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韵歌》文本解读
2018-03-26吴淼峰
吴淼峰
一、教材·背景
《对韵歌》是统编本教材一年级上册中的第五篇课文,是根据启蒙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编写而成的韵文。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学习、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等。《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二、文体·内容
《对韵歌》是一篇韵文,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在富有音韵节律的朗读中感受对子的对应关系,感受对韵歌呈现的美景。
本课韵文共三句。第一句采用单字对的形式,包罗了“云、雨、风、雪”等自然现象;第二句依然是单字对,涉及“花、树、鸟、虫”等动植物;第三句则用双字对的形式,呈现了山清水秀和桃红柳绿的美丽景色。整篇韵文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使学生在边学边想象中感受音韵、感悟节律、感触文化。
三、语言·文化
1.“字”的解析
课文中的七个生字,有六个指向事物名称,分别为“云、雨、风、花、鸟、虫”。
“花”字,从结构上讲,是第一次出现的上下结构的字,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陌生感;从字义的角度分析,“花”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物,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一字开花”的形式,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花;从字理的角度分析,“草本植物花开了”,可引导学生适当迁移,积累生活中像花一样的事物,比如浪花、雪花、火花、礼花等。
“风”是后鼻音。“eng”和“ong”的发音容易受方言的影响,出现口齿不清或者声韵混淆的现象,需要教师重点示范朗读。
“鸟、云、雨”都是象形字。在《日月水火》一篇里学生已经了解了有关象形字的一些基本特征,教师可以借助形象的图片,通过连线对应等方式,引导学生把握图形与字形之间的相似点,进而帮助学生再一次感受象形字的特点,把握字形特征。
“虫”是翘舌音,由于学生还没有学过拼音,对唇齿的位置、气息的吞吐还缺乏一定的训练,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重点正音。从字理的角度分析,“虫”字又是颇具文化意味的:古有“大虫(老虎)、长虫(蛇)”的说法,今有“书虫(爱好读书的人)、网虫(沉迷于网络的人)、懒虫(比较懒惰的人)”的称谓,可见“虫”字已超越了字形意义上的象形性,而被赋予了时代特征和文化意味。教学时,在学生已初步感知了“虫”的象形特征的基础上,可适当引导学生拓展、了解,以展现汉字的趣味性,感受汉字的文化意味。
2.“词”的解析
文本的第三句是双字对,“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从字义的角度分析,每一对双字都是一幅富有生活气息、形象直观的画卷;同时,每一对双字都被赋予了色彩感,“清、秀、绿、红”等字的存在,又使得画面鲜活明亮起来。
独特的字词组合,为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对子显现的趣味性提供了可能。一方面,“山清”“水秀”是一幅画面的两个内容,往往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山清水秀”本身又是一个固定的词语,同理,“柳绿桃红”也是如此。另一方面,双字对是单字对的具体演化,“山清”即清朗的山,“水秀”即清秀的水,“柳绿”即绿色的柳树,“桃红”即“红色的桃花”。字形结构上的相似性,又为双字对向单字对的回归提供了可能,“山对水,清对秀;柳对桃,绿对红”。这既是对前两句单字对的巩固和回应,也隐含着对子的基本构成和演化方式,易于学生在有趣的言语转化和朗读体悟中感受对子的音韵节律和文化韵味。
3.“韵”的解析
对韵歌,除了一一对应这一特征之外,“韵”是另一个鲜明的特质。“韵”即声韵,也可作“韵味”解。
从外在形式而言,对韵歌是富有声韵特质的。三句对子,双句尾字“风、虫、红”在韵脚上比较相近或相似,这是对子的基本特征之一。为什么必须是“雪对风”,而不能改为“风对雪”?为什么必须是“鸟对虫”,而不是“虫对鸟”?为什么必须是“柳绿对桃红”,而不能相反?这主要是基于声韵上的考虑。相同或相似的音韵通过朗读传递出来,往往表现为声音的某种共振,更具有旋律的味道,富有音乐的美感,从而强化韵律的存在。同时再配上一一对应的明快节奏,对子的节律感就清晰明快了。这是符合刚入学儿童的游戏心理的。在拍手击打、轻快明亮的朗读中,学生能够形象直观地感受到对韵歌的基本特征。
从编排方式而言,前两句单字对、第三句双字对具有逻辑上的严密性。若都是单字对,朗读时所传递出的声韵节律显得过于单调乏味,趣味性就下降了。同时,一味的单字对会让人产生一种“无穷尽”的错觉,缺乏“止”的意味。若都为双字对,则学习缺乏坡度,不符合学生初感对子的学习心理,也不符合学生感性识字、形象化认字的学习规律。可见,三句对子尽管取自两本不同的书,但编者在改編时也是煞费苦心的,有其学理上的考量,更有文化意义上的考究。
四、写字·配套
《对韵歌》七个生字中有三个生字是需要引导学生书写的,分别为“虫”“云”“山”。要写好这三个生字,关键是要写好其中的三个常用笔画。“虫”字要引导学生认识并学写提,“云”字要引导学生认识并写好撇折,“山”字要引导学生认识并学写竖折。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字形,发现每个生字的书写笔顺及关键笔画,再通过教师的范写、学生的练写、学生之间的评写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新认的笔画,巩固所学生字。
课文中的插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山间云雾缭绕,山清水秀;右下角柳绿桃红,色彩明丽……教学时,可借助课文插图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形象的图与抽象的文字之间搭建起认知的桥梁。同时,对于插图所无法企及的字词,教师可有选择性地根据需要加以补充和呈现,以帮助学生识记字形,把握字义。
课后练习中“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要求,暗示了本课教学的两个基本教学目标,也同步回应了《对韵歌》这种文本形式的基本学习方式。教学中要通过教师范读、同伴学读、伙伴互读、小组赛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对韵歌的声韵节律、文化韵味,并最终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适当扩充对子的类型和内容,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三字对”“多字对”等不同的对子形式,使学生建立起对子的完整概念。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树人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