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数的认识之心中有“数”
2018-03-25章国菲
章国菲
摘 要 如何认识分数?分数本身是数而不是运算。分数的本质在于真分数,即分数的分子小于分母。这样的分数有两个现实背景:一个是表达整体与等分的关系,一个是表达数量之间整数的比例关系。我们把后者称为整数比例关系。用分数来表示量的多少与关系的紧密水平之间混淆,即量与分率的混淆一直困扰小学数学教师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分数的初步认识就是分数体系的种子课,把这节课上好,把量与率分开认识,这个问题就自然而然迎刃而解了。
关键词 分数;概念教学;数与代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1-0224-01
数与代数的内容一直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人会怀疑它的重要性和基础性。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器和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引发人们思考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否有必要让学生花很多的时间来做有关数的重复、繁琐的练习;另一方面,数量方法的应用日益广泛,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数与代数的核心内容及其教育价值,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的教学策略。关于小学数与代数领域,大致分为: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正反比例、常见的量和探索规律。而我们今天主要就是探讨数的认识这一模块。请老师们回想,我们小学阶段只要认识哪些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正负数。再具体点,如何认识分数?分数本身是数而不是运算。分数的本质在于真分数,即分数的分子小于分母。这样的分数有两个现实背景:一个是表达整体与等分的关系,一个是表达数量之间整数的比例关系。我们把后者称为整数比例关系。用分数来表示量的多少与关系的紧密水平之间混淆,即量与分率的混淆一直困扰小学数学教师们。在俞正强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的团队活动中,我们对“分数的初步认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从教材使用之初的分数认识到学生产生问题进行了探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发现分数的初步认识就是分数体系的种子课,把这节课上好,把量与率分开认识,这个问题就自然而然迎刃而解了。
一、北师大教材编排分数的认识
关于分数的认识教学,北师大教材分为两个学段:即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从分物体出发,引出物体的二分之一是怎么来的,最初就开始探讨研究整体与等分之间的关系;之后是五年级上册进一步认识分数,这里才开始出现量与率的区分。我们从整体上看,这样的编排特点是交叉编排,螺旋上升。再细看分数认识与分数再认识两节课的编排内容,但细究编排内容会发现,在认识之初我们学习的是分数表示数量才对。这中间的断点,是可以让老师们去思考并调整教学方式的。
二、调整后,作为“量”的分数认识
教学流程:
【环节一】用分数来表示饼的个数
问题1:师:半个、小半个、小小半个用哪个数来表示?以饼为例,这半个饼是怎么得到的?
生: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块,每块是半个。
问题2:用数学的方法来记录半个是怎么得到的。
文字记录: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块,每块是半个。
师:先平均分成2块,从中拿出一块就是 块。
讨论:用文字记录和数学记录,哪种更方便?
体会分数本质上就是用整数来记录得到半个的过程,是一种比文字记录更便捷的数学记录。
问题3:小半个是怎么来的?
生1:把半个再切去一小块就是小半个。
生2: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三块,一塊就表示三分之一块。
师:谁能用数学方法来记录小半块是怎么来的?
生:块。
【环节二】用分数表示分的结果有什么规律?
问题:用分数表示饼的大小的关键是什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顺序?
结论:关键在于知道饼是怎么得到的,具体而言,包括四个关键点。
1.是平均分,用分数线表示。
2.一共分成多少份,用数字来表示,写在分数线下面,叫分母。
3.拿到多少份,用数字来表示,写在分数线上面,叫分子。
4.得到一个分数,读作几分之几。
分数的书写数序过程并不单单是一种数学规定,而是蕴含等分的过程和结果的。要先等分成几份才能拿出其中的几份,因此要先有等分产生分母,再有分子。
在这节课中,分数一直作为量的表示而存在,没有出现率的表示,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分数量的表示,对学生初学分数其实是降低了难度的。到了五年级的分数再认识,我们通过整体一的不同再来感知分数作为率的存在,就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去认识分数。
分数的扩充一般有两种需要而产生:一是分东西的过程,整体中的“部分”无法用自然数来表示。
二是计算过程中,2除以3,自然数无法表示出计算的得数。
分数有两个含义:一是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是一个比率。 表示的是把一个单位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一份。这一份的大小取决于被分的单位的大小。这时候具有无纲量性,它只是一个比率。
二是表示一个具体的量,如 米等。
课标中指出,分数大多数情况是表示一个比率,实际教学应当成为重点。这样正确认识分数才是分数问题得以解决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