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学”与“思”
2018-03-26杨丽萍
杨丽萍
摘 要:初中数学在整个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处于拔高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如果能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获得高效的数学方法,就可能促进学生向高层次学习阶段进发。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深化学与思的辩证关系,要认识到学与思对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性,进而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全面引入学与思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学与思;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一、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引入“学”与“思”教学策略的必要性
一方面,从以往许多教育家的教学实践总结来看,他们绝大多数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学”与“思”的辩证关系,要善于思考、善于探索和善于剖析问题,更要在思考中学会学习和深化学习。显然,“学”与“思”有机相结合是一种有效教学策略。另一方面,对初中生不能有效掌握数学知识的深层原因进行剖析,会发现其根源在于初中生的非元认知因素,即缺失科学学习方法的支撑。然而,从初中生所处的生理阶段来看,初中生精力充沛,他们求知欲和好胜心很强,这就有助于培育他们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鉴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因素,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入“学”与“思”相结合的策略。
二、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学”与“思”的教学策略
1.构建学习兴趣点,以学引思
初中生被信息技术支撑的多元化工具及其新奇功能所吸引,一旦涉及信息技术类的事物或活动,初中生就愿意去主动学习,为了能够探索出内在的活动规律,他们又乐意主动地去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善于构建学习兴趣点,吸引学生去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索,形成以学引思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相似三角形”这一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时,为了创建学生主动乐意学习且为了学会数学知识又主动去思考的兴趣点,初中数学教师借助于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辅助工具,把两个大小和颜色都不相同且形状相似的等腰三角形。通过动态化视频进行反复性比对,在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的同时引发他们的学习好奇心,提出问题:“所有等腰三角形都相似吗?所有等边三角形呢?为什么?所有直角三角形都相似吗?所有等腰直角三角形呢?为什么?”随后,初中数学教师借助于学生的探索点,让学生动手进行探索研究,最终通过思索、分析和归纳这一探究过程,学生们认识到:所有的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由此可见,这样的教学策略,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而且也潜在地挖掘出学生的创新和动手操作能力。
2.科学创建数学问题,以思促学
初中数学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活动入手,科学创建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就能够形成以思促学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这一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时,初中数学教师先以大量图片形式,把日常建筑物中体现出来的结构匀称、稳定性强、层次复杂等特点向学生展示,而后以“由于什么导致了这些建筑物呈现那么多优点”这一问题形成学生的思考点,启迪学生去主动翻阅数学教材内容寻求出答案。最终,在初中数学教师的问题驱动下,学生们注重从日常建筑的实质性结构构成去探究,很快地发现这些建筑物的共性在于中心对称,且又很快产生了“什么是中心对称呢,中心对称图形又有什么共同本质,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何?”这些疑问点,而后,在这些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们主动去翻阅数学教材去寻求答案。显然,这一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实施,形成了以思促学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毋庸置疑,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深入贯彻学与思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是初中数学教师升华教学理论的教学创新,也是初中生渴望获得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的个体性诉求,更是初中数学教材本质性特征的客观性要求。只有初中数学教师认识到学与思是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并在課堂教学活动中革新教学模式,给予全面性推进,才能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学”与“思”相结合的数学思维,才能够改变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突破难的教学困境。
参考文献:
[1]华云锋.“让学引思”:初中数学课堂的新视点[J].教学与管理,2017(4):62-64.
[2]钱 琼.引领善思——探寻初中数学课堂的高效策略[J].数学大世界(中旬刊),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