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牌楼
2018-03-26■祁建
■ 祁 建
老北京的每座牌楼都是历史见证,每座牌楼都有重要意义,或点缀风景,或引人入景,古色古香。据记载,北京有名的牌楼有三百多座。北京的牌楼也叫牌坊,牌楼既能作为装饰性建筑,增加主体的气势,也可表彰、纪念人与事,并可作为街巷区域的分界标志等。
牌楼,像一位沧桑的老人,向我们诉说着它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一个个牌楼,一个个人物,一个个故事,连起来就是一部城市文化历史,令人情不自禁地赞叹其浓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魅力。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坊,邑里之名,从土方声。”《玉篇》中说:“牌,牌榜。”“榜”同“牓”,就是匾额,合在一起称“牌坊”,俗称牌楼,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似乎区别就在于外观上是否建有重檐的顶子,有顶的叫“楼”,无顶的叫“坊”。
中国大百科全书说:“牌坊起源于汉代坊墙上的坊门,门上榜书坊名以为标记,宋以后随着里坊制的瓦解,坊门的原有功能消失,但坊门仍然以脱离坊墙的形式独立存在,成为象征性的门,即为牌坊,立于大街、桥梁的显要位置。牌坊在南宋已经出现,至明则成常制。牌坊还有表彰性的意义。其源于汉时的‘榜其闾里’,经唐宋之‘树阙门闾’,至元明清已改用‘旌表建坊’的做法。”这就是对牌楼的历史简单而准确的概括。只是表、阙在战国前就有了形。如果按“有城必有阙,有街必有坊”的说法,牌楼起源还要早些。
数百年国都,北京的殿堂、庙宇、大建筑群以及需要纪念和表彰的事件与人物相对较多,作为装饰性的牌楼也就多起来。元大都时,全城分为五十坊,明代分为四城三十六坊,清代分五城,但坊没变,这也是北京牌楼多的一个原因。
老北京的街道上,曾建有不少牌楼。现在所剩寥寥,但仍有地名可寻。北海公园内有牌楼二十座,其中最有特点的是豪璞涧曲桥上的石牌楼,小巧玲珑,是北京第二小的石牌楼,最小的在颐和园谐趣园。颐和园内有牌楼四十一座,仅后湖一带就有十九座,园门外还有五座。十三陵神路牌楼,是北京最大的石牌楼。东岳庙琉璃牌楼,是北京建造最早的琉璃牌楼。东单、西单、东四、西四等处,都建造有牌楼。新中国成立后东单牌坊中间门下是有轨电车道,道旁是绿化带。两边门下走汽车、三轮、自行车等。原先天安门广场四周有红墙,长安街上有跨街牌楼,榜文就是东长安街、西长安街。衙署牌坊前门,最大的衙署应当是皇宫,所以正阳门五牌楼应该是最大的衙署牌楼。
西琉璃厂有一家书画社的门脸就修成牌楼式样,在街口不仅显眼,而且和街区氛围一致,颐和园苏州街也有许多类似的牌楼。东单牌楼和西单牌楼则是两座建于明代形式相同的木牌楼,均为三间四柱三楼冲天式。东单牌楼额曰“就日”,西单牌楼额曰“瞻云”。1916年袁世凯将东单改为“景星”,西单改为“庆云”。牌楼已无存,仅留东单、西单之地名。
前门五牌楼本身并不是五座牌楼,而是一座五间六柱冲天式大牌楼,始建于明,后拆除,其址在今前门大街北端地下通道处。前些年又仿建了一座,但有些似是而非。不少人希望这次前门大街改造扩建中轴线时,建个原来样的五牌楼,留给子孙后代。
巍然矗立的牌楼,向世人诉说着老北京昔日的文化。
站在牌楼前,我凝望着、感受着、聆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