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加强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8-03-25梁桂宏

新一代 2017年22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音乐教学高职院校

梁桂宏

摘 要:近年来,面临人类的生态危机、道德危机的当今社会,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也在面临新的挑战,不仅培养的是高技能型人才,还要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使学生的各项素质得到全面提升。音乐教育作为目前国内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的代表,它的德育功能价值越来越凸显出了较大的影响力,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综合素质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成为现行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普及音乐教育成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教学;德育渗透

音乐教育作为德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与德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是我国教育方针的要求,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在新时期如何通过音乐教育推动并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们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成为从事音乐教育教学研究者们值得研究思考的一个新型课题。

一、音乐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从古到今,无论国内和国外很多音乐家对于德育教育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重要的教学方法,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乐以致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通过这句话就能充分的体现出音乐和道德之间的关系,音乐能够在听的过程中陶冶人的情操,震撼人的心灵,心理学家指出声音的感受与光线感受相比较,与情感联系更密切,也更直接,人们在这个过程中情感也容易得到共鸣。我国著名的音乐家贺绿汀也曾经说过,一个人的音乐修养能够带动这个人在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方面的影响力,如果经常接触优美的音乐,就能让人的思想更纯洁,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因此,人和音乐之间的关系从古至今都密不可分,通过音乐培养道德更是被很多人认同和使用的有效方法,音乐和道德的关系,让音乐和德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高职音乐德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音乐教师音乐意识薄弱。音乐教师大都毕业于师范院校,因而受到过系统化的音乐教育、心理教育,作为教师“育人”是开展教育的核心,因而教师需要了解德育教育对音乐的重要性。但目前音乐教师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自身的专业修养重塑,音乐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研究这些方面,更关注于自己的专业素养形成状况,并且将更多的心思集中在如何将音乐知识传递给学生,并且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表现和创造各类音乐的美。所以对于音乐教材的利用、音乐活动和内涵任务等方面的研究就少了,但是教学中很多要求比较肤浅脱离实际要求,可操作性弱。音乐教师将德育教育看成是学校德育工作要求,是班级的行为,班主任需要承担主要教育任务,因而与自己的关系不大。造成学生对思想品德和道德品德方面的关注度缺乏的现象。

(二)德育教学方法缺失灵活性。常见的德育教学方法比较多,但是在音乐教学中,简单的说教已经不能成为德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因而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音乐教学,通过歌曲教学、欣赏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但是就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教学方法不灵活,也不能创设新的教学手段,因而在灵活性方面还有很多可提高的空间。

三、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功能实践方法分析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感知音乐。教师要想在音乐教学中顺利发挥出德育教育的作用,就需要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感知音乐,并在教学过程中创新音乐教学方法,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德育知识,从而实现高职院校音乐学科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讲解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传统的音乐、视频,然后在音乐欣赏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深刻感受音乐的魅力。在曲目选择上,不能局限于名曲,还可以让学生对爱国歌曲以及积极向上的歌曲进行学习和演唱,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并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意识,实现音乐德育教学的目标。

(二)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首先,高职院校音乐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做到为人师表,创新音乐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知识,保证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效果。其次,教师在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规范学生的动作,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再次,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并就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提高学习质量。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音乐教材、学生学习情况等方面内容对自身教学方法进行思考和分析,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德育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通过多种音乐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行音乐逐渐受到学生的喜爱,面对此种情况,教师要想保证教学质量,就需要在教学前期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特点、音乐爱好,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兴趣融入流行音乐、网络音乐等新型音乐,丰富音乐教学内容,通过多种音乐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實现高职院校音乐学科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筷子兄弟的《父亲》等流行歌曲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让学生在听这些歌曲的过程中感受到父母的爱,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实现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德育教学的目标,促进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

音乐是人们沟通的桥梁,可以让人们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实。因此,高职院校音乐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正确认识音乐的作用,在教学中发挥出音乐的德育功能,让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增强审美能力、思想政治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谢玉星.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开发及多样性[J].亚太教育.2016(10):170+153.

[2]高云.论新形势下高职音乐教育的意义与作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04):3-5.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音乐教学高职院校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