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代《洛神赋》书法述评①

2018-03-26张克锋

书法赏评 2018年1期
关键词:洛神赋王献之洛神

■张克锋

曹植的《洛神赋》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名篇,对后世的诗、词、曲、赋、小说、戏曲和绘画创作都有较大影响。一些学者对此已有论述。但《洛神赋》与书法创作的关系,却少有人关注。《洛神赋》为历代文人所喜爱,因此被广泛传抄书写,产生了大量精彩的书法作品。这些书法作品与以《洛神赋》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一道,构成了《洛神赋》影响史、接受史的重要一环。对历代《洛神赋》书法作品进行一番梳理,不仅是《洛神赋》接受研究的需要,也是书法史研究的题中应有之意。对这些 “同题共作”的作品进行品评、比较,更容易发现书法家风格的差异及其优劣,也可以看到书法技巧与风格的传承与衍变。

一、唐前的《洛神赋》书法

书圣王羲之及其子王献之都很喜爱《洛神赋》,常以之为书写内容。陶弘景《与梁武帝启》引冯澄语:“右军《劝进》《洛神赋》诸书十余首,皆作今体……”[1]惜已佚。《宣和书谱》卷十六载,北宋宣和时,御府藏有王献之书法作品八十九件,其中有草书《洛神赋》和楷书《洛神赋》残卷。宋黄伯思《跋草书 〈洛神赋〉后》云:“是以小王好书此赋故,凡有《洛神》书本,皆归之子敬。”[2]王献之楷书《洛神赋》有唐人临本。据赵孟頫《〈洛神赋〉跋》称,他曾见到王献之小楷《洛神赋》真迹及唐人临本:

晋王献之所书《洛神赋》十三行,二百五十字,人间止有此本,是晋时麻笺,字画神逸,墨彩飞动……又有一本,是《宣和书谱》中所收,七玺宛然,是唐人硬黄纸所书,纸约略高一分半,亦同十三行,二百五十字,笔画沉着,大乏韵胜。余屡尝细视,当是唐人所临。后却有柳公权跋两行,三十二字,云:‘子敬好写《洛神赋》,人间合有数本,此其一焉。宝历元年正月廿四日,起居郎柳公权记。’所以吾不敢以为真迹者,盖晋、唐纸异,亦不可不知也。”[3]

今存《洛神赋》刻本,共十三行,称 “玉版十三行”,(图1)以赵孟頫所见 “晋时麻笺”为祖本,今存首都博物馆,是王献之书法的代表作。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云:“《洛神赋》,王右军、大令各书数十本,当是晋人极推之耳。清彻圆丽,《神女》之流。”[4]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评王献之云:“善隶、稿。骨势不及父,而媚趣过之。”[5]这里的“隶”是指楷书,“稿”是指行书,楷、行和草书是王献之最擅长的书体。所谓 “媚趣”是指偏于优美、柔婉、流利、飘逸、灵动、精妙的美学趣味。“媚趣”一词言简意赅,用以概括王献之书法风格,极为切当。“玉版十三行”笔画灵动、圆润、舒展、飘逸而又挺劲,结体有疏有密,姿态亦正亦斜,字形大小错落,章法整饬严谨而又疏朗自然。项穆云子敬书法 “风神散逸,爽朗多姿”,[6]“玉版十三行”之谓也。

图1 王献之小楷《洛神赋》(玉版十三行局部)

图2 赵构草书《洛神赋》(局部)

图3 赵孟頫书《洛神赋》大德元年本 (墨迹,普林斯顿博物馆藏本)

图4 赵孟頫书《洛神赋》大德元年本(秋碧堂刻本)

图5 赵孟頫书《洛神赋》大德四年本(局部)

图6 赵孟頫行书《洛神赋》大德五年墨迹本(局部)

《江村书画目》著录《唐柳公权临〈洛神十三行〉》,注: “赝。”又,前述赵孟頫《〈洛神赋〉跋》云柳公权有《洛神赋》书跋语两行,可见柳公权曾临过王献之书的《洛神赋》。

图7 赵孟頫行书《洛神赋》大德五年刻本 (局部)

图8 赵孟頫行书《洛神赋》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藏本 (局部)

二、宋元时期的《洛神赋》书法

《书史会要》卷六载宋高宗赵构 (1107-1187):“尝言学书惟视笔法精神,朕得王献之《洛神赋》六行,置之几间,日阅数十过,觉于书有所得。”[7]张丑《真迹日录》卷三著录宋代僧人梵隆有纸本白描《洛神图》,云:“宋思陵小楷书曹赋文于行间。”[8]据此,宋高宗有小楷书《洛神赋》,惜已不存。今存宋高宗草书《洛神赋》,(图2)绢本,27.3×277.8cm,辽宁省博物馆藏。未署年款,但卷末署 “德寿殿书”款,钤 “德寿殿御书宝”朱文印,可知为绍兴三十二年(1162)后所作。此书为小草,兼有章草笔意,法度谨严,运笔沉着浑厚,使转自如,笔画圆润优美,飞动流畅,墨色饱满润泽,笔力劲健,果敢洒脱,体现出深厚的功力。虽字字独立,但笔势相连,气韵贯通。但结字大小较为均一,端正有余而欹侧不足,少变化,故整体布局略显单调、平庸。堪称赵构晚年代表作。

孙承泽《庚子销夏记》著录不知名《洛神图》云:“……予得一卷,止一段上有米芾审定印,画法、绢色是唐人手笔,迥在三卷之上,后有小楷,全赋精采劲秀,不知出谁手。旌德刘雨若云笔力似米元章所书《九歌》,极言为米。然米无真楷,即《九歌》亦带有行,知非米所能办,或是南宋人吴傅朋说耳。宋楷以傅朋为第一,明楷以文衡山为第一。”[9]

赵孟頫 (1254—1322)书法师承 “二王”,吴升《大观录》卷八云赵孟頫自题云曾临摹王献之小楷《洛神赋》数百本,“以余所见若楷若行草凡三十余种”。[10]元人黄溍有《题吴兴赵公书〈洛神〉》、[11]柳贯有《题袁仲长所藏松雪翁书〈洛神赋〉》,[12]但不知是何书体、何时书。《珊瑚网·书录》《大观录》卷八卷著录赵孟頫于大德三年十二月二日赠萧和(子中)楷书《洛神赋》;又,延佑六年 (己未,1319)夏五月十九日作行书《洛神赋》一卷,“元笺本,髙八寸,长七尺三寸,乌丝栏,计六十行,末行题款。运笔圆熟,转折多姿,晚年用意作也。”[13]《清河书画舫》卷十、《大观录》卷八等著录的赵孟頫于至知二年秋临王献之《洛神赋》,显系伪作。[14]《江村书画目》著录《元赵孟頫书〈洛神赋〉管夫人补图一卷》,注明为赝品。今存赵孟頫书《洛神赋》有:

大德元年为清夫 (张渊)书。(图3)行书,《大观录》卷八著录:“纸本,高八寸,长七尺七寸。行书字如钱大,墨气古厚……兼用右军法而藏锋顿挫,颇作篆籀笔,飘逸中具沉着之势,尤为尽善。”[15]中间有掉行补书,为其他本子所不具。后有牟巘跋:“《洛神赋》,中书谓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者,此书盖似之。”今藏美国普利斯顿大学,并有秋碧堂刻本。(图4)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大德三年 (1299)本,题于摹本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后,行书,《石渠宝笈》卷三十六 (初编下)著录:“素绢本,高八寸四分,广一丈七尺八寸七分。”有专家认为此图及卷后赵孟頫、李衍、虞集、沈度、吴宽等跋均伪。[16]疑摹自大德四年为盛逸民书《洛神赋》本。

图9 赵孟頫小楷《洛神赋》

图10 凌安然小楷《洛神赋》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大德四年本,(图5)行书,纸本,29.5×192.6cm,款识:“大德四年四月廿五日为盛逸民书。”后有倪瓒跋,略云:“赵荣禄为本朝法术第一。此卷行书《洛神赋》圆活遒媚,有褚河南笔意,盖中年书也……今荣禄《洛神赋》乃变大令体,以真行书之,其必有说乎?”[17]赵孟頫时年四十七。此作较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疏朗,轻重、大小错落变化更多,笔画更劲健、内敛,圆活秀美,但少有妍媚柔婉之气,结体沉稳、舒展,法度谨严而富于变化,自然洒脱,墨色浓而润泽,通篇一气呵成,字字珠玑,神完气足,为赵孟頫行书《洛神赋》中最精妙者,流传最广。

大德五年 (1301年)本,(图6)行书册页 (共十七页),绢本。款识:“大德五年岁在辛丑十一月甲子,快雪时晴,书于松雪斋,子昂。”吴荣光《辛丑销夏记》著录。见于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0秋季拍卖会。“腰如约素”之前部分已佚,为成亲王爱星觉罗·永瑆楷书补书。此作笔画瘦劲,章法疏朗,与赵孟頫常见行书风格稍异。有吴荣光筠清馆法帖刻本。(图7)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洛神赋并序》,(图8)行书,长卷,纸本,29cm×220.9cm,末署款 “子昂”。后纸元员峤山人 (李倜)、明高启、清王铎、曹溶题跋;前隔水王铎 “戊子五月”又题。[18]《大观录》载:“白粉笺本,髙一尺一寸,长及八尺余。”“书体寸大,墨光奕奕,全法大令,系盛年之作。”[19]《式古堂书画汇考》《石渠宝笈》亦著录。此卷《洛神赋》为赵氏行书代表作之一。李倜跋曰:“大令好写《洛神赋》,人间合有数本,惜乎未见其全。此松雪书无一笔不合法,盖以《兰亭》肥本运腕而出之者,可云买王得羊矣。”高启跋云:“赵魏公行草写《洛神赋》,其法虽出入王氏父子间,然肆笔自得,则别有天趣,故其体势逸发,真如见矫若游龙之入于烟雾中也。”二跋道出了此书的主要特色:用笔深得 “二王”笔意,尤似《兰亭序》,但比《兰亭序》更丰腴;体势矫健,变化多姿。此外,此书行笔爽利,点画圆润灵秀,字形端正匀称而又多开合、起伏、正侧、轻重之变化,优美潇洒,布局于茂密中见疏朗。

小楷《洛神赋》,(图9)册页,四开八页,款:“延祐六年八月五日吴兴赵孟頫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20]延祐六年即1319年,赵孟頫年六十六岁。后有元代张雨、陈方,清代周升桓题跋。此作笔力老健,较多顿挫,工稳精整而有婀娜之态,与中年小楷之流媚圆润之风稍异。

图11 祝允明行楷书洛神赋 (墨迹)

图12 祝允明草书《洛神赋》

袁桷 (1266-1327)《题家山图》云:“茗壑朱鸿胪翰墨绘事,咸淳诸老咸尊许之,余屡见其书《洛神赋》……”[21]朱鸿胪,即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号岩壑老人,曾任鸿胪少卿。朱熹赞其书法云:“今岁朱鸿胪、喻工部者出,乃能超然远览,追迹元常于千载之上,斯已奇矣。”[22]“元常”及钟繇。今存钟繇书法为小楷,古雅朴茂。唐、宋人所习,当为钟繇小楷。

三、明清时期的《洛神赋》书法

明清时期,《洛神赋》书法创作最为繁荣,作者、作品数量众多,并不乏大家名作。

凌安然 (晏如) (1382-1434)小楷《洛神赋》,(图10)册页,23×25cm。惜不全,仅存四页,乃其家族后人所藏,见于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2春季拍卖会。后有周天球、王穉登、文嘉、文伯仁、陈文烛、谢肇淛六位明代文人题跋,在题跋中六人都对凌晏如的人品及书艺给予了极高评价。此作规模王献之 “玉版十三行”,偶有颜、柳笔意,笔画细劲圆润,舒展大方,惟个别字字形有意压缩,字距略显拥挤,失 “玉版十三行”潇洒飘逸之致。

姚绶 (1423-1495)行书《洛神赋》,卷,绫,36.4×183cm,上海博物馆藏。[23]此卷风格与赵孟頫书风相近,用笔多圆匀,少提按、顿挫,字大小匀称,以端正平稳为主。但捺画有魏碑笔意,硬而肆,其余笔画亦较赵书略少姿媚婉约之态,较质朴沉稳。

祝允明 (1460—1527)有小楷、行书、草书《洛神赋》多幅:

明人吴其贞《书画记》著录唐李昭道《洛神图》绢画一卷,云:“卷后副纸有祝枝山行书《洛神赋》书法,甚精。”[24]文嘉《钤山堂书画记》卷四十九、张丑《清河书画舫》卷七亦著录。《寓意录》卷四《文衡山洛神》载,祝允明于正德庚午四月十八日书《洛神赋》于友人文徵明所绘《洛神赋图》上,有《平远山房法帖》刻本。 (图12)文徵明小楷《跋祝允明书洛神赋》云:“祝京兆书法出自钟王,遒媚宕逸,翩翩有凤翥之态。近代书家,罕见其俦。若此书《洛神赋》,力追锺法,波画森然,结构缜密,所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超过寻常之外矣。”[25]此书行笔从容不迫,笔画厚重,字形宽博,结构精谨,风格古雅,为祝允明小楷精品。

行楷书《洛神赋》,卷,绢本墨迹,(图11)161×20.1厘米,现藏上海朵云轩。有瞿耀邦、潘厚跋。断为祝四十岁左右师古之作。《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断为正德十六年 (辛巳,1521年)作。[26]其点画有《兰亭序》笔意,又兼钟繇楷法之淳厚典雅、赵孟頫之妩媚秀润,点画灵动,但不乏厚重,字形大小错落、欹侧多变,行、楷夹杂,偶有草书,牵丝映带,活泼有趣。

图13 祝允明小楷《洛神赋》(平远山房法帖刻本)

图14 董其昌小楷《洛神赋十三行补》

草书《洛神赋》,(图13)卷,纸本,688×32cm,现藏沈阳故宫博物馆。[27]卷尾自署乙酉首款,当是嘉靖四年 (1525年)作品,作者时年六十五岁。此作字距、行距紧密,单字结构收放、开合有度,字字独立,但顾盼有情、相互呼应,奇正相参,变化多姿,章法茂密而不壅塞散乱;用笔圆转,笔画多曲线,摇曳多姿,时加以骨力雄强、沉着、厚实之直线及形态各异、灵动跳跃之点画,体现出笔法的丰富多变和高超的书写技巧。通篇笔势连绵,行笔迅疾,一气呵成,气势完足,是一幅个人风格鲜明的作品。

文徵明 (1470-1559)书《洛神赋》有草书、小楷多幅:

草书《洛神赋》,卷,纸本,丁亥 (嘉靖六年,1527年),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馆。[28]

小楷《洛神赋》,见于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2011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30×280cm。款识:“辛卯三月十日,文征明书。”嘉靖辛卯即1531年,文徵明年六十二岁。

《石渠宝笈》卷九著录《洛神图并书赋一轴》:“宋牋本,白描画,上方小楷书《洛神赋》。款识云:‘嘉靖辛丑春三月上浣之吉,雨窗寂寥,漫书适兴,惜老眼眵昏,不能工也。徴明。’”[29]按,嘉靖二十年,辛丑,即1541年,文徵明年七十二岁。《蔬香馆法书》刻本,小楷。末识:“嘉靖壬寅春三月十日,徵明书。”嘉靖壬寅即1542年,文徵明年七十三岁。[30]《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卷八十七引《王奉常集》:“文太史规模二王,此书是其合作,即未可目惊鸿游龙,亦庶几于仪静体闲柔情绰态矣。”

文彭 (1498-1573)小楷《洛神赋》,(图14)扇面,金笺,隆庆二年,(1568)15.7×47.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31]字距行距皆小,章法茂密,结体形长,用笔挺劲有力,严谨而又不显拘束。结体用笔既有其父文徵明之特点,又稍加厚重,稍具晋人钟繇之宽博朴茂之态。

彭年 (1505-1566)小楷《洛神赋》,与陆治《洛神图》合装。轴,绢,设色,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保管所藏。[32]

周天球 (1514-1595)有小楷《洛神赋》,与其《洛神赋图》合璧。[33]

图15 董其昌行书《洛神赋》

图16 文震孟行书《洛神赋》

董其昌 (1555—1636)小楷《洛神赋》,清人邵松年《古缘萃录》卷五著录:“纸本,七开四行,计十五页。高七寸六分,阔三寸九分。四五行不等,字亦无定数,笔致潇洒秀丽,松秀绝伦,盖用大令十三行笔意……末款 ‘天启乙丑仲秋云间董其昌书于书种堂’。”小楷《洛神赋十三行补》 (图15),[34]结体宽博,呈颜体风貌,用笔则较颜体圆润,其古朴风格与玉版十三行迥异。网上曾见董其昌行书《洛神赋》, (图16)册页,1633年书,29×18×28cm,18开。该书为典型的董其昌书风,字距、行距均较大,绝大多数字相互独立,偶有两字自然相连者,点画匀、细,柔婉而颇有韧性,节奏平缓,章法疏朗,字字欲活,而整体静雅,颇有仙风道骨,但此作未见于任何书画著作著录,亦未标明藏家,真伪不可定,录以待考。

文震孟 (1574-1636)行书《洛神赋》,(图17)卷,纸本,万历四十一年,(1613),27.8×262.5cm。广东省博物馆藏。[35]用笔结体皆有苏东坡之特点,粗细、轻重变化较大,又偶有文徵明笔意,以行为主,间以草书,用笔流美,但略显淡薄,乏东坡之老辣、文征明之劲健;秀美有余,雄强不足,结体生动,但乏欹侧奇肆之姿。

周叔宗 (生卒年不详)《洛神赋》。陆心源《穰黎馆过眼录续录》卷八著录董其昌跋《周叔宗书〈洛神赋〉册》。时在天启元年 (1621年,辛酉)。《朱卧庵藏书画目》著录《丁南羽洛神卷》“周叔宗书赋”按:丁云鹏,字南羽。周祖,号十海、交芦居士,字叔宗。书法初学祝允明,后学米芾、颜真卿、王羲之。[36]

郑茂球行书《洛神赋》,轴,绫,天启元年 (辛酉,1621)作。无锡市文物商店藏。[37]

清人书写《洛神赋》的情况,笔者所知者较少,胪列如下:

姜宸英 (1628-1699)行书《洛神赋》,卷,纸本,辽宁省博物馆藏。[38]小楷《洛神赋》(节录)(图18),纸本,册页,纵24.7cm,横28.8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册后附清末黄易题跋一段。无具体书写时间,但从书风推测,当为姜氏晚年所书。此书取法欧阳询,字形欹侧,右肩上翘,个别笔画突出,形成结体开张、劲健之势,笔画起笔多细劲尖锐,锋芒外露,但有的笔画却粗重沉着,这些特点都增强了其瘦硬险劲的独特风格。

陈邦彦 (1603-1647)临董其昌楷书《洛神赋》,(图19)五开,纸本,乌丝栏,康熙四十七年,(1708)作,湖北省武汉文物商店藏。[39]字距、行距都较大,章法疏朗,点画较细、匀,提按、轻重变化极微妙、精熟,一丝不苟,结体略斜,间以行书笔意,工稳而生动,可谓尽得董其昌之形神。

梁巘 (1710-1788年后)行书《洛神赋》,(图20)册页,共六十二开。见于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6年春季拍卖会。该作法赵孟頫笔意,然字大,用笔重而猛,结体开张,颇有气势,墨色较干,变化丰富,精巧圆润不及赵,而随意挥洒、酣畅淋漓之感过之。

永瑆 (1752-1823)楷书《洛神赋》,卷,纸本,上海文物商店藏。[40]

周尔墉 (1792-)行书《洛神赋》,米芾体,123×27cm。1792年书。锦州市博物馆藏。[41]

《石渠宝笈》卷二著录乾隆《洛神图并临十三行帖一轴》《御临赵孟頫书洛神赋》。《石渠宝笈三编·宁寿宫》著录丁观鹏《仿顾恺之〈洛神图〉卷》,乾隆题《洛神赋》于卷上。

图17 姜宸英小楷《洛神赋》

图18 陈邦彦临董其昌《洛神赋》

费丹旭 (1802-1850)小楷《洛神赋》,(图21)[42]题于《洛神图》其上,字距行距均紧密,用笔结构皆本王献之小楷《洛神赋》,笔画丰润柔婉,轻松自如,秀媚灵动中有沉着浑厚之意,结体严谨而自然,字形大小、正欹、长短、扁方错落有致,全篇茂密而不显逼仄,诚布局之高手之所为作也。

四、小结

综上所述,从二王开始,《洛神赋》就成了书法家喜爱的书写内容,历代书法家以之为内容创作了大量风格各异的书法作品。这一持续的、大量的书写行为,充分证明了《洛神赋》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和影响力。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推移,书写《洛神赋》的书家越来越多,说明其受喜爱的程度和受众在逐渐增加,其影响力也在逐渐扩大。这与《洛神赋》在学术界和绘画界的接受情况是一致的。无疑,《洛神赋》书法的创作和流布、欣赏与临摹等,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洛神赋》本身的影响力,对其经典化起到了强化和固化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存的《洛神赋》书法中,王献之、赵孟頫、祝允明、董其昌等人的楷书、行书、草书作品堪称杰作,而以王献之的小楷《洛神赋》(“玉版十三行”)影响最大,很多书法家都大量临摹并受其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玉版十三行”与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已经成了可以与曹植《洛神赋》并列的经典。

《洛神赋》书法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与《洛神赋》绘画相互配合的,有的直接题于《洛神图》画面之上,有的与《洛神图》并行,即另纸书写,与《洛神图》装裱为卷轴,成为书、画、文结合的一个艺术整体。如将《洛神赋》题于画面之上,则赋文就成了画面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其书法风格就要求和画的风格协调一致。历代《洛神图》大多是工笔或小写意人物画,画面的基调是感伤而优雅的,人物形象是婀娜秀媚的。与之相适应,题写在画面上的书法大多采用小楷和行书,风格以清新秀雅为主。题写在《洛神图》卷尾的《洛神赋》书法,大致也是这种风格,以便在整体上和图保持一致。不与图相配的《洛神赋》书法作品中,绝大多数都是楷书和行书,风格基本上是 “二王”典雅秀丽一路,只有祝允明的草书《洛神赋》纵横浩荡,奇绝恣肆,与《洛神赋》的风格特征不尽吻合。这说明,书法创作者会有意无意地受到书写内容的影响,从而使以文学作品为书写内容的书法作品或多或少地带有文学作品的风格特征。

图19 梁巘行书册页洛神赋》

图20 费丹旭小楷《洛神赋》

注释:

[1]严可均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214页。

[2]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第883页。

[3]赵孟頫:《松雪斋集》卷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196册,第740页。

[4]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册,中华书局1983年8月版,第988页。

[5]《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47页。

[6]《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525页。

[7]陶宗仪编:《书史会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814册,第744页。

[8]张丑:《真迹日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817册,第568页。

[9]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七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第768页。

[10]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八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第272页。

[11]《文献集》卷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209册,第333页。

[12]《待制集》卷十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210册,第494-495页。

[13]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八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第273页。

[14]赵孟頫于至知二年夏去世,不可能于同年秋临王献之《洛神赋》。

[15]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八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第272页。

[16]图见《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十九册),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

[17]图见《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九册),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22页。

[18]《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十九册),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239页。

[19]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八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第273页。

[20]《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十九册),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225-226页。

[21]袁桷:《清容居士集》卷四十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203册,第622页。

[22]《晦庵题跋·跋朱喻二公法帖》,《晦庵集》卷八十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145册,第701页。

[23]图见《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二册),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168页。

[24]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八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第32页。

[25]转引自葛鸿桢《吴中才子:文徵明的生平及其艺术》,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26]《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十二册)《目录》,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312页。

[27]《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十五册),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第220-221页。

[28]《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一册)《目录》,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第307页。

[29]《石渠宝笈》,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824册,第264页。

[30]转引自周道振编著《文征明书画简表》,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第91页。

[31]《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二十册)《目录》,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342页。

[32]《中国古代书画图录》(第十一册)《目录》,文物出版社1994年版,第353页。

[33]郑逸梅:《尺牍丛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89页。

[34]见李松晨主编:《中国历代名家书法·楷书》第3卷,金盾出版社2002年版。

[35]《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十三册),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第121页。

[36]任道斌:《董其昌年谱》,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189页。

[37]《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六册)《目录》,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337页。

[38]《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十五册)《目录》,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第334页。

[39]《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十八册),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46页。

[40]见《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十二册)《目录》,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363页。

[41]见赵振新、吴玉林主编:《锦州市文物志》,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8页。

[42]《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十四册),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第 页。

①本文系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绘画中的接受研究》(课题编号12YJZH190)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洛神赋王献之洛神
洛神姿
王献之依缸习字
观茶
荷花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王献之练字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迁想”与“妙得”——顾恺之《洛神赋图》品鉴
王献之练字
王献之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