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平县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2018-03-25娟,段

山东水利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东平湖东平县水系

李 娟,段 龙

(东平县水利局,山东 东平271500)

东平县以“生态秀美,人水和谐”为理念,以建设“水资源、水景观、水工程、水文化、水管理”六大体系为目标,把水系生态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与绿化、景观建设相结合,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全力打造山青水秀生态东平,全县水生态文明建设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快速发展。

1 东平县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

1.1 生态效益

近年来,新建、扩建一批城市污水处理厂,使全县重要水功能区达标率明显上升。通过一系列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和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水系连接趋于完整,河道景观特别是东平湖水生态环境功能逐步恢复,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生物栖息环境,生物多样性有所增加,水生态文明建设格局初步形成。

1.2 社会效益

实施水文化与水景观的保护与打造,一是改善了工作生活环境,群众对东平县的水生态环境满意度逐步提升,节假日赴郊外开展环东平湖骑行、湿地公园游览等休闲度假活动的意愿显著增强,出游人数明显增加。二是防洪减灾体系日臻完善,全县61 条河道全部落实“河长制”,实现各类水域河长制管理全覆盖,城市和主要河流实现防洪达标,有力保障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建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联席会议制度,供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水功能区水质保持稳定达标,饮水安全得到了保障,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动力,对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1.3 经济效益

东平湖、戴村坝分别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和水情教育基地;打造城市生态水系景观、稻屯洼国家湿地公园、戴村坝水景观及水文化、东平湖滨湖湿地风光带等工程,将推动旅游服务业进人了良性发展轨道,旅游收入稳步增加,有力地带动了交通、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等相关产业经济效益的增加。

1.4 文化效益

工程建设中将文化元素融入到水利规划和工程设计中,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水浒影视城景区、戴村坝博物馆及水文化工程等一系列水利风景区成为了水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成为提升东平特色旅游的重要载体。东平人将东平特有的优美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及民俗风情集于一体,展现治水兴水的文化魅力。水浒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等水文化元素深度融入了城乡建设,水利工程汲取水乡文化设计理念,积极营造亲水宜居环境。

2 东平县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

2.1 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密切配合

为扎实做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县里成立了水生态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做好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区域发展“一盘棋”的大局意识,充分认识水系生态建设的重要性,站在保障全县用水安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高度,通力协作,在建设水系生态的同时,同步推进污水处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县形成了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工作局面。

2.2 强化责任措施,明确工作职责

积极落实目标责任制,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责任追究制度,并根据国家、省和市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部署要求,把水系生态建设作为全县规划的重要基础设施,力争到2020 年,基本建成库河相连、蓄泄兼顾、水质优良、水量充沛的水生态体系。县水系生态建设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细化分解各个部门的工作责任和各个阶段的任务目标,把水系生态建设纳入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

2.3 多途径加大资金投入,储备优势项目

在保持财政投资持续增长的同时,东平县积极创新融资模式,引入多元化投融资主体,鼓励水利建设项目通过其他多种方式进行融资。另外,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市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争把水系建设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水利建设的大盘子,赢得国家和省、市对水利建设的更大支持。在项目储备上,认真研究解读国家和省、市水利改革发展的政策方向,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水利工作方向,不断加强水系生态项目的筛选、论证和储备工作,做到规划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实现水系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4 规范工程建设程序,创新管理模式

全面落实四制管理,在国家关于水利工程建设有关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创新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强调工程监理、审计、设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在建设单位授权的条件下,建设单位管理职能主动后退,监理、审计、设计单位职能向前延伸,充分发挥第三方专业人员配置齐全、经验丰富等优势,有力地保障了各项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2.5 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各种新闻舆论媒体,采取电视专栏、新闻广播、网络及平面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加强舆论引导,广泛宣传水源地保护和水系生态建设的主题主线、目标任务和工作成效,对外扩大影响,赢得政策支持;对内凝聚力量,吸引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注水系生态建设的浓厚氛围。

3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3.1 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治水理念存在局限性。工作中单纯从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人的利益出发去处理人与水的关系,与强调人水和谐、维护良好水生态的水生态文明理念相比,具有一定局限性。

2)社会参与程度较低。水生态文明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参与度总体不高,限制了治水事业的发展,水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

3)东平湖调配权限不足。东平湖作为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工程枢纽,重要的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既承担着维系防汛安全的重任,又肩负着流域生态安全的战略任务。受东平湖水资源调配权限所限,不能让东平湖水资源为地方生态服务,面临的压力和困难较大。

3.2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建议

1)做好顶层设计,建设海绵城市。要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响应、政策激励、公众参与”的水生态文明建设体制,建设海绵城市是科学利用降水的最佳方式。东平县具有良好的河湖体系,这为海绵城市建设,积极利用自然降水,解决水资源不足奠定了良好基础。海绵城市建设还可扩大河湖湿地面积,提高水质净化能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环境质量的需要。

2)发展节水农业,加大治污力度。东平县为传统农业大县,农业是耗水最多的产业,一方面农业传统灌溉方式浪费水资源严重,农业节水意识还有待提高。政府要加强节水知识的宣传,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加大对节水灌溉设施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使农民从灌溉方式上减少水资源的不必要浪费;还要注重农业灌溉用水的净化处理和回收再利用。转方式调结构是改变水污染现状,合理利用与保护水环境的上策。首先,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杜绝新污染。其次,通过建设生态工业园、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方式,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有力保护水资源、水环境。

3)构建水文化长廊,吸引公众参与。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地区长盛不衰的根本所在,在沿东平湖周边建设水文化长廊,使水文化与旅游文化、生态文化有机融合。加大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不仅需要广大民众的关注,更要每一个公民的积极参与,因此,一方面,要做好保护护水资源、水环境的宣传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对典型人物典型事迹的介绍,让民众了解水资源现状,了解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民众对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法律法规意识,在做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序进行的基础上,加强不法获取水环境和资源行为的打击力度,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氛围。

4)探索建立水生态长效运行机制。一是完善水生态建设目标考核机制。继续完善水生态考核实施办法,县政府每年与各乡镇、各部门签订水生态建设目标责任书,将完成情况作为年终业绩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并实行一票否决;将河长制与水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实施问责机制来助力水生态文明建设。二是制定生态补偿机制和环境容量有偿使用机制,不断激发企业主体积极

性,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水生态建设。三是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县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调度建设情况,查找分析存在问题,加快工作进度。四是健全督查机制。由县委办督查局、县政府办公室督查科牵头,对重点工程进展情况、建设指标完成情况、资金落实情况等督查督办。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党中央做出的具有划时代重大意义的决策部署。东平县政府只有实事求是,创新措施,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真正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落实落地,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谱写东平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猜你喜欢

东平湖东平县水系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修复渔业资源,改善水域环境
——东平湖增殖放流活动实施
东平湖水环境质量评价及趋势研究
东平湖总磷污染来源的解析
环水系旅游方案打造探析——以临沂市开发区水系为例
再去看看东平湖(外二首)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
东平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调查
2014年东平县农业有害生物发生与防治情况
环境友好的CLEAN THROUGH水系洗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