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评价体系建构与实践

2018-03-25洪诗彬

新一代 2017年22期
关键词:评价体系小学美术核心素养

洪诗彬

摘 要:如今的小学美术课强调的事对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进行强化,核心素养是如今教育界的热词,评价体系也是教学工作至关重要的部分。在小学美术课上,美术教师需要结合核心素养的一系列要求,对美术教学进行规划,建构出合理的评价体系,这对教学工作的有效实施是至关重要的,决定着在美术课堂上能否有效实施素质教育,这也是如今教改非常重要的内容,可以让教学效率以及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本文结合小学美术课上评价体系的现状,制定核心素养下评价体系的建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美术;评价体系

小学美术课的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实际情况的反映,如今正处于素质教育推行的关键时期,对小学美术课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实际美术学习情况,这样教师就能对教学方案作出相应的调整,进而让教学效果达到更加理想的水平,只是如今在小学美术课上评价体系有着诸多不足之处。

一、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现状

(一)美术成绩评定方式不足

教师在美术课上对学生进行评价主要是通过测试或者调查,但是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有着明显区别。美术学习是通过画作以及其他的制作体现[1]。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体现学生的美术技巧,这是目前评价体系可以达到的,而在创作思维以及审美能力上却是并未对学生实施有效的评价。

(二)成绩评价与教學目标缺乏联系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是在备课的阶段会考虑到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并未体现教学目标的价值。同时也不了解自身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2]。在成绩评价上也并未体现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因为这就导致对学生的评价与教学目标脱离。

(三)过于重视结果

现阶段的小学美术课上,教师对学生进行成绩的评定,但是并未将作品制作中学生的成绩体现出来,例如学生进行了一幅写生画的创作,学生在构图以及观察方面都体现一定的能力。这些都是需要对学生的在绘画过程进行细致观察才能发现的[3]。当时实际情况是教师缺乏细致的观察,往往只是对学生制作好的作品进行评价,最终评价的结果只是体现在分数上。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评价体系建构策略

(一)确定评价指导思想

核心素养是新时期学生需要具备的适应社会进步以及自己终身发展的重要能力,学校在教学中,需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推动学生在美术课上强化自身的美术表现、创意能力、审美能力等综合素养,教师则是不断对艺术教育的有效策略进行探索,对学校的美术教育进行完善,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建构出有效的美术课堂评价体系。

(二)制定评价依据

构建出小学美术课的评价体系,是以新课标为主要依据,指的是要让学生在美术课上的学习情况得到客观体现,同时也是关注教学与评价的结合,要强化形成性的评价,考虑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技能的运用能力,更加要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三观形成进行有效体现,这样就能让评价的发展功能以及激励作用得到呈现,让评价的选拔功能以及甄别功能得到弱化。

(三)确立评价目标

首先,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就是为了让学生在美术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也是让美术课的教学效果更加理想,让美术教育不断获得发展。其次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美术进行学习中,要做到评价和教学相互协调,要注意形成性评价,而不是只注重结果。最后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更强的自主性以及能动性,让学生的美术水平不断得到进步。

(四)评价的基本方法

首先是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在美术课上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出勤率、学习参与度、任务的完成度以及参加各类课程辅导和活动的表现,每学期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展示分享以及学科测试,在充分理解新课标的基础上,要求对学生的各方面美术素质进行测试。此外就是分析学生的校外学习情况,学生可以参加一些校外的美术学习以及美术活动,这些也是评价的重要内容。

其次是期末测试。测试的原则就是结合有关部门的要求,在对教学观念以及行为进行改变的基础上,对学生实施每学期期末的美术测评,测试的范围是该学期美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测试的比例则是占整体评价的五分之二。

最后是终结性评价,就是每学期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最终评价,学生要将过程评价与期末测试结合起来,终结性评价可以用等级的形式,对学生在美术学科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反映学生在该学期的美术学习中,无论是基础知识、技能还是审美能力等,有关核心素养的各方面内容要有所体现,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的不足之处。

(五)记录评价结果

在小学美术课上,需要结合基础指标、发展指标以及学业指标三个方面,做出过程性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无论是各方面能力的形成还是整体的学习成果,都能得到有效呈现,学习评价得到了完善,而最终的评价结果则是记录在学生每学期的档案中,这样可以作为学生发展情况的整体评价,促进学生不断提升自身在美术学科上的核心素养。

总之,在小学美术课上,评价体系的有效建立是为了让教师素质不断提升,教师需要不断对自身的观念和行为进行反思和分析,在每个阶段的教学结束后,需要对教学体会以及成果进行记录,然后总结出日后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才能达到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因此新的评价体系需要做到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教学质量以及效率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伟超.多元的评价,多彩的课堂——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方法浅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7):226.

[2]窦欢,张然.多元评价激发童心创作热情——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6(S2):45-47.

[3]蔡建良.如何有效进行小学美术教学评价[J].美与时代(中),2016(11):104-105.

猜你喜欢

评价体系小学美术核心素养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