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分析
2018-03-26刘小娥
刘小娥
摘 要: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德育始终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化之魂。然而在当今中国,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持续推行,现在的小学生从小就是“掌上明珠”。因此,不少孩子养成“唯我独尊”的心理。当进入小学,开始接受正式教育的时候,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德育。文章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指出当前小学语文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渗透意识淡薄、知识传授与育人方法相割裂、育人内容“假大空”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德育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为21世纪培养的新学生首先应该是富有民族气节、遵纪守法、热爱自己祖国的爱国主义者。近几年来,中学生、大学生崇洋媚外、违法乱纪屡见不鲜,这正说明小学阶段的德育基础薄弱。因此,从小学开始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打好思想政治基础是新世纪的需要,也是新世纪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不足
1.德育渗透意识淡薄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过多地关注学生对“双基”知识的掌握,忽视其个性和思想品德的发展。智育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德育在小学生的发展中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小学教师过于重视智育而忽略德育,易影响小学生品德的健康发展。但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德育渗透意识淡薄。
2.知识传授与育人方法相割裂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德育时忽略学生的接受情况,致使德育渗透成为教师的个人教学行为,德育效果不佳。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如果仅仅是讲述大道理,不注重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不仅不会产生良好的德育效果,反而还会加大教学难度。
3.育人内容“假大空”
虽然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教学气氛活跃,但实际上教学内容却脱离现实生活,不具备可行性,教育活动成为浮于表面的表演。一些教师为了实现德育渗透,选取了与教学内容不符的德育内容,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情感的升华,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三、小学语文德育的主要形式
1.通过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德育
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要场所,以教材为主,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如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等。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学习课文时,应使学生学好语言文字,了解字、词、句的含义,把德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讲解中去。
2.利用课外阅读教学实施德育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使学生收到实效。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3.開展课外活动渗透德育
语文是基础工具课,需要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由此要求其训练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同样不能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沦为单纯的说教。因此,寓于多种多样的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德育,更容易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同步进行,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课外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语文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语文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如写日记、写作文、做板报和手抄报等都是课外活动的重要形式,曾有人说写日记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
参考文献:
[1]李镇西.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李镇西教育随笔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柳丽娜.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现代教育科学,200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