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货架期饮用型酸奶配方工艺的研究

2018-03-26刘媛廖萍李启明薛梅朱雅丽刘海燕张海涛

中国乳品工业 2018年1期
关键词:质构果胶琼脂

刘媛,廖萍,李启明,薛梅,朱雅丽,刘海燕,张海涛

(1.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610063;2.新希望双喜乳业(苏州)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129)

0 引言

酸奶是美味、营养、健康的乳制品,不仅含有优质蛋白质、维生素、钙等营养物质,还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如预防肠道疾病、增强免疫功能等[1]。

现阶段市场上出现较多长货架期酸奶,既可常温储存运输,又不刺激肠胃,因此迅速赢得消费者青睐[2]。此类酸奶多采用“前配料”工艺,即将所有辅料一次性加入牛奶,再经过发酵、热处理等制成[3]。为了降低热处理的影响,需添加较多稳定剂保护蛋白,导致产品状态稠厚而不方便饮用[4-5]。本文对长货架期饮用型酸奶的配方工艺进行研究,采用“二次配料”工艺,即先发酵酸奶,保留部分稳定剂二次配料后,再与酸奶混合进行热处理[6]。该工艺可降低产品黏度而方便饮用,同时可延长产品货架期,从而推动长货架期酸奶发展。

1 实验

1.1 材料与试剂

鲜牛奶:来自新希望乳业自有牧场;浓缩乳清蛋白(WPC 30)、白砂糖、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和嗜热链球菌:市售;琼脂、变性淀粉、高酯果胶:食品级,市售;碘酸钾标准溶液。

1.2 仪器与设备

UPT-Ⅱ-10T超纯水仪;TW-PB型巴氏水浴槽;RW 20型数显搅拌器;APV1000型均质机;INC 821C型恒温培养箱;PT-20T型微型管式杀菌机;LVDVE230型黏度计;BX 43型光学显微镜;T 5型电位滴定仪;FE20型pH计。

1.3 方法

1.3.1工艺流程

1.3.2操作要点

(1)将80%鲜牛奶升温至50℃,搅拌溶解WPC 30,静置水合30min;

(2)水合后继续升温至55~60℃,高剪溶解白砂糖、琼脂和变性淀粉;

(3)经均质(18~20 M Pa,55~60℃)、巴氏杀菌(95℃/5 min)后发酵,终点酸度为80°T时,搅拌破乳;

(4)使用10%RO水升温至80℃,高剪溶解高酯果胶,溶解完全后冷却至40℃以下,制得果胶溶液;

(5)将酸奶与果胶溶液混合,经均质后再杀菌,得到成品。

1.3.3变性淀粉添加工艺的确定

选取变性淀粉添加量为0.5%,分别在酸奶发酵前、发酵后(与高酯果胶混合,二次配料时)加入,经过75℃/30 s杀菌,在显微镜下观察两种不同添加方式的淀粉形态,按照表3的方法判定其状态。按照表1进行产品质构的感官评定,同时测定产品的黏度,确定其添加工艺。

1.3.4酸奶质构的优化

依次改变变性淀粉、高酯果胶、琼脂和WPC 30的添加量进行单因素试验,均按照表1进行质构感官评定,并测定产品黏度,最后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正交实验。

1.3.4.1变性淀粉添加量的影响

设定高酯果胶添加量为0.4%,琼脂添加量为0.15%,WPC 30添加量为1.5%,考察变性淀粉添加量分别为0.2%,0.3%,0.4%,0.5%和0.6%对酸奶质构的影响[7]。

1.3.4.2高酯果胶添加量的影响

设定变性淀粉添加量为0.5%,琼脂添加量为0.15%,WPC 30添加量为1.5%,考察高酯果胶添加量分别为0.2%,0.3%,0.4%,0.5%和0.6%对酸奶质构的影响[8]。

1.3.4.3琼脂添加量的影响

设定变性淀粉添加量为0.5%,高酯果胶添加量为0.4%,WPC 30添加量为1.5%,考察琼脂添加量分别为0.05%,0.10%,0.15%,0.20%和0.25%对酸奶质构的影响[9]。

1.3.4.4WPC 30添加量的影响

设定变性淀粉添加量为0.5%,高酯果胶添加量为0.4%,琼脂添加量为0.15%,WPC 30添加量分别为1.0%,1.5%,2.0%,2.5%和3.0%对酸奶质构的影响[10]。

1.3.5酸奶发酵温度的确定

按照正交试验优化后的结果,采用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和嗜热链球菌的复配菌种分别在30,35,37,40℃和42℃条件下进行发酵,制作出的产品按照表2进行风味的感官评定。

1.3.6酸奶二次杀菌参数的确定

为了实验配方耐受的杀菌强度,设置二次杀菌的参数分别为75℃/30 s,80℃/30 s,90℃/30 s,95℃/30 s和100℃/30 s,分别按照表1和表2进行质构和风味的感官评定,测定产品的黏度,同时对产品进行微生物检测。

1.4 测定方法

(1)感官评定方法。邀请30名食品专业品评人员对产品质构和风味进行打分,满分为100分。酸奶质构的感官评定标准如表1所示,酸奶风味的感官评定标准如表2所示。

表1 酸奶质构的感官评定标准

表2 酸奶风味的感官评定标准

(2)淀粉状态判定方法。将酸奶按一定比例稀释,用浓度为0.1 m ol/L的碘液将其中的淀粉染成蓝紫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状态[11],判定方法如表3所示。

表3 淀粉状态的判定方法

(3)酸奶黏度测定方法。采用S63号转子,设置转速为20 r/min,测定时间30 s,对样品进行黏度测定,每个样品平行测定3次,取平均值。

(4)酸奶酸度测定方法。称取10.0 g酸奶样品,加入20mL的RO水,采用电位滴定仪进行测定,每个样品平行测定3次,取平均值。

(5)酸奶pH值测定方法。在室温下,将pH计校正后,测定酸奶样品的pH值,每个样品平行测定3次,取平均值。

(6)酸奶乳酸菌数测定方法。按照GB 4789.3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乳酸菌检验》进行。

(7)酸奶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测定方法。分别按照GB 478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1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进行。

1.5 酸奶的稳定性观察

采用优化的配方工艺制作出产品,将其分别在2~8℃和室温下保藏9个月和6个月,对其稳定性进行观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变性淀粉添加工艺的确定

变性淀粉是长货架期酸奶配方设计中常用的增稠稳定剂,具有良好的持水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酸奶货架期内析水的问题[7,12]。变性淀粉的溶胀效果,会直接影响到酸奶的质构和口感。在发酵前和发酵后添加淀粉的显微镜图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感官评分及黏度数据如图3所示。

图1 发酵前添加淀粉的显微镜图

图2 发酵后添加淀粉的显微镜图

图1中有较多的淀粉颗粒碎片,可以看出变性淀粉在发酵前添加,杀菌受热后已糊化,经均质后,淀粉颗粒部分破裂;图2中大部分淀粉颗粒较小、颜色较深,说明变性淀粉在发酵后时加入,75℃/30 s的杀菌强度并没有使其充分糊化。虽然发酵前添加变性淀粉,颗粒部分破裂,但与空白样(未添加变性淀粉)相比,其稠厚度和黏度有明显提高,细腻度基本不受影响;而发酵后添加变性淀粉对稠厚度改善并不明显。故选择发酵前添加变性淀粉。

图3 不同淀粉添加方式对酸奶质构的影响

2.2 酸奶质构优化结果

2.2.1变性淀粉添加量对酸奶质构的影响

感官评分及黏度如图4所示。由图4可以看出,变性淀粉添加量越高,酸奶黏度越大,当变性淀粉添加量为0.6%时,会使其稠厚度略高,倾倒不够流畅,而变性淀粉添加量为0.2%时,酸奶经过杀菌后有轻微粉质感,添加量为0.5%时,酸奶的质构最好。

图4 变性淀粉添加量对酸奶质构的影响

2.2.2高酯果胶添加量对酸奶质构的影响

高酯果胶在较低的pH值下能与酪蛋白所带正电荷发生静电作用,形成亲水性复合物,避免颗粒间的聚合作用,使酪蛋白胶束颗粒得以稳定地分散,对牛乳中蛋白质有保护作用,提高其热稳定性[13]。果胶还具有良好的胶溶效果、较小的增黏作用与怡人的口感[14],是饮用型酸奶中的主要稳定剂。感官评分及黏度如图5所示。由图5可以看出,高酯果胶添加量越高,酸奶黏度越大,高酯果胶添加量为0.2%和0.3%时,酸奶经过杀菌后有不同程度的粉质感,添加量为0.6%时会使其稠厚度略高,倾倒时不够流畅,而添加量为0.5%时,酸奶质构最好,且果胶自身的柑橘味与酸奶的发酵滋气味结合较好。

图5 高酯果胶添加量对酸奶质构的影响

2.2.3琼脂添加量对酸奶质构的影响

琼脂在酸奶中的作用主要是增加稠厚度,提高蛋白的热稳定性,防止乳清析出[15]。感官评分及黏度如图6所示。由图6可以看出,琼脂添加量为0.05%时,酸奶经过杀菌后有轻微的粉质感,添加量为0.25%时,酸奶在室温下有轻微的凝胶现象,而添加量为0.15%时,酸奶质构最好,且不影响酸奶发酵滋气味。

图6 琼脂添加量对酸奶质构的影响

2.2.4WPC 30添加量对酸奶质构的影响

WPC 30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组分,广泛用以提升食品的质构和营养价值[10],但其本身有乳清蛋白味,添加量过多会影响产品风味[16]。感官评分及黏度如图7所示。由图7可以看出,WPC 30添加量越高,酸奶黏度越大,稠厚度和细腻度的感官评分也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0%的WPC添加量会使产品在杀菌后有轻微的粉质感,WPC 30添加量为2.0%,酸奶的质构最好,且无明显的乳清蛋白味。

图7 WPC30添加量对酸奶质构的影响

2.2.5正交试验

因素水平如表4所示。按照表1进行感官评定,以质构感官评分总分为判定标准,确定最佳组合。

表4 正交实验因素水平 %

表5 正交实验结果

由表5可以看出,影响酸奶质构的因素依次为C>A>B>D,即琼脂添加量>变性淀粉添加量>高酯果胶添加量>WPC 30添加量,长货架期饮用型酸奶最佳质构的配方组合为A3B3C2D2,即变性淀粉添加量为0.5%,高酯果胶添加量为0.5%,琼脂添加量为0.15%,WPC 30添加量为2%。

2.3 发酵温度对酸奶风味的影响

在不同的温度下发酵可能会产生不同的风味物质,从而影响酸奶的风味[17]。酸奶风味的感官评分如图8所示。由图8可以看出,发酵温度为30℃和35℃时,酸奶的发酵滋气味最好。但35℃发酵比30℃发酵所用的时间快约5 h,为提高生产效率,选择35℃为最终发酵温度。

图8 发酵温度对酸奶风味的影响

2.4 二次杀菌参数对酸奶质构和风味的影响

杀菌强度过高会造成酸奶蛋白质变性从而影响其细腻度,也会造成风味物质的损失。酸奶质构感官评分和黏度如图9所示,风味感官评分如图10所示,结果表明,采用75℃/30 s和80℃/30 s的杀菌参数,酸奶的细腻度较好,未出现蛋白变性造成的粉质感和凝块,当参数为90℃/30 s和95℃/30 s时,出现轻微的粉质感,而参数为100℃/30 s,蛋白明显变性,出现小凝块。酸奶的发酵滋气味随着杀菌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减弱,75℃/30 s条件下杀菌的发酵滋气味最好。微生物检测结果如表6所示,可以看出5个杀菌参数均可使产品的乳酸菌数达到标准,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均<1 CFU/mL,可以保证产品在货架期内品质稳定。综合以上结果,选择75℃/30 s作为二次杀菌的参数。

表6 杀菌后的微生物检测结果 /(CFU·mL-1)

2.5 稳定性观察结果

采用最佳配方工艺制作出的长货架期饮用型酸奶,分别在2~8℃下放置9个月和在室温下放置6个月后,pH、酸度和黏度无明显变化,未出现明显的脂肪上浮,观察末期有轻微的析水分层和沉淀,但仍保持细腻的口感,未出现不良风味,且微生物检测达到要求。观察结果详见表7、表8和表9。

3 结论

本文首先研究了变性淀粉在“二次配料”工艺生产长货架期饮用型酸奶中的添加方式,变性淀粉、高酯果胶、琼脂和WPC 30的添加量对长货架期饮用型酸奶质构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组合,最后确定了酸奶的发酵温度和二次杀菌参数。结果表明,变性淀粉在发酵前加入且添加量为0.5%,琼脂添加量为0.15%,WPC 30添加量为2%,发酵温度为35℃,高酯果胶在发酵后加入且添加量为0.5%,二次杀菌参数为75℃/30 s。依照上述工艺制作出的长货架期饮用型酸奶状态细腻,杀菌后无明显的粉质感和凝块,可均匀流畅地倾倒出,发酵滋气味饱满,无不良滋气味,分别在2~8℃下放置9个月和在室温下放置6个月后,仍能基本保持稳定的状态及口感。

本研究采用“二次配料”工艺制作的长货架期饮用型酸奶,解决了市面上常见的长货架期酸奶口感黏稠、流动性较差的问题,可以直接畅饮。此配方“二次配料”工艺的用水量明显低于其他较黏稠的胶体用水需求,满足GB1930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酵乳》中对风味发酵乳的牛奶含量>80%的要求,不仅在科研学术上是一个创新,同时在市场上也是空缺,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图9 二次杀菌参数对酸奶质构的影响

图10 二次杀菌温度对酸奶风味的影响

表7 酸奶在2~8℃下放置的稳定性观察结果

表8 酸奶在室温下放置的稳定性观察结果

表9 产品经稳定性观察后的微生物检测结果 /(CFU·mL-1)

参考文献:

[1]宗宪峰.酸奶的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9:60-61.

[2]李向东,吕加平,范贵生.长保质期酸乳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32(10):119-122.

[3]李向东.长保质期酸奶加工技术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

[4]吕文君,王占东,李凯锋,等.长保质期酸奶的发展现状[J].科技创新导报,2011,3:209-211.

[5]吕文君,孙健,马景友,等.长保质期酸奶后杀菌技术的研究[J].乳品加工,2010,12:46-48.

[6]惠艺.长货架期酸奶饮料加工工艺的探讨[J].中国乳品工艺,1998,26(6):40-41.

[7]徐忠,王卓,赵丹,等.淀粉及变性淀粉在酸乳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1,12:512-514.

[8]张静,籍保平,李博,等.酸性条件下高酯果胶对酪蛋白纯体系稳定性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4,25(6):97-100.

[9]田芬,欧凯,高兴华,等.琼脂的流变特性对饮用型酸奶稳定性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6,6:160-163,169.

[10]廖文艳,苏米亚,周杰,等.乳清蛋白在无添加剂酸奶中的应用[J].现代食品科技,2012,28(1):61-65.

[11]叶为标淀粉糊化及其检测方法[J].粮食与油脂,2009,1:7-10.

[12]王健,张佳佳,王银娟,等.3种变性淀粉的糊化特性及其在长保质期酸乳中的应用[J].乳业科学与技术,2015,38(5):1-5.

[13]王微,赵新淮,等.增稠剂对酸奶质地的影响研究[J].中国乳品工业,2006,34(11):20-22.

[14]姚晶.果胶对酸性乳饮料的稳定作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144-144.

[15]张国栋,马力,潘晓亚,等.增稠剂对凝固型酸奶品质的影响研究[J].中国乳品工业,2005,33(7):31-32.

[16]张旭晖,龙芳羽,孙健,等.乳清蛋白的功能特性及其在酸奶中的应用[J].中国奶牛,2006,6:46-48.

[17]廖敏.低温长时间发酵酸奶加工关键技术与品质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05.

猜你喜欢

质构果胶琼脂
响应面法优化羟丙基琼脂制备工艺
消除国产琼脂磷酸盐沉淀的工艺优化及设计
马铃薯泥肉丸的加工及其质构特性研究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从五种天然色素提取废渣中分离果胶的初步研究
槟榔生长期果实形态、质构及果皮成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蓝莓酒渣中果胶提取工艺的研究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琼脂块模具的开发及改良
山楂酒发酵残渣利用工艺的研究
卵磷脂/果胶锌凝胶球在3种缓冲液中的释放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