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探索

2018-03-26孙丹宋继华张宇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年4期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创新创业多元化

孙丹 宋继华 张宇

[摘 要]当前,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背景下,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的形式、内容、指导方式仍稍显陈旧,难以起到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在分析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背景下,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的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实现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04.091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8)04-0-02

为了提高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进一步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部在2011年开展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该计划的内容主要分为三大类: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以及创业实践项目。此后,高校经管类专业逐渐开始将创新创业理念和训练方法引入教学过程,但毕业论文环节尚未引入此概念,仍存在内容陈旧、实践性不足等问题。

1 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现状

毕业论文是经管类本科毕业生汇报本科期间学习所得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的重要方法。但长期以来,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参差不齐,抄袭、内容空洞、缺乏创新、语言不通、答辩流于形式等诸多问题普遍存在。同时,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长期以来缺乏实践性,理论性论述居多,即便实证研究,也多与学生的实际创新、创业、就业活动脱节,对其将来的发展帮助不大,且缺乏创新性。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大部分不会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论文多半是叙述性的方式,缺少可靠的数据和图表的支持。再者,毕业生在大四忙着考研、找工作,很难分出大把时间研究毕业论文,其论文往往是截止之前的几天,从网上查考一些与之题目相似的文章,并粘贴复制,降低了论文的真实度,此种情况下的论文,价值接近于零。除此之外,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也存在诸多问题,毕业论文的内容指导较为粗略,质量评价标准不明确、评价体系不完善,指导过程关注更多的是论文的格式、排版、观点是否明确等,对论文内容的要求不高,且许多指导老师并未向创新、创业方向引导学生尝试新颖的、实践性更强的毕业论文形式。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的成绩依据其写作态度、专业素养、答辩表现、论文质量等方面,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调查显示,很少有学生的毕业论文真正达到优秀的标准。凡此种种,制约了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的实际质量。

2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背景下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的意义

2.1 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创新训练项目是指,高校本科生不论是个人还是团体,独立自主完成某一创新性研究项目的设计,研究条件的准备,项目的实施以及项目研究报告的撰写和学术交流等工作。创业训练项目是指,高校本科生团体中每一个成员在开展项目全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如商业计划书的撰写、可行性报告的研究,企业实践活动以及创业报告的撰写等。创业实践项目是指,高校本科生团体,在导师的指导下,基于前期创新性训练项目的成果,研发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型服务或者产品,并据此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由此可见,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计划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成果也是不拘一格的,因此,经管类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内容和成果也应多元化,基于创新创业训练下的毕业论文也不应该拘于格式,应是多元化的。

2.2 提升学生综合专业素质

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高校经管类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拘于形式,多为论文形式,且多为理论性和学术性的内容,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学生多更的是为了完成任务,很少会主动开拓新形式,积极寻找新方向。事实上,这种过于强调理论性内容的毕业论文,不仅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考,约束了学生的思维,还容易造成学生掌握的知识过于理论,学生缺乏探索精神和实践精神,不利于多元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逐渐融入到了国际化大环境中,国际化进程不断加速,多元化、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逐渐涌现,为了适应多元化经济的发展,市场制度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在多元化市场背景下,社会对经管类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不仅需要其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要经管类毕业生具备创新性和实践性,因此,多元化复合型人才是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而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下,经管类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多是理论性的论文,这一形式不仅不利于培养经管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不能满足现代化发展对经管类人才的需求。因此,为了让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速度,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经管类院校应引导学生开拓思路,不拘泥于形式,采用多元化的毕业论文形式,从而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复合型人才。

3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背景下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的对策

3.1 强化毕业论文内容指导

要实现毕业论文的多元化,不仅需要学生自己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学校也要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对此,学校应调整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经管类专业有很多分支理论,学校可以根据各分支理论的特点和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主题辩证法、经典案例法以及学术报告法等,将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理论融入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思路,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此外,还可以开展情境教学、模拟实验、竞争大赛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避免死搬教科书,要丰富教学内容,教师要深入研究各分支理论,探究其更深层次的创新内容和实践内容,并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理论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理解各个分支的创新点,以及其在实践中的意义。同时,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专题讲座,邀请该领域有名的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分析现在社会经管领域出现的问題和创新性应对之策,让学生了解经管领域最新动态,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有利于学生将这份创新和实践的热情,主动带入到毕业论文中,实现毕业论文的多元化。除此之外,还要端正毕业生的写作态度,严肃看待论文问题。

3.2 鼓励毕业论文形式创新

为了鼓励经管类本科毕业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可在毕业论文指导环节鼓励学生创新毕业论文的形式,例如,可将以下形式的研究报告、实践报告等纳入毕业论文形式范畴。第一,创业案例分析报告。即选择一个或多个创业案例,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其创业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失败之处,及其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并在此基础上就相关行业企业的创业过程提出相应的建议。第二,创业实践报告。可引导学生在参与创业训练项目的基础上,撰写创业实践报告,将其参与创业训练项目的过程、心得、今后的创业构想进行分析;也可引导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创业项目进行构想,并撰写创业计划书或可行性论证书等。

3.3 改进毕业论文的评价方法

传统的毕业论文的评价标准也较为单一,不适应多元化毕业论文的要求,因此,必须改进毕业论文的评价方法,丰富评价标准。除了要求格式规范、研究方法科学、数据可靠、论证有力度、结论科学这些基本标准,还应考察创新程度以及与实践的结合程度等,并将此作为重点评价标准。学生在选定选题之后,学校应给予其一定的相关领域的专家指导。在国家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下,在确定一个有新意的项目后,还需要学校为其提供相关的企业和机构进行实践。因此,高校必须有稳定的、多样化的实践基地。对此,高校可以从以下2方面考虑:第一,建立校友会,联系一些成功校友创立或者所在的企业和机构,建立经管实践基地;第二,学校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人脉及学校的影响力,联系一些企业或机构,建立经管实践基地。学校建立起长期、稳定、多样化的实践基地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选题的方向,选择适合的企业和机构进行调研或者实习,并在实习过程中仔细观察,寻找其存在的问题,从而创造性地将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这样完成的毕业论文才能体现创新和实践。此外,还应加强导师的监督指导力度。本科生只是浅显地了解专业,对专业的掌握不够全面,其研究能力相对有限,在写毕业论文时需要导师的指导。目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并不对导师有影响,因此,导师在指导过程中相对放松。对此,高校应逐渐完善毕业论文辅导管理体系,制定各种奖惩制度,提高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度,加大导师对本科毕业生的指导力度,全方位加强对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经管类本科毕业生论文的质量。

4 结 语

当前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尚不能完全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此背景下,积极认清毕业论文多元化对经管类本科毕业生创新素质、专业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价值,并采取更为科学、有效的毕业论文指导策略势在必行。本文认为,针对目前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现状,应首先从强化内容指导、丰富论文形式和完善论文评价体系三大途径,推进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的多元化发展,同时切实提升经管类本科毕业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专业综合素质。

主要参考文献

[1]樊丽明.创新创业核心素养: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6(10).

[2]李安琦.關于构建“校企联动”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创新指导模式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4(12).

猜你喜欢

本科毕业论文创新创业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检查与控制技术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探析
关于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方法的研究
关于本科毕业论文抄袭现象的若干思考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