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8-03-26于晓琳
于晓琳
【摘要】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绿色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一致性的统一关系。经济行为须以保护环境和生态为前提,不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更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健康:经济效益要在生态和自然环境保护中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建立在生态平衡、环境健康基础上。低碳经济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也是构建小康社会、实现“美丽中国”的蓝图必由之路和坚实保障。
【关键词】低碳经济;问题;对策
一、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首先,中国的能源结构状况决定了其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对进口石油依存度过高,能源安全和环保问题日益严峻。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对能源的需求也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而日益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国必须从高碳经济转变为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复杂人口结构使然。最后,我国的经济结构促使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中国经济结构,指中国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影响经济结构形成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社会对最终产品的需求,而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结构的变化也有重要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看它是否建立在合理的经济可能性之上。结构合理就能充分发挥经济优势,有利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经济结构状况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不同经济体制,不同经济发展趋向的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状况差异甚大。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同时,一些行业、一些产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在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能源将会是发展的瓶颈,同时因为技术相对比较落后,从而引发环境污染以及面临的减排压力,是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低碳经济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持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技术研发能力有限。目前,我国因缺少先进的减排技术,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都具有明显的高排放特征。中国是资源消耗大国,但是单位资源平均产出不足发达国家的1/10;中国是制造大国,但重要技术装备主要靠引进: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不断增加,但是不仅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而且每年要为软件技术标准向外企支付高额的费用。新技术应用的预期尚不明确,技术政策还不健全,导致投资者担心未来技术应用的市场风险而不敢大胆投资进行技术研发。其次,低碳新能源发展存在障碍,中国的能源结构缺油少气,以煤为主。新能源发展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新能源成本普遍较高。我国风能发电的成本要比火力发电高一倍,太阳能发电成本是火力发电的四倍,因此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二是我国在关键技术上掌握不足,自主创新太少。没有自主创新,就会出现世界各国的技术到发展中国家来做实验的情况。三是我国目前对于整个新能源的发展还缺乏一个详细周密的规划。对于新能源发展战略的争论也比较多。最后,产业结构短期内难以调整,企业节能减排动力不足。中国的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大多是高能耗工业部门,如果要發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还要依靠这些产业的基础性支持,在就业压力和税收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要在短期内实现产业结构的有序进退,淘汰落后产能、加快结构调整,仍然相当困难。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工艺和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的中小企业的关停受到地方利益的保护;另一方面,不少地方和企业仍然我行我素,争先恐后上项目,特别是重化工项目,对国家的相关规定置之不理。国家为了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取消了部分高耗能产品如一些钢铁产品的出口关税,而且目前的油电价格管制和补贴存在问题。另一方面,低能源价格会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造成对外国消费者的间接能源补贴。另外,虽然国家将节能降耗工作放在高位,但是政策实施效果,包括针对节能减排的投资发挥的作用,存在滞后期。
三、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首先,大力发展技术创新,目前许多国家已经纷纷投入巨资开始涉足低碳技术研发,全球已有50多家金融机构投资13亿美元进行低碳技术开发,谋求在低碳经济时代真正到来的时候占领科技制高点。中国应该鼓励煤炭企业建立循环经济园,鼓励研发对煤炭热能效率利用高的技术发展,实现煤炭的多层次利用,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取得丰厚的经济回报。碳捕捉和碳储存技术是未来煤炭行业发展的支柱技术,掌握了这个技术,不但可以发挥我国相对较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还可以使我国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踏上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因此,国家应进一步扶植低碳科技的发展,实行多联产技术来降低经济成本,对实行清洁生产的环保煤炭企业给予补助。其次,着重提高能效和开发新能源,建立能源回收生产体系,对废物进行循环利用是一种能源双向流动的生产模式,使得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生产过程中不断进行循环,并得到合理和持久地利用,从而实现碳排放的降低。建议各相关部门制定更多的有关标准和规范,增强可再生能源法的可操作性。寻找出一条更加注重资源、能源、环境边际效应的经济增长方式,从而通过新能源的产业革命逐步实现低碳经济和生态文明。最后,培育和建立碳交易市场,采取强有力的经济政策手段。在全球都倡导低碳经济的同时,我国须在环境与贸易利益方面做出权衡取舍。建立进口制成品替代战略,减少高能耗、高碳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以进口这些商品作替代,在减少贸易顺差的同时保护环境。还应建立低碳贸易和投资制度来避免污染和碳排放,提高外商投资门槛,并鼓励外商投资在生产中采取清洁技术。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供应国,在此形势下,我国应充分利用低碳商机,提高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与产品的竞争力,尽可能以低成本的清洁增长方式和低碳技术进行经济发展。目前,人们低碳消费意识薄弱,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节能减排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我们必须转变公众和社会的观念。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应先从消费者人手,倡导公众低碳消费、节能减排、低碳经营的理念,引导公众选择低碳生活方式,引导公众消费低碳产品,从而引导企业生产低碳产品,让“低碳生活”成为一种时尚,充分发挥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