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增长点及拔高策略

2018-03-23陈义芳周林杨惠惠

读天下 2017年15期
关键词:增长点小学语文课堂

陈义芳 周林 杨惠惠

摘 要:为了改变教师只围绕知识点、能力点来设计大量练习题,让学生反复机械地做练习,造成语文课堂的繁、难、深、多,而实际收效甚微的现状,笔者以小学语文课标中“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为基本理念,提倡建设多层次、宽范围的高效值语文课堂。即教师凭借对学生的了解,挖掘学生可发展的增长点,不同层次地进行拔高,实行有效的分层教学。笔者将在本文中阐述学生增长点的内涵和意义,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两型增长点以及拔高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增长点;拔高策略;高效值

一、 学生增长点的内涵

学生增长点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课文特点、学生实际、单元重点,通过巧妙的提问,循序渐进的引导,定性定量等多种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从而让学生在思维模式、为人处世、价值取向、知识积累、人生感悟、自信心以及课堂主人公意识的加强等知识性和非知识性得到提升的可发展区间。

二、 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增长点

1.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显性增长点

课堂教学必须有增长点,师教生必有所得。一堂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着显性和隐性增长点,显性增长点即知识型增长点,通常由课堂的教学重点所决定。可能是联系上下文理解重难词句,也可能是对关键句表情达意的赏析。如《火烧云》的知识型增长点定位于对火烧云形状变化语句的赏析,《献给守林人的女儿》则定位于引领学生认识插叙上。因此,对于知识型增长点而言,属于教学重点,具有能预知、易把控的特点。针对于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知识型增长点,学生的自我思维、阅读理解技能以及课堂语言组织能力的应用显得极其重要。而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对知识型增长点的合理讲解引导,是贯彻知识型增长点的关键。

2.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隐性增长点

在小学语文课堂之中,不仅仅只存在于显性增长点,隐性增长点也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语文课堂上,隐性增长点通常是在课堂内外由教师的教学手段所决定。隐性增长点意指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并由这些方式所延伸出的不局限于课堂课本的知识点、思维模式、为人处世、价值取向、人生感悟等增长点。例如,运用群文阅读教学的方式理解课文的含义。例如在教学《我和乌丽娜》这一课时,在对结尾处艺术品位的定位上,可结合《家乡的桥》、《献给守林人的女儿》、《天上的星星》、《贺龙钓鱼》这些课文文章来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利用这些课文所共有的结尾都极具艺术品位的特点进行教学课文的讲解研究,让学生可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课文的艺术手法,更好地理解课文文章。还可以以这些文章来让学生进行自我的理解品味,并引导学生专门学写充满艺术品位的文章结尾。除此之外,非知识型增长点还体现在课堂主人公意识、自信心的树立,主角精神的熏陶,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多个方面,小学语文课堂的非知识型增长点重点在于教师的拓展引导。

三、 小学语文课堂中增长点的拔高策略

1. 创造新的教学方式方法,运用语文审美教育教学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创造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真正意义上地爱上语文课堂的教学,能够正确地在理论上认识某一事物的本质,释放学生的真实情感,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美、品味美、鉴赏美,并且训练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如“表演—体验教学法”,这是其中很有效的教学方法。其基本教学要素三部曲为:想象、表演、体验。例如诗歌《悯农》,通过创设一定的生趣的场景,引导学生去想象、表演并从中体验到诗歌中所带来的情感,更好地理解教學的主旨所在。运用这样的审美教育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效果远远超出简单的认知教学目标,有效地达到了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增长点的教学目的。

2. 进行有效课堂教学,合理分化安排语文课堂增长点,融入各教学环节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上,确立了课堂教学目标,教师不能将课堂知识点集中于某一个教学环节,必须将之融入到各个教学环节之中,从而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并能由浅入深地在学生身上形成增长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不仅仅要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引导作用地位,更要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些才刚刚进行学习接触的新课堂、新知识,教师可以先入为主,进行新课的引导,明确介绍给学生,再让学生自主思考,和同学进行沟通交流、讨论,接下来让学生在各种探究之中去深化主题、深入了解课文的知识点。在这一基础之上,教师再进行适当的提点,最后将课文的教学知识点做归纳总结,点明课文的主旨、中心思想。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升华语文课堂中不同学生的增长点,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层教学,让课堂教学更加富有教学意义。

3. 教师实时进行教学反思,创建有效的教师教学监控行为

在教学准备时,时时进行教学设计的教学反思,精心准备每一节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更加有效地进行语文课堂知识点的讲学。在教学结束后,快速有效地反思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改进教学环节的不合理。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建立有效的教学监控行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整学习方向;同时促进教师自觉形成省力教学。教学监控行为应该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不仅仅是处于教学进行时。教师不应该仅做教学的反思、批判,还需完善出一套优秀的教学监控行为制度。从而达到完善教学评价的一个目的,升华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再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增长点,让学生得到更好的语文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彭仕学,袁敏.语文课堂应有增长点[J].科学咨询,2015,(44):62.

[2]廖明会,黄春英.审美教育: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增长点[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5(4):106.

作者简介:

陈义芳,周林,杨惠惠,重庆市,重庆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增长点小学语文课堂
点破“增长点”之“点”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打造经济新增长点
寻找传统媒体新的“增长点”
将文化产业发展打造为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南平市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及增长点实证分析
信息技术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机
种观赏草坪不如种有机韭菜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探讨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创设思路与教学方式研究
课堂教学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