于陶冶学生情操,拓展学生音乐视野,让智慧得到启迪,让精神得到升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得到健康发展。此外,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过程还应当持之以恒,让欣赏成为音乐课的常态,随时随地有欣赏,生活处处有审美。那么如何才能上好音乐欣赏课呢?结合笔者的理解做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音乐课堂;欣赏课;教学方法

英国著名作家雨果先生曾经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而音乐教学中更以音乐欣赏为重要的内容之一。由此,我们可以窥见其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意义和地位。但是,从当前的教学现状分析,笔者认为,大部分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并不高,想要化解这一教学的矛盾,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了解学生,深入钻研教材

素质教育理念认为,我们在教学引导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只看到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培养和提升,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水准、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等的教学培养,也不能一再强调音乐教师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而应当将学生作为音乐欣赏课的主人,激发他们欣赏音乐歌曲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切实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而在此之前,笔者认为,对于参与音乐欣赏课的学生的调查和了解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教学引导的过程无非是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知识也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完美传递的。所以,为了做到“教学攻坚战”中的“知己知彼”,音乐教师就需要利用课上或者课下的时间多多与学生接触和互动,比如在赏析《龟兔赛跑》这篇曲目时,我们就可以结合两种熟悉的主题音乐以及我们教师的恰当语言描述进行教学指导,力求学生能够在我们的描述下,展开丰富的想象,完整地将故事情节演绎出来,并且在故事演绎的过程中通过聆听音乐来实现对这首歌曲的深刻理解和体会,帮助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此外,教师在开展欣赏课教学前,对于音乐教材的把握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著名音樂家卡里斯基曾经说过:“激发孩子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是将音乐美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必然将会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推器。”而在笔者看来,想要实现激发学生音乐欣赏兴趣的目的,就离不开教师精心备课,钻研教材。比如,在指导学生进行音乐力度的感受中,我们可以先从低缓的《摇篮曲》入手,让学生聆听轻轻的旋律,感受慢动节奏的抚慰,其次,再让学生聆听《黄河大合唱》感受前后两首歌曲力度的差异,从而帮助学生快速把握住歌曲的曲风和特点。这是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结合视频教学优势,体验音乐的意境美

音乐不但具有节奏影响人心情的魅力,更具有意境深远,耐人寻味的特点,而这些通过传统的“讲说式”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体会到。基于此,笔者建议,应当结合当前教育时代较为流行的多媒体教学或者是微课教学的方式,这两种教学方式虽然称谓不同,但是却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可以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以往教学过程中学生厌学、弃学等不良现象。比如,在教学《二泉映月》时,我们都知晓这是一首由盲人阿炳将其演奏成经典的一个曲目,其旋律悲哀婉转,饱含深情。教学这一课时,我们就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一边播放歌曲《二泉映月》,一边向学生展示社会底层人民大众的贫苦生活,这流水般的旋律,好像是在诉说着盲人的悲苦,以及流不尽的心酸苦泪,让学生体验到“叹人事之凄苦,独怅然而涕下”的艰难。这便是结合多媒体视频教学方法所带来的优势,也只有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学生的审美兴趣才能得到很好的激发,对于音乐的感受和欣赏能力便会获得提升,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技能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又如,在教学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时,我们也可以结合微课视频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从个人的生活道路去感想和想象,体会到“一定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在逆境面前决不妥协和轻言放弃,唯有与命运殊死一搏,才能不为明天的失败而后悔,最终达到理想的彼岸。”而学生之所以能够得到这样的欣赏体会,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因为这一期间插入了很多的想象内容,让音乐将他们带进了一个自主思维发散的空间,使得学生可以在这一空间自由翱翔,那么其音乐鉴赏技能自然就会得到提升。

三、重视在音乐欣赏中,强化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建设

歌曲依据不同的形式、种类和题材,可以进行不同的划分,而不同题材的歌曲又可以向人们传递不同的信息,比如有的是宣传家庭和谐共处的,如《我们是一家人》、《常回家看看》等,也有的是宣传环保的,如《蓝色天空》、《地球之歌》等,还有宣传保卫国家的,如《小白杨》、《说句心里话》、《长江之歌》等,将这些不同题材的歌曲放到音乐欣赏课进行课堂教学,配合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合唱、合奏等,不但可以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常识、知识和技能,更可以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情操得到陶冶,懂得中华传统孝道、环保以及爱国等道理,起到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中曾明确提出,要积极转变以往的教学工作作风,让学生在学到综合文化知识的同时,其情感态度和思想道德也能得到有效建设,故而,笔者认为,实施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意义更在于此。

综上所述,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多元多样,但是没有一个固定的教学方法是一定可以通向有效教学的。而其可贵之处,就在于我们音乐教师本着一颗创新、持久、坚韧之心,一路采教育实践中众家之所长,并且结合自己多年的切实体会,让音乐欣赏课推陈出新,富有新意和创造性,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让多种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微课教学和小组合作等服务于课堂,打造智慧型音乐课堂,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甘美逸. 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下的欣赏课教学探索[A]. 吉林市东方智慧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全国智慧型教师培养体系建构模式学术会议一等奖论文集[C].吉林市东方智慧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2016

[2]南霞. 聆听音乐叩响孩子的心灵——农村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聆听能力的探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1(21)

[3]刘欣欣. 文化与历史并举 感性与理性并重——综合大学非音乐专业音乐史与欣赏课教学方法探微[J]. 中国音乐,2006(01)

猜你喜欢

欣赏课音乐课堂教学方法
初中美术欣赏课中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
探讨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
适应性教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用性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