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鲲池书院张祖培课艺》笺释及其他

2017-11-27陈春玲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7年11期
关键词:对子科举

陈春玲

【摘 要】《鲲池书院张祖培课艺》现在宁波教育博物馆专题厅展出,是向杭州世界钱币博物馆馆长储建国先生借展的清代文物。本文从张祖培的生平、书法、课艺及他人对其课艺的圈点等方面出发,详细地介绍了这件藏品,从中可以了解明清时期读书人如何练字、如何写八股文,从而管窥明清的科举制度。

【关键词】八股文 课艺 台阁体 对子 科举

宁波教育博物馆“从童蒙到状元”专题厅借展有储建国先生收藏的《鲲池书院张祖培课艺》(图1)。该作品长135厘米,宽22厘米。课艺从引文到五言八韵诗,除评语外,共计1026字。这是清代遗留下来、完好无损的普通纸质文物。从中我们可充分感受到古代读书人在写字与写八股文上所下功夫(图2)

一、张祖培生平及其他

藏品开头有“生员张祖培”几字。凡是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那么张祖培是谁?《四明丛书》中收录有光绪年间翰林院侍读王荣商的《容熙轩诗文集》,其中《张雪厓兄弟传》一篇合写了张锡采和张祖培兄弟之事①。该文200余字,全文如下:

张雪厓,名锡采。弟丽生,名祖培。兄弟皆为县学生,家贫有志节。嗜饮,易醉,既醉,则词辩锋起。兄弟皆如此。雪厓熟于史事,尝手抄《纲鉴》成巨帙;喜吟诗,有《秋声》《秋色》等八咏,为试官所赏。同治十年春,雪厓梦中得句云:“薜荔被红牵短幅。”未几卒于北乡寓斋,盖诗谶也。初,雪厓有破屋数椽,残书堆叠其间,窗外竹木掩映,颇翛然不俗。雪厓卒,屋益颓废,丽生挈眷依友人而居。久之,买新塘田十余亩,结庐盐墩之上,率妻子耕作,而酒趣不衰。宣统三年卒。年五十有七。

由此可知,张祖培是宁波人,家庭贫穷,一生耕读,没有做官。

从藏品右上角“鲲池书院”蓝色扁章来看,张祖培曾是该书院的学生。鲲池书院(又名蛟川书院)是镇海中学前身。据《镇海县志》记载,它坐落在镇海梓荫山下,曾遭兵燹,后来改名罗汉堂。乾隆八年(1743),又改建书院,至十一年(1746)二月落成。四十一年(1776),知县周樽用田租的收入供院长办学。四十四年(1779)周樽又捐钱给地俸,和县民王世纶等人,一共捐了近40亩的地,将每年收入的五十二石稻谷赠予办学,每年延请院长执教,每月二日,由知县课试,十六日由院长课试,然后比较课艺成绩的优劣进行奖惩。光绪三十二年(1906),科举废止,书院大小课停止。宣统三年(1911),原清翰林院编修,曾督四川、江西两省学政的盛炳纬等有识之士多方奔走筹划,最终建立镇海县中学堂,并将原鲲池书院存银22500元及演武厅地基(即公益布厂原址)出卖,从卖款中提抽10000元,拨充镇海中学堂基金。

藏品以“课艺”为名,那么“课艺”是什么?据朱道初《过去的科举模拟考试题是什么样子?镇海晚清“课艺”刊本解开谜团》一文所述:

课艺是书院士子在模拟考场内写成的一篇篇“制艺”文章(“课”是测试、考核;“艺”即八股文,也称为“制义”)。……在当时书院主讲人主持之下参加课艺写作的士子,是当地自愿参加考试的秀才和儒童。晚清时期,宁波各个有名气的书院都在实施课艺制度,命题人模拟县学、府学和乡试的试卷模式,分别在每月朔(初一)、望(十五)两天对士子进行这种严格的应试模拟考试,接着加以评改和褒贬。由于士子身份不一样,通过课艺锻炼写作八股文(科举考试还有写试帖诗和策论的内容)的能力,对各类士子都会带来不同的好处。对于秀才来说:通过课艺,可以顺利应付岁考、小考,取得高等第的还可以升上去,直至顺利通过乡试、会试,而岁考、小考等第低的将受惩罚;对于儒童来说,课艺可以帮助他们通过县考、府考,披上秀才的长衫。课艺的作用之大由此可见一斑了!……课艺的题目采自四书五经,或者一个词、一句话,或者一段文字。一个词、一句话的如:“其愚”,“狂简”,“舒则财”,“听其言”;一段文字的如:“‘人之视己‘十目所视”……等。由于其题目采自儒家的经典,所以应试者必须对那些经典非常熟悉,熟悉到滚瓜烂熟、脱口而出。不但对正文要求熟记,而且对被奉为标准答案的朱熹注解也得熟记无误,这样才能做到对任何题目(尤其是小题)瞟上一眼就能知道它的出处,知道它在哪个章节,知道它的上下文,知道它的注解,知道它的历史背景,这样写来,作文才有一个基本依据,而偏离其限定的轨道是绝对不能允许的。……课艺写得好,就有可能中秀才或举人乃至进士[1]。

据朱道初考证,当时镇海人比较重视科举,鲲池书院常有捐资兴学的善举,因此课艺写得好的,会得到较为丰厚的物质奖励。藏品右上角有朱笔写的“超”字和蓝色“等第”印章一枚,蓝色“名(次)”字上朱笔大写“拾陆”,还有“奖贰仟文付讫”的说明文字,表示此文奖励二两银子,而且已经付讫。

二、张祖培的书法

《鲲池书院张祖培课艺》墨迹清晰工整,除个别字写错有修改外(字的右侧被墨点上一点,说明该字被删;字的左侧被墨点上一点,说明该字句写得好),卷面大体干净整洁。这种粗细一致、规格方正的字体名为“台阁体”或“馆阁体”。

“台阁体”产生在明朝,其含义有二:一是指明朝初期上层官僚间形成的一种文风,其代表作家有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人。他们同入台阁辅政,为文讲究雍容典雅,但內容多粉饰太平,颂扬统治阶级。二是指一种楷书字体。明朝书法家沈度(1357—1434),他的楷书清秀飘逸,雍容矩度,深受明成祖的喜爱,称其为“我朝王羲之”。当时朝廷很多金版玉册、重要制诰皆委任沈度书写。八股科举时代,许多读书人纷纷效仿以迎合帝王喜好,连“台阁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为皇帝起草昭告时,也采用这种字体。“三杨”位居台阁,这种书体后来便被称为“台阁体”。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明代的“台阁体”演变成乌黑方正、大小如一的“馆阁体”。图3是沈度以台阁体书写的宋代程颐《四箴》中的《言箴》。

“台阁体”(或“馆阁体”)的风格介于欧体和颜体之间,崇尚法度谨严,丝丝入扣,清秀耐观,全文没有病笔。没有十几年乃至数十年的功夫,要写出像样的“台阁体”是不可能的。endprint

这种字体可以说是清代读书人的基本功。因为清代科举要求以“馆阁体”书写,不以标准“馆阁体”书写的人无法进入翰林院。张祖培的字可称为“馆阁体”,但他尚欠火候,除了有病笔外,在艺术水平上更是与沈度相去甚远,如“之”字之写法就可见一斑。

三、课艺原文及其注释

笔者将张祖培的课艺加上标点符号,录出全文,并对个别难解字词加以注释,标注文后。

引文“题目”原文如下: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子曰:“後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正文“课艺”原文如下:

学贵有进而无止,为后生者宜戒其惰矣。盖进与止皆由于吾。为山然,治苗亦然。后生而止于无闻,是惰于进矣。人曷效夫有进无止之回乎!

且为学之道,历一境更有一境,阅一时更有一时。要贵有不息之功,以底其晚成之器而已。年少之子,锐于学业,方以为登峰造极正未有艾,迨一中夫委靡之气,觉前程远大,虽师长亦不能促之以赴,致使良材美质不殖自落,迄垂老而终无一成焉,则甚慨夫吾党好学之士之不多得者矣。

昔我夫子为万世讲学之祖,后生小子,奉为圭臬。日者有虑,夫后之惰于学者,不思培植,致于瓠落无用者同类而共笑之也。因慨然曰:为学之道,何弗鉴诸为山与平地乎?

且夫为山者,一吾学渐闻之象也,本可畏者也。平地者,一吾学未闻之象也,本不足畏也。乃为山而未成一篑,其惰于未成也,见其止而未见其进也。平地而虽覆一篑,其不惰于覆也,见其进而未见其止也。岂非可畏者反不足畏,不足畏者反为可畏哉?夫子曰,是即惰不惰所由致也。

圣门有颜渊,一不惰者也,七十子中,称畏友焉。当日者,尼山之上,终日与语,无所违逆,迹其有进无止之机,如万物之得时雨之润,发荣滋长,固非不秀不实之苗所可并论,故其未及四十、五十已闻性道,其所谓仰之弥高者,非灼见孔子之道,如泰山之不可踰哉,而惜乎兰摧蕙折,天不永年,学虽已成,墓有宿草,竟不能为可畏之后生法也。

功修贵自励耳。继长增高之业,使策以黽皇之念虑①,何不可一造其程?彼自崖而返者,胡竟堕其前功也!当夫束发受书②,恒恃其早岁之精勤,向师门而请益。而旁观者窥其进取,谓斯人怠荒③自戒,胥④卜为他年远到之材,不谓事败垂成,致使盘根错节之基,与薄植菲材而并萎。吾知性禾善米,其汩没于中年时者,为不少也矣。迨至桑榆景迫,无一善之可称,而始悔向之功荒于末路者,无可补救也。则曷弗策之以渐哉?

学业贵自勉耳。任重致远之修,使挟其奋厉之精神,何不可一臻其境?彼半途而废者,胡竟昧其前程也!当夫出门就传,颇恃其少年之膂力,守函丈⑤之训词。而旁观者察其进修,谓斯人践履维严,可许为吾道干城⑥之助,不谓功由中辍,致使秋实春华之品与稿气荑稗⑦而同呈。吾知义种礼耕,其荒废于壮岁后者,为已久也矣。迨至迟暮兴嗟,乏片长之可录,而始觉向之自画于中道⑧者,无可回挽也。则何弗持之以恒哉?

盖进为吾进,止为吾止,于人无与也。后生乎,尚其鉴为山治苗之法,而师回之不惰乎!

赋得“诸生试家法”⑨,得“生”字五言八韵:

家法令犹在,缘何试未成。

收功归后起,属望有诸生。

尽是胶庠秀,无惭类璧英⑩。

渊源探往哲,矩矱k认先程。

模仿心弥切,钻研志自贞。

一斑窥豹略,列座著鸿名。

不负贤豪选,偏存绍述l情。

圣朝多硕士,相约到蓬瀛。

相关的注释如下②:

①黾皇,勤勉学习,不敢空闲。江西乡试硃卷中,道光八年(1828)戊子科的梅之调(中式第六十二名举人)硃卷《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中有“心黾皇而不懈”之句,同一个意思。念虑即思虑。《淮南子·说山训》:“念虑者不得卧。止念虑,则有为其所止矣。”《汉书·公孙弘传》:“君其存精神,止念虑,辅助医药以自持。”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文公格物之说,只是少头脑,如所谓察之於念虑之微。”

②束发,一般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例:《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受书,谓接受文化教育。

③怠荒,懒惰放荡。《礼记·曲礼上》:“毋侧听,毋噭应,毋淫视,毋怠荒。”郑玄注:“怠荒,放散身体也。”孔颖达疏:“谓身体放纵,不自拘敛也。”

④胥,全,都。例:万事~备。

⑤函丈:《礼记·曲礼上》:“席间函丈。”意思是老师讲席与学生坐席之间要留出一丈的空地。后以“函丈”作为对老师的尊称。

⑥干城,盾牌和城墙。比喻捍卫者。《诗·周南·兔罝》有“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⑦荑稗,荑、稗为二草名,似禾,实比谷小,亦可食。荑,通“稊”。《孟子·告子上》:“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

⑧画,解释为划断,停止。中道,即中途,半路上。《论语·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画,止也。力不足者当中道而废,今女自止而,非力极。”“自画于中道”,是自动半途而废的意思。

⑨诸生试家法,出处在汉顺帝阳嘉元年(132),根据尚书令左雄的建议,规定应孝廉举者必须年满四十岁;同时又制定了“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这一重要制度,即中央对儒生出身的孝廉,要考试经术,文吏出身的则考试笺奏。从此以后,岁举这一途径就出现了正规的考试之法,孝廉科因而也由一种地方长官的推荐制度,开始向中央考试制度过渡。据张国刚《汉唐“家法”观念的演变》所说:“董仲舒上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经书被确立为官方意識形态。汉代立五经博士以传授儒经,其后发展到十三四家,讲习传授经典章句之学,各有家法。这个“家法”其实就是对于经书的字句和内容的解释传统。汉代举孝廉要求有实际的德行,要求行为上符合儒家礼法文化的要求,但是实际上很难做到,于是朝廷就采取了考试儒家文献的办法。东汉不仅把儒经的研修与示人好恶、改敝就善的个人修身相结合,而且将儒经的研习与个人的政治前途联系在一起,亦即把经学考试与做官直接挂钩。家法在魏晋隋唐时代成为士族的礼法门风,士族的伦理行为和礼仪规范被推定为家法。魏晋隋唐士族的家法原本是具有个性化的,士族之家各有各的家法,但是随着儒家经典文本及其解释的规范化,随着士族家法的文本化,社会上有整齐家法、规范吉凶礼仪的呼声和要求。于是,家法仪范的统一化成为历史的趋势。正是通过这样的演变,儒家伦理完成了从国家意识形态向社会和个人伦理规约的转变,国家的意志最终变成了社会和家庭的意志。”[2]endprint

⑩璧英,就是美玉。《文选·王延寿》:骈密石与琅玕,齐玉珰与璧英。李善注:璧英,璧玉之英也。

k矩矱(jǔ yuē),意思是规矩法度。例:(宋)洪迈《〈唐黄御史公集〉序》:“于时墨儒词匠所为诗若文,咸矩矱自然,不以雕饰为工,相与赞翊道真。”

l绍述,泛指承继前人所为。明高攀龙《台卿夏公行状略》:“有一家父子祖孙以盗相绍述。”鲁迅《坟·科学史教篇》:“惟张皇近世学説,无不本之古人,一切新声,胥为绍述,则意之所执,与蔑古亦相同。”

张祖培课艺的主旨是:“学贵有进而无止,为后生者宜戒其惰矣。”他以颜回为学习榜样。告诫后生学业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这个道理如同造山和治苗。

四、八股举例

旧时科举,八股文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气说话,4副对子(共八股),每对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对偶的种类很多,分为单句对对偶、偶句对对偶,多句对对偶等。为了分析方便,笔者将张祖培课艺分8个自然段,全文共4组对偶,即四副对子。第1组在第2自然段,对偶如下:

上句:历一境更有一境。

下句:阅一时更有一时。

这副对子可称为单句对对偶。

第2组和第3组,在第4自然段,对偶如下:

上句:为山者,一吾学渐闻之象也,本可畏者也。

下句:平地者,一吾学未闻之象也,本不足畏也。

第2副对子,句子稍微长了些,但也是单句对对偶。

上句:为山而未成一篑,其惰于未成也,见其止而未见其进也。

下句:平地而虽覆一篑,其不惰于覆也,见其进而未见其止也。

第3副对子,上句和下句都是由因果复句构成的,所以可称之为偶句对对偶。

第4副对联,是第6段与第7段的长联对偶,即多句对对偶,由161个字的第六段与161个字的第七段结成的多句对对偶,我将它们拆分成8小对,如下:

①上句:功修贵自励耳。

下句:学业贵自勉耳。

②上句:继长增高之业,使策以黽皇之念虑,何不可一造其程?

下句:任重致远之修,使挟其奋厉之精神,何不可一臻其境?

③上句:彼自崖而返者,胡竟堕其前功也!

下句:彼半途而废者,胡竟昧其前程也!

④上句:当夫束发受书,恒恃其早岁之精勤,向师门而请益。

下句:当夫出门就传,颇恃其少年之膂力,守函丈之训词。

⑤上句:而旁观者窥其进取,谓斯人怠荒自戒,胥卜为他年远到之材,不谓事败垂成,致使盘根错节之基与薄植菲材而并萎。

下句:而旁观者察其进修,谓斯人践履维严,可许为吾道干城之助,不谓功由中辍,致使秋实春华之品与稿气荑稗而同呈。

⑥上句:吾知性禾善米,其汩没于中年时者,为不少也矣。

下句:吾知义种礼耕,其荒废于壮岁后者,为已久也矣。

⑦上句:迨至桑榆景迫,无一善之可称,而始悔向之功荒于末路者,无可补救也。

下句:迨至迟暮兴嗟,乏片长之可录,而始觉向之自画于中道者,无可回挽也。

⑧上句:则曷弗策之以渐哉?

下句:则何弗持之以恒哉?

八股文之难写,从上文可见一斑。只有经过长年训练,才能在一定字数,一定结构,一定句法、句数等种种限制之下,写出有创意的文章,才能让考试官耳目一新,才有考中秀才、举人、进士的希望。这是明清时期、想要以科举晋升的读书人个个都要学习的一种文体。

八股文确实难写,但并不像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四副对子平仄对仗。”八股文的“对子”(即对偶)的写作要求比起格律诗的“对仗”来说要低得多;律诗中的“对仗”,要求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上下句间,必须使用词性相同或相近、平仄相反的词。以七律为例,就声韵来说,上句如果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下句必须为“平平仄仄仄平平”;如果上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那么下句必須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这是一般的要求,也有破格的。这里不做详细展开。我们看张祖培的八股文,他所写的四副“对子”根本没达到“对仗”的要求,只是对偶而已。

五、课艺的圈点和评语

成语“可圈可点”原指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后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古代用加圈或加点表示文章的精彩或重要。张祖培课艺多处的文字右边要么有圈,要么有点,部分段落既有圈又有点。笔者以为,这是有两位先生在批改张祖培的课艺,一位用圈来赞美,另一位用点来赞美,以示区别。

文字右方被“圈”的语段如下:

①年少之子,锐于学业,方以为登峰造极正未有艾,迨一中夫委靡之气,觉前程远大,虽师长亦不能促之以赴,致使良材美质不殖自落,迄垂老而终无一成焉,则甚慨夫吾党好学之士之不多得者矣。

②当夫束发受书,恒恃其早岁之精勤,向师门而请益。而旁观者窥其进取,谓斯人怠荒自戒,胥卜为他年远到之材,不谓事败垂成,致使盘根错节之基,与薄植菲材而并萎。吾知性禾善米,其汩没于中年时者,为不少也矣。迨至桑榆景迫,无一善之可称,而始悔向之功荒于末路者,无可补救也。

③当夫出门就传,颇恃其少年之膂力,守函丈之训词。而旁观者察其进修,谓斯人践履维严,可许为吾道干城之助,不谓功由中辍,致使秋实春华之品与稿气荑稗而同呈。吾知义种礼耕,其荒废于壮岁后者,为已久也矣。迨至迟暮兴嗟,乏片长之可录,而始觉向之自画于中道者,无可回挽也。

文字右方被“点”的语段,除了上面被圈处外,还在下面的文字中加了点:

①且为学之道,历一境更有一境,阅一时更有一时。要贵有不息之功,以底其晚成之器而已。

②昔我夫子为万世讲学之祖,后生小子,奉为圭臬。日者有虑,夫后之惰于学者,不思培植,致于瓠落无用者同类而共笑之也。

③继长增高之业,使策以黽皇之念虑,何不可一造其程?彼自崖而返者,胡竟堕其前功也!

④则曷弗策之以渐哉?学业贵自勉耳。任重致远之修,使挟其奋厉之精神,何不可一臻其境?彼半途而废者,胡竟昧其前程也!则何弗持之以恒哉?

比较被“点”和被“圈”的语句及段落,大体一致。只是被“点”处多于被“圈”处,可见两位先生意见稍有不同。

除了用点和圈表示对文章的评价外,两位先生还在张祖培课艺的头尾处各自写了一句评语(从字迹判断这是两个人写的)。卷头写的评语是:“文机流走,再加凝重。小称调俗。”卷尾写的评语是:“散处明适,整处条畅,诗肤。”

“文机”是指全文有机轴;“流走”,是指不死板;如果再加上点“凝重”之态(在文字畅达的同时,来一点厚重、庄重的成分,譬如孔子怎么说,周公怎么云),文章味道会更好些;“小称调俗”是用比喻手法,是指借此调和文章的风格色彩(“小称”似指“老话”“土话”,“调俗”指协调得通俗一点)。“散处明适”是指文中散句部分明白晓畅、又切合主题;“整处条畅”是指俪句条理清晰、文字流畅。所谓散句,即是起句和连接句,无对偶的要求;所谓俪句即是“八股”,要求每股都得对偶的句式。

鲲池书院有朔、望两次课试,参加者为全县生童(儒童)和诸生,前一次由知县(或知县幕僚)主持并批阅,后一次由书院院长主持并批阅。这“两位先生”可能是初批和后批的两次流程。他们对张祖培的文章都给予了褒扬,而对他文后“诸生试家法”一诗则表示一般。笔者观之,此诗确实缺乏新意,但题目如此,确实也很难写出好诗来。

注释:

①由镇海中学朱道初老师帮忙查阅。

②大多查阅自《辞海》(1989年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9月第一版。

参考文献:

[1]朱道初.过去的科举模拟考试题是什么样子?镇海晚清“课艺”刊本解开谜团[N].宁波晚报,2011-09-04.

[2]张国刚.汉唐“家法”观念的演变[J].史学月刊,2005(5).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子科举
乡里的对子
在上山的路上(外二首)
“科举”
论戴名世序跋与科举
明代科举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从《聊斋?叶生》解读蒲松龄四十不灭的科考幻想
宋代诗歌中的金华书写
南戏中的科举程式
抬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