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物理实验的创新教学

2018-03-25郝建勋

新一代 2017年22期
关键词:创新实验教学

郝建勋

摘 要:中学物理的实验基础、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是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学生实验能力的高低,实验素质好坏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物理水平的标准之一。因此,提高中学学生物理实验能力,是物理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它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自主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石。本文就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实验创新能力谈一些我个人的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实验;教学;创新

一、物理实验的创新教学要体现实用性

在设计物理实验的指导思想上,尤其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教给学生“有用的物理”。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兴趣,使学生在生活中时时感觉物理知识无处不在;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清楚所学的知识能用于做什么和怎么做,有利于学生理解物理的本质和价值。本人认为以下几个做法可以体现物理实验的实用性。

1.选取学生日常生活用晶作为实验器材,可以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感到物理并不神秘,就在我们身边。如用一个老年人所戴的老花镜的镜片对着太阳光,在透镜后面的亮点处, 放一片纸,纸可被烧焦。看到这个实验结果,学生们很惊奇,对相关的知识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2.选取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物理现象作为实验素材,学生熟悉,内容丰富,易于选取。对于激发学生注意身边的物理现象,解释身边的物理现象,利用身边的物理现象,更好地学以致用,具有重要作用。

二、物理实验的创新教学要体现趣味性

物理实验具有动机功能,可以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这是普遍的共识,因此如何增加物理实验的趣味性,成了中学物理教师必须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问题。为此,本人创设了“趣味实验”、“课后小实验”等新的物理实验形式。

趣味实验”系列:是指以生动、鲜明、新奇的实验现象来引发学生兴趣的一类实验。如声现象中的“土电话传声”,“用啤酒瓶自制水瓶琴”等;光现象中的“自制简易万花筒”,“自制三色陀螺演示光的合成”等;电现象中的“用一段漆包线和一个永磁体自制小电动机”等;力现象中的“吹不落的乒乓球”等。

课后小实验”系列:课外小实验是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要求,给学生布置的,让学生单独或几个同学组成一组,找仪器材料,设计并独立或合作完成的一些小实验。课外小实验随时随地可以完成,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瓶瓶罐罐当仪器”,不受实验设备的限制;实验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实验成功率高,效果直观明显。课外小实验可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为了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可以组织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评比,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成果。这类实验对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物理实验的创新教学要体现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曾有一教育家说过:“学生的聪明才智来自他们的手指头。”一针见血地点明了动手的重要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四、物理实验的創新教学要体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寻求多种方法

在进行物理实验时,可根据实验所提供的信息、实验使用的器材、学生掌握知识的深浅,从不同方向和不同方面来指导实验,寻找实验的多种方法。

如:演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这一实验受学校器材的限制,可以将小桌改成盛细砂的矿泉水瓶放在细沙上,倒置放置改变受力面积,加细砂可改变压力,这样一来,可找出实验的另一种方法。又例如:在“惯性”一节教学中,教材中采用木块直立在运动的小车上,当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木块向前到下,来说明运动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笔者认为是比较牵强的,因为木块向前倒下除因木块具有惯性外,还有木块下部受到摩擦力作用,同时木块重心位置较高稳度差等共同作用造成,不能明确说明运动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为此,我向学生提出了如何通过实验明确表达出运动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呢?明确在实验的设计思想上,要尽量控制因摩擦和重心不稳带来的不利因素。在实验方法上应尽可能减小摩擦,同时增加木块的稳度。于是,学生设计出了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来减小摩擦,用长木板平放代替小木块立放来增加稳度,成功的展示了运动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二)改进演示实验

如:音调高低与振动频率之间的关系演示实验的改进。现行教材有很多精彩的演示实验,教师教学时,由于种种原因,教材给出的一部分演示实验效果不尽如人意,需要我们大胆地改进,重新设计。八年级上册物理“音调”中的“纸片划过木梳”“橡皮筋振动”的实验,目的是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感受音调高低并研究音调高低与振动频率之间的关系, 而上述两实验响度较小,能够听到的学生少。我准备一片长约15cm-30cm的钢锯片,并布置学生也准备这样一片钢锯片(这是很容易找到的),一端用手按于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改变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钢锯片的自由端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自由端长些振动频率低些,因而音调低;自由端短些,振动频率高些,因而音调高。每个同学都可同时做,效果既明显,又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做得好的同学甚至可以弹出简单的旋律来!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能使学生对实验问题的理解不落俗套,敢于求异;解决实际问题能够不拘一格,多方设想。不断地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才能摆脱习惯思维的束缚,拓宽思维范围,从而使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猜你喜欢

创新实验教学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做个怪怪长实验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