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018-03-23薛立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发散思维培养

薛立伟

摘 要:本文主要结合自己在英语教学实践就中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去激活学生发散思维方面进行探讨,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促进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及综合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 培养 发散思维

初中英语新课标中明确规定了“构建与完善适应素质要求的新课程体系,使课堂教学与现代建设相适应,以利于学生全面发展,逐步建立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重心要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倾斜。”的指导方针。那么,作为一线初中英语教师又该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去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呢?

一、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语言环境去激活学生发散思维

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学习都需要特定的语言环境,学生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我们教师努力去创造一个特定的能使学生产生共鸣的语言环境,运用各种手法,如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去把教材进行深加工,运用一些图像的演示、动画的模拟、音乐的渲染等手法,创设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把真实的生活带进课堂,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产生求知内需,求异思路,极大地发挥学生的内在动力,从而去激活学生的发撒思维。

二、运用联想归纳的教学方法去激活学生发散思维

在英语学习中,知识是能力、素质的载体,是激活学生发散思维的基础,英语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博大精深,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知识点纵横交错。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要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发、培养及训练学生的思维器官、思维心理、思维品质、思维方法,最终达到激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之功效。例如:教师在呈现新知识的过程中,要根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所教知识进行新旧优化组合、网络空间组合,使学生能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进行发散思维。学生在发散思维过程中,要在知识网络空间的各个知识点之间寻找联系,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多种方案。通过温故、求同、理解、发散等手段,继而达到联想、求异、创新、聚合等创造思维的能力。因此,要激活学生发散思维的这些特性,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及时捕捉,正确引导.

三、开展合作互动学习活动去激活学生发散思维

合作互动学习模式可以更好的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进步,都有愉快的实践和成功的喜悦体验。为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可针对某个主题,精心设置一些活动,采取合作互动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动手、动脑,合作表演,从而发挥每个人的长处,激活每个学生学生的发散思维,如我提供一个话题 Which sport do you like best? Why? 让学生大胆发挥,由此学生不仅谈到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球类运动,还联想到中国2008年奥运会开展的各类比赛项目、连以前很少有人提及的跨栏运动也因为有刘翔这颗闪烁的明星而谈论得津津乐到,不亦乐乎,这时老师再借学生喜欢的话题如“姚明与篮球”、“刘翔与跨栏”进行适当拓展和引导,不仅激活了学生过去积累的一些英语单词、短语和句型,同时老师及时对谈话中学生遇到不懂的单词给予帮助、参考和指导,无形中学生又学到了许多新的英语知识。要充分激活学生发散思维,就要求由“学生”决定“教法”,使教师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启发、点拨,形成立体的交互思维网络。而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的方法。有人说,交换一件物品,得到的还是一件物品;而交换一种思想,得到的是更新,内容更丰富的思想。

四、通过积极评价去激活学生发散思维

现在的初中生,由于年龄和心理特点,他们活泼好动,思维跳动性很大,在我们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对于某些话题,仍难免会会产生一些稀奇古怪的、非常离奇的想法,这本来是初中学生这个年龄阶段产生的正常反应,这时候,如果我们教师对他们的一些正常想法给以严厉的批评、指责、训斥,那么将会扑灭学生那些朦胧的、零碎的、不成片段的思维火花,从而会阻止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多去了解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本着尊重与欣赏的态度去面对学生提出问题,哪怕是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多善于发掘和引导学生的各种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发挥潜在的创造能力。教师要善于抓住问题的“奇特”处,引导学生思维逆向发散,并给予学生积极肯定的评价。

在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中,教师既要注意客观、公正,使学生体验到评价的严肃性。同时又要注意热情诚恳,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滿足学生的成功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时,不要马上说:“No, you are wrong.” 而是说:“Please think it over.” 或用“Good, but...”等评价用语,在肯定成绩的前提下提出错误,并争取给让学生自我纠正的机会,如“Would you like to try again?”。此外、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也要充分利用积极评价的技巧,如对于作业中的错误,在错误处划个“?”显然比在下面一概划“X”要好,因为“X”更多的是带给学生一重否定的评价,而“?”是示意学生去再思考,让学更乐意接受,并积极探求别的方法。

结语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真研究教材与教法,只有把期望带给学生,尊重、理解、宽容地对待学生,努力为学生创设轻松的语言学习环境,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教材多开展有利于激活学生发散思维的教学活动,同时注意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学生才能处于轻松、愉悦的语言学习环境中,他们的发散思维才能得以发展,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来到学校,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是为了变得更聪明。”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课堂发散思维培养
初中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创新化培养
差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初中英语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探究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