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创新共青团工作的对策与思考

2018-03-22陈一玙

魅力中国 2018年33期
关键词:共青团新媒体创新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应用,对当年青年一代的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给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当代青年群体的特征和共青团工作面临的工作挑战,并提出了创新工作团工作的对策与思考。

关键词:新媒体;共青团;创新;对策

当前,互联网、手机等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传播,正快速改变人类社会的信息传递形态。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目标和任务,是各级团组织必须广泛团结青年、有效引导青年、切实服务青年,努力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共青团组织是一个需要与社会、人群深度接触的组织,媒体传播方式的改变必定会对新时代下共青团工作带来深远的影响。这就需要共青团工作者认真分析,积极应对,利用好新媒体这一载体,扎实开展团组织工作。

一、新媒体环境下当代青年的特点

当代青年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成长,青年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以及表达方式等都不程度低受到了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影响。移动手机、平板电脑已经成为当下青年的必备工具,青年在新媒体上花费的时间要比在传统媒体上多得多。

1.青年的个性表达更加直接。

在传统社会环境中,青年仅有较少的机会和平台展示真实的自己。在新媒体环境下,QQ、微信、微博,包括现在热门的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已经渗透到了青年生活的每个角落。在移动互联的世界里,青年们无拘无束地、真诚大方地表达着自我,展现自己在实际生活中被隐藏的性格。青年们可以自行选择不同的载体尽情地展示自己。

2.青年的思维方式更加开放。

青年人社会经验浅,思维方式受环境影响和压制的情况并不明显,创新思维普遍比较活跃。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青年一代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更新。现在,“90后”青年已经成为了主力军,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更加多元化,也更富有创新意识。而以新媒体主导的互联网则更加放大了青年的这一特点。

3.青年的媒体特征更加明显。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每个青年就是一个信息发布者,他们使用QQ、微博、抖音等传播媒体,随时随地发表独具观点、言简意赅的言论。新媒体信息的及时性、广泛性、交互性等特点,是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

二、新媒体环境下创新基层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

共青团工作的核心是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这也是共青团一切工作的目标所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正受到新媒体带来的巨大冲击。如何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新媒体有效结合起来,是新时期青年思想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

1.青年的生活方式被改变。

新媒体正在全方位地影响和渗透着青少年的工作和生活。青年们在网络上办公、学习、交流、娱乐、购物的时间大大超过现实中工作和生活的时间总和,甚至有些现实活动也在线上举行。现在,当今社会结构剧烈变动、青年群体流动细分的趋势,已经对共青团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严峻考验。新媒体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青年生活方式变革,进一步挤压了共青团的工作空间。集体聚会、文娱活动、体育锻炼、学习成长、就业创业等共青团长期以来服务青年的阵地领域已逐渐被无线互联网取代,传统的活动化、运动式、群众性的工作优势被逐步弱化,共青团对青年的吸引力,影响力也在逐步减弱。

2.团干的媒体素养迎来新的冲击。

做好新媒体环境下的青年工作,对共青团干部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挑战。要想完成这个挑战,就要成为运用新媒体的行家里手。首当其冲的是有针对性、系统性地加强对团干部的培训,提高团干部运用新媒体工具开展共青团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探索和掌握新媒体环境中共青团吸引青年、凝聚青年的新方式、新途径和载新体。

3.團组织固有的动员方式被颠覆。

共青团组织动员青年的传统法宝是发号召、开会议、搞活动、下任务。随着青年特征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当代青年越来越难以接受这些固有的组织动员方式。而以微信、QQ、抖音等新媒体载体凭借高效、快捷、不限时间、不限空间、随意覆盖、成本低廉等优势,正逐步取代传统的方式。青年的组织方式正从组织集聚转变为信息集聚。一般来说,组织集聚是被动的参与方式,而信息集聚则是主动的参与方式,由个体根据信息内容和个人的喜好来决定是否参与。

三、新媒体环境下创新基层共青团工作的对策

对于共青团工作来说,新媒体不仅是新阵地,更是新手臂。高效利用好这只手臂,夯实这块阵地,联系组织好青年,教育引导好青年,组织联系好青年,服务维护好青年,已成为新时代衡量共青团组织能否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有效履行工作职能的重要标准之一。

1.树立新媒体工作理念。

要将新媒体运用作为创新共青团工作的重要举措。一是树立解放思想的理念,各级团组织和基层团干部要意识到用好新媒体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面对新媒体的勇气和信心,花时间和力气用心培养积极使用新媒体的意识和思维。二是服务中心,融入大局。在共青团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的各项工作中,在工作谋划、组织推动、总结深化的全过程中,都积极运用新媒体。

2.创新新媒体工作载体。

创新动员载体,利用QQ群、微信群等网络建团模式,将“线上”联络与“线下”聚集相结合,不断团结凝聚青年。要以活动为纽带,通过细化分类,派生出志愿类、公益类、文娱类、创业类等实体化青年组织,实现线上线下的良好互动,最大限度地覆盖青年。一是创新引导载体,运用微博、微信、在线视频等应用软件构件引导渠道,加强开发和筛选符合青年特点的微视频、微电影等各类新媒体产品。二是创新服务载体,利用团组织官方微博、微信群、QQ群等,有效搭建学习工作平台、服务社会平台以及文体娱乐平台等,满足青年对各个领域的不同需求。

3.加强新媒体队伍建设。

新媒体环境下,共青团工作的成效受到团干部的媒体素养的影响。因此,加强团干部的新媒体运用能力是做好共青团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一方面,要加强团干部新媒体工作能力的培训,特别是新媒体传播、新媒体运营、新媒体使用等方面的学习,努力使团干部成为既了解青年工作、又具备一定新媒体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与各级新媒体专业领域的专家、记者的沟通和交流,为创新共青团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进一步推动共青团工作与新媒体的有机结合。

4.参与新媒体舆论环境建设。

要不断创新思维,发挥优势、大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一是不断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开展主题鲜明、形式活泼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二是大力培养意见领袖,努力培养一批思想积极向上、熟悉网络规则的青年骨干人才成为意见领袖。三是在有效的舆情监控分析基础上,探索式地开展网络舆论引导,针对一些明显错误的网络言论及事件,特别是与青少年成长息息相关的舆情,进行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1]吴雨蓉:《新媒体环境下共青团工作的创新途径》.

[2]马金元:《用新媒体的影响力提升共青团工作的影响力》.

[3]任飞:《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思想的路径分析》.

作者简介:

陈一玙,女,1987年4月生,湖南平江人,毕业与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现任大唐华银(湖南)新能源有限公司团委书记。

猜你喜欢

共青团新媒体创新
最勇敢的决定最美丽的少年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共青团要成为“青年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