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同步运动疗法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老年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肢体运动和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
2018-03-23刘深龙张海燕满慧静
刘深龙,张海燕,满慧静
(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0)
中风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其发病率目前在我国为120~180例/10万,是引起我国老年人群致残和致死的常见原因[1]。中风发病后多留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且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其中最常见的为痉挛性偏瘫(发生率为50%~70%)[2],对肢体运动和日常活动能力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关于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临床多采用西医疗法,如抗血小板抗凝、营养脑神经、改善脑部微循环,并辅以相关康复运动等,但整体治疗效果不甚满意。随着中医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采用中西医结合模式治疗该病逐渐在临床中展开,其中头针留针联合运动疗法在治疗相关神经疾病后遗症或并发症方面取得了不错的疗效[3],但两者应用的时机和顺序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本研究观察了头针同步运动疗法对老年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肢体运动和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60岁,西医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相关标准[4],并经过脑CT或MRI检查确诊;中医诊断符合《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有关标准[5];中风均为初次发病,均为单侧不完全性偏瘫,肢体痉挛性瘫痪属于Brunnstrom分期Ⅲ~Ⅴ期;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DS)总评分≥15分,且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能配合检查,无精神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脑肿瘤、脑寄生虫病、各型脑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癫痫、格林巴利综合征、肩手综合征、凝血功能障碍、严重感染性疾病者,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0例,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3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戒烟戒酒、抗血小板抗凝、调脂、控制血压血糖、营养脑神经、扩张脑血管等。在以上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采用先头针留针后运动疗法治疗(两者间隔30 min),B组采用先运动疗法后采用头针治疗(两者间隔30 min),C组采用头针同步运动疗法治疗(头针留针的同时进行运动疗法)。头针留针治疗的原则依据文献[6]相关标准实施,首先选取头针穿刺的部位:顶中线(患者头顶部位的正中线,属于督脉和百会穴相交处);顶颞后斜线(患者头部侧面部位,自百会穴达曲鬓穴);顶颞前斜线(患者头部侧面部位,自前顶穴达悬厘穴)。之后常规消毒针刺部位后,采用不锈钢毫针(规格:0.40 mm×40 mm)以与上述部位头皮处呈15°~30°的角度进针至帽状腱膜下层(进针深度1~1.5寸),当感觉阻力变小后停止进针,之后进行运针捻转(150~200次/min),每次捻转3~5 min,留针30 min,留针期间间隔10 min运针1次。出针时使用无菌纱布压迫进针处3 min;1次/d,连续治疗4周。运动疗法主要措施包括全身肌肉按摩、健侧肢位摆放、患肢关节松动、上下台阶活动、床上体位变化、翻身活动、坐站立位平衡训练等,每次运动疗法时间为30 min,1次/d,连续治疗4周。
表1 3组一般资料比较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3组治疗前后NDS评分变化情况,该量表包括意识(0~9分)、面瘫(0~2分)、水平凝视功能(0~4分)、言语(0~6分)、手肌力(0~6分)、步行能力(0~6分)、上肢肌力(0~6分)、下肢肌力(0~6分)8项内容,评分范围0~45分,分值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越重[7]。②记录3组治疗前后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SEP),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实施(丹麦光电公司Keypoint型肌电诱发电位仪),嘱患者半卧位或平卧位(患者清晨检测,保持安静,室内温度保持在18~25 ℃),上肢选取代表性的正中神经、下肢选取代表性的胫神经进行SSEP检测,记录正中神经N20峰潜伏期、N20-P25波峰振幅、胫神经P40峰潜伏期、P40-N50波峰振幅。③记录3组治疗前后四肢简化Fugl-Meyer功能量表(FMA)评分,该量表包括上肢、下肢评分,上肢总分为66分,下肢总分为34分,分值越高反映肢体功能活动越好[8]。④记录3组治疗前后的日常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 指数进行评定,其包括4个级别[9]:≤40分为重度依赖,特级护理,生活全部需要人照护;41~60分为中度依赖:一级护理,大部分生活需他人照护; 61~99分为轻度依赖,二级护理,少部分生活需他人照护; 100分为无需依赖,三级护理,无需他人照看。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3组治疗前后NDS评分比较 3组治疗后NDS中的8项目指标评分和总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C组上述评分显著高于A组和B组(P均<0.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2.2
3组治疗前后SSEP相关参数比较 3组治疗后正中神经N20峰潜伏期、N20-P25波峰振幅、胫神经P40峰潜伏期、P40-N50波峰振幅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C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A组和B组(P均<0.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表2 3组治疗前后NDS评分比较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C组比较,P<0.05。
2.3
3组治疗前后四肢简化Fugl-Meyer功能量表
表3 3组治疗前后SSEP相关参数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C组比较,P<0.05。
评分比较 3组治疗后四肢简化Fugl-Meyer 功能量表 (上肢、下肢)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C组上述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均<0.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4。
2.4
3组治疗前后日常活动能力比较 3组治疗后日常活动能力的Barthel 指数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C组改善情况优于A组和B组(P均<0.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5。
表4 3组治疗前后四肢简化Fugl-Meyer功能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C组比较,P<0.05。
3 讨 论
近些年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中风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已经成为危害我国老年人群身体健康和生命的重要脑血管疾病之一。痉挛性瘫痪是中风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通常发生在中风发病后3周左右,一般可持续3个月,其发病机制与上运动神经元(下行锥体束、中央前回部位的运动区大锥体细胞)发生病变,引起非反射介导和牵张反射受损有关。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腱反射亢进、肌张力显著增高、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存在病理反射征(+)等[10]。SSEP是神经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神经电生理检查,能够获取CT或MRI所不能检出的异常表现,目前被认为是评价卒中后肢体运动、瘫痪后康复以及预后的重要手段[11]。相关研究显示,脑卒中后由于脑缺血或出血损伤,大量脑神经元和轴突损伤,引起皮质和皮质下层受损,引起其所支配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导致SSEP反应减弱或消失(电位缺失),如相关峰潜伏期延长,波峰振幅降低,反映了神经纤维传导功能和大脑皮质部位受损范围和程度[12]。
表5 3组治疗前后日常活动能力比较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相对棘手,近些年临床医师不断探寻各种康复治疗方法。近些年随着现代康复医学和康复器材的发展,运动疗法逐渐受到临床的重视,该疗法能够显著改善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减轻肢体痉挛,改善患肢的运动功能,从而提高日常独立活动能力[7],但单纯运动疗法效果有限。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中医穴位针刺与运动疗法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已经成为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较好治疗模式,成为未来康复医学发展的新趋势[13-14]。
中医学中指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头者,精明之府”,并认为头部乃为机体气血和脏腑经络交汇之处,该部位穴位贯穿了颞、额、顶三区域,此外,还跨越了督脉以及足少阳、足太阳两条阳经,而两条阳经可纵贯全身,从头部到足部,具有通调全身阳气的功能。中风后患者机体阴阳失衡、经络气血运行失调,头针疗法能够从整体上促进机体阴阳平衡和经脉气血通畅,本研究中头针选取的顶颞后斜线(或前斜线)、顶中线均斜穿多条经脉,针刺此部位能够充分发挥阴阳、气血、脏腑的调节作用,有利于机体康复[15]。头针疗法能够刺激区域内的神经及其分支(如三叉神经纤维),从而调节相关脑神经支配的组织功能。针刺头部穴区部位,还能够增强大脑皮质功能区域之前的协调,促进功皮质层重塑,降低神经脊髓前角兴奋性,减弱牵张反射,抑制肌肉痉挛[16]。头针疗法能够改善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增加大脑前、中、后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并促进血管侧支循环建立,从而改善脑缺氧状态,增加脑供血,促进脑神经元损伤修复和功能重建[17]。
头针治疗与运动疗法相结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原因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两者适应证具有相似之处;另一方面是两者在中风后偏瘫发病机制认知和治疗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和协同性。近些年研究表明,两者治疗的先后顺序(如同步或非同步)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同的预后康复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二者同步结合治疗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症状、SSEP、肢体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方面较非同步方案能够获得更多的益处。可能的原因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患者在接受头针疗法时属于“静止状态”,具有被动性;而在接受运动疗法属于“活动状态”,具有主动性。两者同步结合符合了人体阴阳平衡理论,强调了被动与主动、动静结合,能够发挥事半功倍的功效。②头针疗法能够改善脑组织血液循环,而运动疗法过程中亦能够加快全身血液流速,增加脑血管供血,不仅有利于头针发挥舒经通络、活血化瘀的功效,还能够增强脑循环改善的功效。③头针是在头部实施,而运动疗法主要在肢体进行,两者可同时进行,互不妨碍,操作简便,取长补短。
[1] 奚马利,杨路,詹珠莲,等. “邪气恶血住留”是中风病痉挛性瘫痪关键病因病机的探讨[J]. 中国中医急症,2016,25(1):80-83
[2] 赵冬娣,李有武,袁涛. 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50例临床研究[J]. 江苏中医药,2015,47(10):30-32
[3] 黄金容,邓仁才,孙克兴,等. 头针留针结合运动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4,48(11):52-54
[4] 中华神经科分会.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S].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6] 石学敏. 针灸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52-56
[7] 徐世芬,顾金花. 靳三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16,35(2):153-156
[8] 屈铁军. Fugl-Meyer量表在社区脑卒中康复疗效评定中的应用[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2):375
[9] 谢伟媚.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Barthel指数和肌力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152-153
[10] 史航. 养血通络汤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手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5):634-635
[11] 彭源,张瑾,苏常春,等.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6):547-550
[12] 伉奕.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对脑卒中预后的应用价值[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6):7-9
[13] 牟善芳,李平,翟燕,等. 中风病瘫痪肢体痉挛的中医康复研究近况[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3,35(7):660-662
[14] 贾丽娟,刘芙东,张猛. 针灸与康复医学结合治疗脑卒中研究进展[J]. 光明中医,2014,29(2):420-422
[15] 田亮,王金海,孙润洁,等. 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机制研究进展[J]. 针刺研究,2016,41(1):87-89
[16] 王金海,张星华,杜小正,等. 头针治疗缺血性卒中疗效的Meta分析[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5,15(10):1161-1167
[17] 廖华薇,纪家宁,伍春凤. 头针配合实时认知功能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血流的影响[J]. 上海针灸杂志,2015,34(11):1031-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