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伴互助提高心理辅导活动课水平

2018-03-23章惠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36期
关键词:心理教师同伴互助

章惠珍

〔摘要〕同伴互助可以为心理教师提供情感支持和形式多样的有针对性的具体帮助,对心理教师提高心理辅导活动课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伴互助有利于新手心理教师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更快地“入格”,有利于专兼职心理教师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渐趋“合格”,有利于优秀心理教师的心理辅导活动课脱颖“破格”,有利于心理教师同学共进、促进集体专业成长。我们要根据不同能力水平心理教师不同的现实需求提供恰当的同伴互助。

〔关键词〕同伴互助;心理教师;心理辅导活动课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36-0068-04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心理教师需要历经风雨不断磨练,才能逐步提高心理辅导活动课水平;这离不开辅导教师自身的不懈追求,也离不开同伴的鼎力相助。不同能力水平的心理教师具有不同的现实需求,他们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具有不同的特征,同伴互助要据此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使他们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一步步从“入格”走到“合格”,最后跃向“破格”。

第一,指导鼓励引入门,尝试进步从头跃——同伴互助让新手心理教师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更快地“入格”。

目前,上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主要有班主任和心理专业教师两类人。班主任由于专业基础差、工作任务重,上心理辅导活动课通常自信不足、疑虑重重;新分配的心理学专业教师,由于对学生实际缺乏了解和课堂教学经验不足,专业知识一时还不能很好落实到一堂具体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常叹辅导设计一头雾水、师生互动难以把控。因此,通过同伴互助给新手心理教师在辅导课设计和操作上进行引领是非常必要的。

1.观摩优课,激趣引领

对于这些新手辅导教师来说,专业指导上非常重要的是给他们提供观摩优秀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机会。通过近观同伴上课,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心理辅导活动课的魅力和成效,激发上好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兴趣和信心;通过同伴互动评课,让他们大致明白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结构框架和辅导原则,了解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和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上好心理辅导活动课“破冰”。

2.备课上课,循循善诱

观摩别人的课容易,自己备课上课,对新手心理教师来说还是非常难的。常见的问题有:

(1)不仔细考虑班级实际,直接从网络或者其他教师那里复制、拼凑教案;

(2)自己设计教案时,主题切口太大、目标模糊不清、环节设计以游戏和素材堆砌为主、案例脱离学情、总体结构不合理等;

(3)在具体操作上,班主任可能习惯性地一味灌输,师生、生生缺乏由衷的互動,课堂气氛沉闷;心理专业新教师则容易空谈理论而不够深入学生,团体动力不足,师生问答互动停留于表面,由于课堂操控能力弱有时候难以调动学生有时候又使课堂失去控制,等等。

因此,新手心理教师开始上心理辅导活动课时,学校需要创造条件给他们配备一位“师父”进行详尽指导,如开展校内、校际师徒结对,可以一个徒弟一个师父,也可以几个徒弟一个师父,手把手有针对性地教他们怎么备课、怎么上课。例如,我们鼓励有经验的心理教师做本校班主任的师父,进行校内同伴互助;鼓励开展学区教研,每个学区配一个师父,学校心理辅导站站长人人上学区公开课,每个人上公开课前都在设计和操作上得到师父的指导和同伴的协助。师父的循循善诱和同伴的协作帮助,可以使新手心理教师少走弯路,使他们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比较快地合乎基本规范,也就是“入格”。

3.坦诚相见,鼓励为主

新手心理教师刚刚开始上心理辅导活动课,问题百出是自然的。评课时最重要的是保护新手心理教师上课的兴趣和信心,使他们愿意继续尝试、不断改进。我们既要倡导“坦诚相见、实事求是、精益求精、互助提高”的团体评课氛围,又要遵循“降低要求、鼓励为主、只讲得失、不论成败”的互助评课原则。要在充分赞赏新手心理教师所做的积极努力、肯定其在设计和操作上的亮点之后,再详尽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供切实可行的修改意见,让他们既感到温暖的关怀和支持,又明确继续前进的方向和策略。

第二,坚持不懈共钻研,同甘共苦齐向前——同伴互助让专兼职心理教师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渐趋“合格”。

现在,很多中小学会有一两位主要的专兼职心理教师,通常他们既上心理辅导活动课,也负责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个别心理辅导。对这些专兼职心理教师来说,心理辅导活动课“入格”只是第一步,要达到合格,还必须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多年坚持不懈的磨练。在辅导设计上,心理教师不仅要会设计一堂课、几堂课,而且要会设计多个主题的系列课,要能够编写一个年级、几个年级螺旋上升的校本教材;在辅导操作上,钟志农老师提出要达到下列专业标准:

(1)把握好团体规律和团体进程;

(2)精心营造和维护良好的团体氛围;

(3) 恰当运用反应技巧和互动技巧;

(4)能熟练把握心理辅导活动课特有的操作要领;

(5)具有良好的辅导教师个人素质;

(6)遵守团体辅导的专业伦理守则。

显然,要达到合格的标准绝非一时一日之功,也不是独自摸索可以做到的。

1.形式多样,钻研精进

心理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同伴互助,大家一起钻研,一起精进。从互助的范围来说,可以是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学段一起进行,也可以分学段、分学区进行;从互助的途径来说,可以是线上的也可以是线下的;从互助的形式来说可以是理论研讨、集体备课、同课异构、公开课观摩、专题研讨、资料分享等。专题研讨可以是研讨某一个主题,如人际关系辅导、学习辅导、挫折辅导等,也可以研讨某一个环节,如暖身活动设计研讨、情境聚焦案例研讨等。

我区高中组教师曾经围绕生涯辅导专题,开展过为期一年的每月一次的专业教师沙龙活动。同伴互助首先是关于生涯辅导的理念、内容的讨论,然后进行第一次集体备课和公开课观摩,再邀请专家一起进行研讨,接着确定生涯辅导框架、分工合作编写区域教材,教材初步编定后进行集体磨课和展示,最后通稿成集。这样的连续同伴互助活动,对心理教师的专业成长促动非常大。一位全程参与的教师这样描述自身的感受:“这一年大家的观点碰撞、辅导实践,让我们第一次这么长时间地在辅导理念、辅导行为反思上下功夫、付出真心。这样的创新实践,原本着眼于学生天赋潜能的开发,而实际上有力地激发了我们编者的天赋潜能。”

2.成群结队,互助分享

我国心理辅导活动课才二十来年的历史,积累起来的教案、教参、学具、素材资料比较少,加上专兼职心理教师在学校又比较孤单,所以在设计辅导课时心理教师常为游戏老旧、案例枯竭等问题烦恼,陷于搜肠刮肚而捉襟见肘的尴尬。为此,心理教师成群结队、互助分享构建资源库对于心理教师上好心理辅导活动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伴互助分享可以线上也可以线下,可以定期也可以随时,可以专人也可以人人参与。例如,成立区县资料组,请专人负责定期在心理教师QQ群、微信群进行网上资源共享:有关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文章、活动设计、游戏包、案例集、视频音频素材等,也可以要求教研组教师人人磨出一堂好课,然后在群上共享课例和ppt;班主任可以分享班级的鲜活案例、某项学生心理调查结果,心理专业教师可以分享有趣的心理学实验、某个辅导理念的辨析等;当某位教师有公开课、优质课任务时,可以组建专门的团队为其提供资料;也可以推荐阅读书单,分享读书摘记和心得,促进专业阅读;还可以分享扩大视野、如何挖掘和有效利用素材的经验,等等。

3.同甘共苦,相互支持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作为我国第一代、通常在学校单打独斗的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来说,在从“入格”到“合格”的路上必然经历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挫败、孤立无援尚需困兽犹斗的艰难时刻。此时,同甘共苦、处境相似的伙伴提供的情感支持就显得尤其珍贵:听听抱怨,安抚情绪;体谅不易,共商良策;肯定努力,互勉进步。例如,有个心理教师在准备一节公开课时,虽然反复修改磨课,但学生的课堂反应和辅导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不免心灰意冷。这时陪着她多次磨课的同伴教师鼓励她说:“磨课的过程可能感觉很挫败,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但坚持不懈,相信你的课堂会越来越精彩!”听了同伴的鼓励,这位教师鼓起勇气,再次修改、磨课,几经反复,终于打磨出一堂精品课。

第三,团结协作共赢路,整合创新求突破——同伴互助让优秀心理教师的心理辅导活动课脱颖“破格”。

心理辅导活动课达到“合格”的层次以后,优秀心理教师要勇于向“破格”的境界迈进。一堂“破格”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常常具有下面这些特征:辅导主题针对贴切、设计思路新颖脱俗、操作过程精准灵动、团体动力饱满鼓胀、师生互动默契走心、辅导效果水到渠成。这需要教师有深厚的理论积淀,充分了解学生实际,能创造性地整合和巧妙利用各种素材和媒体,善于利用提问和回应推动团体动力和辅导进程,能机智应变促成课堂生成,等等。“破格”之路并非一蹴而就,同伴互助、共同进步必不可少。

1.巧用契机,共同突破

突破需要多年的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突破也需要善于抓住机会因时而变。不少优秀心理教师往往巧用优质课比赛、公开课展示这样的契机,经历深入反复的同伴互助磨课,完成从“合格”到“破格”的第一次“蜕变”。“蜕变”依赖于上课教师勇于突破和开放接纳的胸怀,同时依赖于互助同伴甘为他人做嫁衣的全情投入和无私付出。令人欣慰的是,同伴互助磨课常常促成上课教师的“蜕变”,也促进参与磨课教师的共同成长,这是一个团结协作、双赢共进的过程。

2.集体智慧,新颖脱俗

一堂“破格”的心理辅导活动课,首先是辅导设计的突破,这种突破常常是一个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反复备课、试教、改课的过程中,老师们千方百计提供独特多样的素材,设想新颖脱俗的思路,细细琢磨,深深讨论,使辅导的理念、目标越来越清晰,总体设计和每一个环节、细节都越来越富有创造性。

例如,一位教师要在小学五年级上一堂关于乐观主题的课,一开始的设计四平八稳,缺乏亮点。后来在集体备课时,受到同伴提出的焦点解决理论和张怡筠博士的情商理论的启发,决定改编张博士的《乐观之歌》来贯穿整一堂课,以“做个乐观达人”为整个辅导活动的主题。在“风雨变奏曲”的暖身活动之后,用第一句歌词“幸亏没有更糟”作为转换阶段的中心内容,主要是调整遭遇挫折的负面情绪;用第二、第三句歌词“原来还有收获,我要利用这优势”作为工作阶段的中心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怎样从挫折中获取经验和教训并找到自己的优势和资源,来重振旗鼓解决问题;最后,以学生总结收获和教唱《做个乐观达人》作为结束环节。辅导整体设计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浑然一体,富有创意。

3.百炼成钢,整合灵动

一堂“破格”的心理辅导活动课,辅导教师在操作上需要善于整合各种媒介,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善于捕捉课堂现场生成的各种信息,进行恰当的引导和追问,增进师生、生生互动,有效达成辅导目标。为了增强辅导操作能力,辅导教师需要反复试教磨课方能百炼成钢,期间,磨课同伴对每个辅导环节的操作细节,对学生的情绪、言语和行为进行多角度精确观察和有效反馈,能大大增进上课教师的自我觉察和反思,有利于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不断突破和创新,整合应用多种辅导方式,在操作上日臻完善,展现灵动的智慧之光。

以获得省优课的“情绪扭蛋机”为例,这是一堂引导初中生用积极的想法替代消极想法、使用多种方法积极有效地应对负面情绪的辅导课。关于热身活动,教师原先的设计是用身体动作表现各种天气和雨的大小来播报三日天气。这个游戏类似于“风雨变奏曲”,比较陈旧,所以学生虽然肢体动起来,但情绪并没有被真正调动起来。磨课时有位教师说,我们能不能把心理辅导活动课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这样不是更生动?辅导教师受到启发,几次尝试以后,决定利用手机APP中的“疯狂摔杯子”游戏来开展暖身活动。首先,让学生想象令自己不开心的事,并请两位学生上台用手机来模拟“疯狂摔杯子”,其他学生同屏观看,并问学生摔杯子后情绪的改变和困扰的事情的改变,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到宣泄只能一时痛快,不能根本改变情绪和真正解决问题,从而激发起学生探索调控情绪有效方法的热情,起到很好的暖身效果。

根据这种结合的思路,通过反复的磨課研讨,辅导教师在操作上进行了更多的创新:先是在转换阶段引入绘画辅导和投屏技术,让学生现场体验到情绪的改变;然后在工作阶段把“五只狐狸吃葡萄”的故事由录音呈现改成了自制动漫呈现,形象生动、清楚明白,便于学生讨论狐狸的不同想法、情绪和行为,明白改变想法是改变情绪和行为的基础;随后让学生尝试用四格漫画法改变消极想法、消极情绪为理性情绪、积极行动,图文并茂,循序渐进,取得了良好的辅导效果。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心理教师的成长和心理辅导活动课水平的提升,都是长期艰苦努力的结果。在不懈奋斗的路途中,同伴互助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形式多样的有针对性的具体帮助,有利于心理教师增进自我反思、修正辅导理念、提高辅导能力,在不断自我突破中逐步提高心理辅导活动课水平。同时,同伴互助也是心理教师同学共进、促进集体专业成长的过程,我们应该多多提倡和促成心理教师同伴互助。

参考文献

[1]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

[2]钟志农.如何上好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3]苏梅.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新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关键事件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6.

[4]刘莉.中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的问题与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9):155-157.

[5]姚雁.谈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形神兼备”[J].职业教育(中旬),2015(6):49-52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教师进修学校,上虞,312300)

编辑/于 洪 终校/肖亦华

猜你喜欢

心理教师同伴互助
看见,就是力量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的团队建设
且行且思考
参加市心理健康教育课比赛归来
同伴互助学习在英语诵读中的应用研究
在“同伴互助”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
同伴互助英语课堂观察研究
“同伴互助”学习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探索
英语专业翻译课堂同伴互助教学模式构建之管见
巧用思维导图?做“有为”心理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