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构建及策略研究

2018-03-24樊敏

知识窗·教师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诚信教育构建大学生

樊敏

摘要:诚信是修身、立业、为政之基,是道德的基础和根本。但是近年来,大学生论文抄袭、考试作弊、履历造假、随意违约、恶意拖逃学费和助学贷款等失信行为屡屡发生,令人不禁扼腕痛惜,这直接影响了整个社会诚信环境的建构。本文构建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学校、个体需求有机结合的教育体系,并提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以期提高社会对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关注,从而切实、有效地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教育 构建 策略

诚信问题一直都是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诚信问题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支柱,也是国家蓬勃发展的希望,当今大学生成长环境正处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在接受传统教育文化熏陶的同时,还接收着新时代的潮流思想、新兴文化的洗礼,这有效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并且给他们创造了更多的机遇。但是,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大学生在面对更多机遇创造未来的同时,往往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如在学校期间,大学生逃课、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现象屡有发生;毕业后,大学生随意毁约、工作岗位上做事无原则等问题也屡见不鲜。由此可见,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目前,我国学者对大学生诚信问题已经有了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对诚信教育的研究也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由于诚信是一种行为意识,很难进行量化分析,对其评价也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因此,研究者们大多是针对自己院校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研究,较少有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普适性研究体系。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笔者借鉴了国内外较为先进的诚信教育体系构建模式,同时结合我国高校教育的具体管理与大学生特有的群体特征,针对诚信教育设计了符合我国特色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旨在让大学生能从思想上内化诚信意识,行为上常态化诚信标准,将诚信融入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以“国家倡导”和“整体需求”的双重视角对我国大学生进行的特色诚信体系构想。也就是说,在国家道德品质的倡导与推行中,将大学生诚信问题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问题进行探讨,既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又要符合我国的道德规范。而整体需求从社会、学校、个体需求三个方面出发,突出社会的监督与评价作用、高校的主导作用,以及个体的自我需求作用。基于此,笔者构建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彼此配合、统筹兼顾,共同营造出积极、和谐、健康的社会诚信氛围(如图1所示)。

大学期间是大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最佳时期,大学教育為大学生步入社会奠定了非常可靠有效的发展方向。在社会、高校、学生个体三者之中,高校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所以高校处在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中心地位。与此同时,社会的监督与评价同样是诚信教育的有力辅助,社会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会对其产生正面的影响。而个人提升道德品质的需求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个人既是诚信教育的受体,又是诚信教育的主体。当然,个人的道德品质与家庭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家庭是人的启蒙地,也是接受教育最开始的地方,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家庭对个人诚信品质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构建的策略

1.强化高校诚信教育的主导作用

高校是大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是大学生各种思想、素养形成与碰撞的聚集地,也是为大学生提供知识,培养大学生品质的平台。面对当前国内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高校应成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力军。因此,如何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成为高校研究的主要课题,也成为高校面对的重大任务。

首先,高校要从思想上重视学生的诚信教育,要把大学生诚信教育作为大学生道德品质与德育的重点内容。如加大考核道德品质事件的比重,使之与智育培养处于同等地位。

其次,高校要不断更新诚信教育的观念与方法,创新道德教育的评价标准。如将显性方法和隐性方法相结合。显性方法是举办有关诚信的教育主题活动,开设诚信十佳展板,开展社团活动,进行校园广播等;而隐性方法是通过观看电影或话语交谈等潜移默化的方法进行渗透。

最后,高校应量化考核和质化评价。对大学生的诚信行为进行量化考核和质化评价,高校可通过访谈、调研等评价方法,以及对具体量化的事件或行为进行辅助评价,并把评价结果与学生综合荣誉的获取进行关联。同时,高校要倡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运用诚信教育原则影响他人,检验自我。

2.强化社会诚信教育的监督制度

诚信教育不完全是高校一方之力可以完成的,教育是一个长久的、持续的过程,社会监督阵营成为除高校教育之外的又一强大力量。因此,大学生诚信教育需要借助社会力量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监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对所有公民道德品质提出的要求,进一步从外部环境促使大学生将诚信纳入自我成长的必修课中,也是为其今后真正走入社会奠定了夯实的基础,有助于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与长期保持。

社会诚信监督制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硬性监督,即利用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政府和单位的明文规定,对于诚信行为或者诚信举动给予嘉奖,针对不诚信的行为进行惩罚。社会诚信硬性监督制度需要对诚信行为等进行一定的评价,但由于诚信是意识形态,很难达到统一的评价标准,人为因素占较大比重,所以较难开展。另一种是软性监督,也就是通过约定俗成的道德、规矩等进行无惩罚式监督。它对个人的诚信内化度考验较多,也是目前我国社会监督常用的软制度。

3.奠定家庭诚信教育的基础与个人诚信需求的地位

家庭教育可以看作是处于社会监督阵营里的父母对大学生进行的诚信教育。一方面,父母可以向大学生进行正面的诚信教育,如诚信示范与诚信教导,提前将社会诚信评价与监督中大家约定俗成的道德品质与诚信品质告诉他们,使他们提前适应社会;另一方面,父母可以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诚信品质。当大学生以诚示人、以诚待人后,会得到相同的回报,他们就会自己进行诚信教育,或者通过周围人的诚信事件,感受诚信的魅力。相反,如果大学生没有诚信,那么他就很难在社会中生存下去,回报他的也往往是令人难咽的苦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生诚信教育不是某一方的事情,而是需要社会、高校、家庭与个人多方努力和协同配合才能实现的,还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帮助大学生将诚信内化,帮助他们为国家的美好未来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2]何国清.论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现状及对策[J].长沙大学学报,2006,(1).

[3]胡建强,刘建佳.诚信的现代意义与大学生诚信教育[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1).

[4]张玉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及有效途径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12).

[5]杨江水,何先刚.论大学生诚信教育及其时代意义[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4).

本文系201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资助,项目名称: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建设探索研究,项目批准号:16JDSZ2050。

(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

猜你喜欢

诚信教育构建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校诚信教育及诚信体制建设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