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OLO分类理论在评估教学思维水平中的应用

2018-03-26邓君赵雷洪

化学教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教学思维评价方法

邓君 赵雷洪

摘要: 将SOLO分类理论应用于教师教学思维水平的评估,认为可利用课堂观察法,对教师在某一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目标的设置、内容的选择、方法的应用三方面进行观察研究,根据三方面的特征确定教师教学思维在各维度的水平层次。构建了SOLO分类理论视角下教師教学思维在各维度的评估框架。发现依据该框架进行评估,教师可更好地分析自己或他人的教学思维及优缺点,进而改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并以“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的课堂教学为例,对应用SOLO分类理论评估教师教学思维层次的方法和思路进行说明。

关键词: SOLO分类理论; 教学思维; 评价方法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8)2000305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B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迫切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然而任何教学行为的改变,任何教学改革的实现,首先要改变的是教师教学思维。在改变教师教学思维之前,先要了解教师教学思维水平,继而不断重构、巩固教学思维,提高思维水平层次,指导教学。那么如何评估教学思维层次就至关重要。本文将SOLO分类理论应用于教师教学思维水平的评估,希望对广大教育学者有所帮助。

1理论框架

11SOLO分类理论

SOLO分类理论是由澳大利亚教育心理学者彼格斯(Biggs J B)在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认为可根据个体在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时的表现来判断思维所处层次[1]。SOLO分类理论的基本内涵可用图1表示。图1中的前结构(Prestructural, P)表示个体不能正确理解问题,问题线索和解答混淆,尝试用一些与问题不相关的因素进行解答;单点结构(Unistructural, U)指个体能找到一项与问题相关的因素,但缺少分析,仅凭这一项相关因素将问题与解答联系在一起;多点结构(Multistructural, M)指个体能找到多个与问题相关的因素,但未能把这些相关因素进行有机整合;关联结构(Relational, R)指个体能找到多个与问题相关的因素,且能把这些相关因素联系在一起结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抽象扩展水平(Extended Abstract, E)指个体能找到所有相关因素,包括线索中没有提供的相关因素,综合成为一个抽象的假设,应用到新情境中,扩展问题本身的意义。SOLO分类理论自提出以来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各个方面,主要集中于试题的分析编制与评分[2~4]、教学设计和实践[5~6]、教学评价[7]三大领域。

12教学思维

教学思维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逐步对教学过程和活动形成的认识和看法,通常是以一种隐性或缄默的方式存在于教师的认知系统中,直接影响和支配着教学行为,并在教学准备、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教学活动中体现[8]。它与教学观、教学理念有所不同,虽然教学观、教学理念与教学思维都关系教师的意识活动,但教学观和教学理念都是教师对教学相关信息认识的集中体现,对教学中根本问题的总体看法和概括性认识,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的看法[9~10],只对教学行为起到间接的指引作用,但教学思维对教学行为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因此,教学思维层次的确定及转变对改善教学实践至关重要。教学思维常分为简单性教学思维和复杂性教学思维,并提倡要从预设性、线性、封闭性、对象性的简单性教学思维转换为生成性、非线性、整体性、开放性、关系性的复杂性思维[11],而关于教学思维评估的方法还有待研究。

13应用SOLO分类理论评估教学思维水平的可行性

SOLO分类理论最基本应用范畴是判断个体在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时其思维处于哪一层次,研究对象为思维。应用SOLO分类理论评估教师的教学思维层次,属于SOLO分类理论的应用范畴,具有合理性。其次,SOLO分类理论是一种用结构特征解释个体反应,然后再用特征来确定某种特定反应的层次[12]。课堂教学是主要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思维的集中体现,我们可利用课堂观察法,观察研究教师在某一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目标设置、内容选择、方法应用三个维度的特征,按照SOLO分类理论分别对三维度进行考查和评价,每一维度包含若干层级水平,确定教师教学思维在各维度的水平层次。因此,运用SOLO分类理论评估教师教学思维层次,具有可行性。

2SOLO分类理论视角下教学思维水平的评估

21SOLO分类理论对目标维度层级的划分

所谓教学目标是教师预期学生通过学习以后可达到的行为结果,是教师计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需完成的目标,属于教师对教学认知的其中一方面。我国新课程改革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称“三维目标”。随着核心素养——“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提出,意味着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不能仅围绕三维目标,还要根据核心素养进行展开,在低阶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高阶认知能力。根据教学目标设置的范围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SOLO分类理论将目标维度划分为四个等级,具体描述见表1。如果教师只关注三维目标中的一个维度目标,如传统教师只重视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达成,只对此维度进行分析展开教学,则判断其教学思维在目标设置维度处于单点结构水平U;教师关注三维目标中的多个维度目标,但目标之间相互独立,教师对各维度目标进行分析,教学过程中根据各维度目标分开教学,符合多点结构水平M;如果教师能将各维度目标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相互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则处于关联结构水平R;如果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只关注学生智力发展的三维目标层面,而进一步扩展到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如学会学习、合作意识、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则判断处于抽象扩展水平E。

22SOLO分类理论对内容维度层级的划分

教学内容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指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呈现和传递的一切材料和信息,它不局限于教材内容,而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动态性,体现着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和创造性。SOLO分类理论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的开放性,将内容维度划分为四个等级,如图2所示。教学过程中教师按教材教,不加改动,其开放性最低,判断其教学思维在内容选择维度处于单点结构水平U;教师跳出教材,对课程标准、教材、参考书等综合分析,展开教学活动,但教学内容的选择局限于本学科背景,处于多点结构水平M;教师联系跨学科材料和信息,但教学内容的选择局限于学校范围内,处于关联结构水平R;教师教学内容社会化,联系生活、技术、环境现象与问题,其开放性最高,处于最高水平——抽象扩展水平水平E。

23SOLO分类理论对方法维度层级的划分

教学方法是指师生为有效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在教和学的互动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根据教学活动中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SOLO分类理论将方法维度划分为4个等级,见图3。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只重视了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将教学看成一个由教师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的单向流动过程,教学活动中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单向向量,体现其教学思维在方法应用维度处于单点结构水平U。如果教师将教学活动定位为教师、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活动,不仅重视教师对学生的作用,还重视学生对教师的反作用,互动关系由单向向量变为双向向量,符合多点结构水平M。如果教师不仅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还关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如“合作教学法”、“掌握教学法”等[13]。互动关系由线性发展成多边面状结构,符合关联结构水平R。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如智慧课堂的出现,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可与丰富的网络资源互动,互动对象不受空间的限制,互动关系由封闭式多边面状扩展为开放式网络立体结构,达到最高水平——抽象扩展水平E。

SOLO分类理论根据教师反应结构的复杂性,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采用三个维度的思维水平分为4个层次,层次越高,思维结构越复杂。通过课堂观察确定教师教学思维在各位维度的水平层次及优缺点,继而把握水平层次,改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人才。但并不是层次越高就越好,不是每个维度都必须达到最高水平。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等其他因素对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制定相应的SOLO水平层次,这样不仅有利于因材施教,而且可以使教学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使自己处于最佳状态。为清晰应用SOLO分类理论评估教学思维继而改善教学的思路与方法,我们以“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一课为例进行说明。

3评估框架在具体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从目标维度分析该课堂教学,我们发现教师不仅关注三维目标的落实,还关注学生合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并将这些关注点融为一体、相互渗透。如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认

识了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和作用、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熟练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进一步完善酸雨形成和防治知识体系、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因此教师教学思维在目标设置维度处于抽象扩展水平E。从内容维度分析,发现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具有社会性质,如通过生活中“黄豆芽漂白事件”认识SO2的漂白性,教学内容社会生活化;通过新闻报道“酸雨的危害及分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内容社会环境化。因此教师教学思维在内容选择维度处于抽象扩展水平E。从方法维度分析,我们发现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互动关系停留于师生、生生之间的封闭式多边面状互动,处于关联结构水平R。

综合分析发现“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这一课的教学思维整体水平处于较高层次,教学方法应用维度较其他两维度低一层次,但这并不代表要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水平层次,需根据具体学习内容和学生特点等其他因素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如观看新闻“酸雨的危害及分布”这一教学活动,如果学生日常生活中对酸雨的危害及分布

已有前认知;学习环境能满足每人或每小组一台多媒体设备;学生能熟练运用多媒体设备,利用网络资源收集信息,元认知能力够强。则这一活动在教学方法应用维度可加以研究改善,信息的来源可由教师提供改为学生网上搜索再呈现的方式。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与网络资源进行开放式立体互动,更能树立环保意识、保持学习成就感。反之,随意改变教学方法,盲目提升水平层次,反而会造成学生学习效果的下降。另外,SOLO分类理论是对教师在特定时间的教学思维评估,不能作为标识教师的永久标记。

4结果与讨论

SOLO分类理论应用于教师教学思维水平的评估,扩展了SOLO分类理论的应用范围,给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操作性的指导工具,及时发现教师课堂教学的优缺点,进而改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人才。因此,应用SOLO分类理论评估教师教学思维层次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当然,此应用仍处于探索与尝试阶段,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文章只从目标、内容和方法三个维度对教师教学思维层次进行评估,不够全面;等级划分的区分度较低,没有考虑过渡性水平。希望广大教育者积极探索与研究,进一步完善SOLO分类理论在评估教师教学思维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Biggs J B, Collis K F.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learning: the SOLO taxonomy (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 [J]. Science, 1982,239(4845): 1231.

[2]麥裕华,曹琦明.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分析——以广东省2009~2015年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为例[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6,(3): 51~55.

[3]吴维宁,李佳,孔惠斯.SOLO试题的编制与质量检测[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09,(3): 45~48.

[4]宋洁,赵雷洪.化学开放题的SOLO分类评价法[J].化学教学, 2006,(12): 12~15.

[5]王较过,赵欢苗.SOLO分类理论在物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当代教师教育, 2012,(1): 57~62.

[6]丁沙,谢洁纯,李佳,等.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问题链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化学教学, 2017,(3): 54~57.

[7]吴有昌,高凌飚.SOLO分类法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 95~99,160.

[8]蒋茵.论人性视阈中的教学思维[J].台州学院学报, 2011,(1): 71~75.

[9]孙亚玲,傅淳.教学理念辨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36(4): 133~136.

[10]Larsson, S.: Describing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their professional world; in Halkes, R.&Olson; J.K. Teacher thinking: A new perspective on persisting problems in education [J]. Proceeding of the first symposium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y association on teacher thinking, Tilburg, 1983:123~133.

[11]欧阳修俊.论复杂性教学思维[D].南宁: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12]蔡永红.SOLO分类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教育研究, 2006,(1): 34~40.

[13]朱敏.现代教学方法发展的趋势性特征[J].外国教育研究, 2001,(4): 23~27.

猜你喜欢

教学思维评价方法
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及教学思想转变研究
大数据时代的营销教学探讨
数学教师要科学运用教学思维
程序设计类课程多维评价方法探索
商用车动力性、经济性评价方法研究
评价机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究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例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