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常用词汇中名词动用的动因分析

2018-03-26傅俊杰崔新平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2期
关键词:转喻认知

傅俊杰 崔新平

摘 要: 名词动用是指不改变词的形态,将一个名词转换为一个动词,使该词拥有新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对名词动用这一转换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并结合转喻的突显性特征对名词动用产生源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名词动用 认知 转喻 突显

一、引言

英语名词动用是指词性为名词的词被当做动词来使用,并且不涉及任何形态变化的语言现象,是常见的词类转换之一。譬如:

I was back in the changing room?wolfing?tea and?sandwiches.

我回到更衣室,狼吞虎咽地喝茶、吃三明治。

Then he opened a restaurant, authored a book, and landed his own radio show.

后来他开了个餐馆,写了本书,还制作了自己的广播剧。

在上述句子中名词author一词,源义为作家,作者。当author被使用做动词的时候,意思则是创作,写作。名词wolf,源义是指狼。被当做动词使用时,指的是狼吞虎咽。

关于名词动用,学者对其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对其上一级的词类转换上,而对单独某一种譬如名词动用现象的研究较少,而且大致都处在对认知方面,对于为什么会产生名词动用这一现象的研究就较少。本文将通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理论对名词动用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并试图采用转喻的突显性特征对名词动用的产生并采用的源因进行分析。

二、转喻

传统观点认为转喻是一种修辞现象,是将两个相互联系的事物中,用其中一个事物的名称指代另外一个事物的名称。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一步步的加深,转喻不仅仅局限于一种修辞现象,而是升华到人的一般思维及其行为模式。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转喻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认知现象,主要指以同一事物易理解或观察的方面来代替或表示作为整体的事物或该事物的其他方面或部分。由此可知,转喻可以分为两个组成部分-源概念以及目标概念。源概念指的是事物源本的概念,而目标概念则是源概念想要表达的概念。源概念以及目标概念属于同一整体,或者说源概念包含了目标概念,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联系,即两者之间存在着“相邻”的关系,两者可以相互指代,使语言更加简单易懂。比如说句子 I bag a book.和I like reading Hemingway.前一句中bag作为源概念,源义指书包,而在句子中则的是装书。书包包含了装书这一用途即目标概念,因此人可以很联想到句子中bag的意思。后一句也是同一原理,Hemingway一词单独出现的时候一般指的是作者的名字,但是放在句子中,可以很快的解读到Hemingway的作品。

转喻存在三种特性。第一种是转喻的邻近性特性。即前文所言,两者都属于同一整体,或者一个整体一个部分的关系。两者在同一语言中可以表达出相近的意思。其次是转喻的突显特性,指的是两者之间源概念的表达不明确或者难以理解,可以通过目标概念表述源概念使意思表达更加精确,更好理解。第三种特性则是可转换特性,也就是就有相邻关系的两者在同一语言中可以相互指代。

三、名词动用的认知分析

名词动用是认知语言学中转喻理论的产物,可以用转喻认知方式之一的范畴-属性认知方式来进行解释。范畴-属性认知方式是指范畴是属性(主观意义上的)和特性(客观意义上的)的整体,范畴和属性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在这里,范畴为源概念,属性则是目标概念。范畴主要是指人们在物质世界相交互的时候根据对物质及事物的属性和特性的分类,将具有相似属性或者特性的事物归为一类并存储在脑海中的心理概念。比如说书、电器、杯子、床等都属于人对事物进行范畴化的结果。根据概念,范畴化的事物是人经过对物质及事物的判断的具有相似属性或特性的整体。在英语名词动用的现象中,名词指的是已经被范畴化的事物,在被当做动词使用之后指的是属性。比如说名词bed,指的是床,一般人对床的理解会有睡觉这一属性,而这一属性就可以被使用做动词。譬如,The kid should bed at ten o'clock.又比如说名词eye,指的是眼睛,常见的功能属性是看,可被使用为动词。如:Sally eyed Claire with interest.在范畴化的名词一般都是多个属性或者特性的整体,因此这就导致名词动用时意义的变化,比如说名词knife一词,常见的功能属性有切,同时也有刺,杀一类的属性,在当做动词使用的时候意义也会存在差异。比如说 I knife an apple.以及Dawson takes revenge on the man by knifing him to death.在前一句中,knife代表的是切一类的意义,但是在之后一句则是拿刀杀的意思。在不同场景中,根据被使用的属性的不同,同一名词在被当做动词使用时所产生的意思也会随之改变。

转喻理论属于认识语言學,属于一种人对事物的认知模式。换个角度看,名词动用现象的产生和使用受到人对事物的概念的影响。在人使用名词动用这一过程中,名词作为源概念,而被当做动词时的概念为目标概念。根据转喻理论,源概念与目标概念必须有邻近关系,而这一关系的判定受人主观意向判定,即人了解转喻理论中的源概念以及目标概念,并且判定两者有相近的联系。举一个较为极端的例子,一个对雪球形成没有任何概念的人去理解该句子From those early days ,the business has?snowballed.由于缺少雪球是一点一点变大的概念,因此此人无法解读这一句子。此外,人对场景的理解同样会影响到名词动用的意义。人会因为事物场景的主观意向不同,而导致自己对语言理解存在偏差。比如house一词,常见的功能属性有住宿这一属性,但是与此同时,house一词也具有给人提供庇护这一属性。所以短语to house those people,在一部分人眼中会理解为给那些人提供住宿,但是在其他人眼中则理解为给那些人提供庇护。

四、名词动用的动因分析

前文主要是读者对句子中名词动用的理解,本小节从转喻理论中的突显特性来解释为什么语言使用者会使用名词代替动词。突显特性,指的在两者之间源概念的表达不明确或者难以理解,可以通过目标概念表述源概念使意思表达更加精确,更好理解。从上文可知,名词属于范畴,而动词化的名词属于名词的某一属性的体现。根据突显特性,可以认为动词化的名词将名词表达得更加充分。

认知语言学家坚持百科知识语义观,他们在承认语义完形整体性的同时也注重整体的可分解性,词或更大的语言单位是激活知识网络的触点,词的语义不是孤立的一组必要和充分的特征,而是互相联系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1]也就是说,在看到一个名词的时候,脑海里面会激活一个网点,再激活一片与之相关的区域,也就是认知域。在这认知域中包含名词范畴本身,范畴包含的属性以及该名词与事物或动作之间的联系。三者存在邻近性的关系,因此三者可以相互转换。名词动用可以认为是同一认知域下范畴包含的属性与名词与动作之间联系,并相互作用的结果。比如说到锤子hammer一词,我们会想到实物,及其一系列敲打的动作。出现在句子中被当做动词使用的时候,是锤子的敲打属性和敲打动作的结合,如The workers kneel on the ground and hammer the small stones in.又比如说瓶子bottle,我们会联想到把什么东西放到瓶子中去的动作,它与瓶子的可装卸属性相结合,就可以得到句子Did she do things like bottling fruit or making jam?

整一个名词动用的理解理论可以被认为:名词在名词动用充当中间成分,将其设为A,而动作设为B,属性设为C。A产生联想动作B,通过联想动作去判定A的属性C。再由A联系B,C建立邻近性,B,C相互转换形成名词动用这一现象。

而名词动用使用理论可以被理解为:作者想通过句子描述事件,因此作者最先确定的是动作B,由动作B联想到属性C,再由属性C联想到名词A,再通过A使B,C产生联系,使B,C相互转换。无论是从使用或者理解的角度,名词都是充当桥梁作用,为属性与动作之间提供联系。属性与动作之间的转换导致了原本是静态的名词出现动作,更为生动。

举一个例子:Tom kill a person using a knife.与Tom knifed a person.这两个句子所表达的都是汤姆用刀杀了人。两句话都存在着knife一词,前一句简单直接理解。而后一句则是需要激活knife这一认知网点,再通过这一认知网点激动认知域,在认知域中突显“用刀杀人”这一过程,在属性中突显knife,“刀殺”这一属性,最后在knife上突显自身的一部分语义,以及用刀杀人这一动作过程,在句法上形成动词的概念。

名词动用相比于其他动词,体现了动作过程的同时也突显了自身原有的意思。比如上一句Tom knifed a person.可以翻译成汤姆杀了人,也就是 Tom killed a person.前一句在意义上突显了汤姆用刀杀这一工具,而后一句则没有。或者说句子 It will snowball into a serious problem.与句子 It will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两个句子都代表这将变成一个大问题,但是前者还体现了一点一点变大这一属性,突显了问题一点一点扩大的过程,使句子更加具有动感。除了动态感外,名词动用在某些句子中还可以体现语言的经济原则以及胜利原则,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多的意思。在句子Tom knifed a person.与Tom kill a person using a knife.中在两者表达同一意思时,名词动用更加简练。

最后得出结论,名词动用相对传统动词而言突显动作的同时还体现了名词自身的属性,使句子更加生动。除此之外,在某些句子中,名词动用还体现了语言的经济原则与省力原则。这两个原因导致了名词动用在英语中被广泛使用。

五、结语

由上文可知,名词动用属于认知语言学中转喻理论中的范畴-属性理论,受人的认知与主观意向影响。名词动用的过程是名词,名词属性同名词的相关动作三者相互转换的结果。名词充当中间成分,为名词属性同名词相关动作提供联系,建立邻近性,使名词属性与名词相关动作可以相互转换,形成名词动用的结果。

而名词动用的动因由两方面构成,第一方面是名词动用可以凸显动作的同时也可以体现名词一部分语义使句子更加生动。另一方面,名词动用在一部分句子遵循了语言的经济原则和省力原则。

参考文献

[1] 程琪龙.概念框架和认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 刘建稳.认知语言学理论下的转喻机制——兼谈转喻与隐喻的关系[J].宜宾学院学报,2011,11(11):82-85.

[3] 方媛媛,尹锡荣.名动转类理据及语义差异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9(1):78-82

[4] 王文斌,王脉.名转动词的认知阐释[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42-48.

[5] 汪洋.转喻的理解与翻译探析[J].文教资料,2017(11):37-40.

[6] 汪斐.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转喻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4):406-407.

[7]吴小芳&姚志英 英语名词动词化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J].长春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15(3):93-95.

[7] 武仲波.英语词类转换的认知机制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6(5):70-73.

猜你喜欢

转喻认知
转喻式翻译理论对法律文本翻译的指导作用
多模态隐喻视角下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幸福的认知解读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汉语转喻分类研究
转喻视角下汉语中人体习语的研究
基于原型范畴和隐喻转喻认知的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的研究
诗性与个性:艾略特认知世界的建构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