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8-03-22聂林森

魅力中国 2018年33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数学教学

聂林森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还要充分的考虑情感这一因素,教师要明确数学教学中情感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善于表达自己的数学情感,紧扣教材,开发学生的情感源泉,采用多样化活动教学的模式,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感教育

有效利用情感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情感教育的渗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还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激发出来,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

一、创建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知识点比较枯燥,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年龄比较小,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低,抽象思维较差,所以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都感觉到十分的吃力,存在理解上的困难。久而久之就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激情。针对这种情况,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态度和学习需求等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之情。就笔者个人教学经验而言,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建表演情境、故事情境、生活情境等,通过这些不同的教学情境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点和数学技能的消化和吸收。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教学“20以内加减法”相关内容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都喜欢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有关场景创设故事情境,比如灰太狼去青青草原上抓了20只羊,后来有7只羊逃跑了,那么狼堡里还剩下多少只羊。这种故事情境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师要将其充分利用起来,在此基础上实现情感教育的渗透和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

二、从课堂氛围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一直以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都是教学过程的重要工作。但是具体实施的时候,仅仅依靠教师的口头教育无法全面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我们可以从课堂的氛围出发,通过营造轻松愉悦、积极热情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数学学习上,并在学习的同时感受数学带来的乐趣。早在古代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可见环境对于一个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营造教学氛围的时候,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对自己的教学情绪进行完美的调控,通过一些肢体动作或者亲切的表情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二是可以在导入环节利用精彩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观性。比如我在带领学生认识负数的时候,在课堂的导入环节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小活动。这个活动的内容就是“相反话”,如我说“上”,学生说“下”;我说“左”,学生说“右”,我说“东”,学生说“西”,我说“向前走100米”,学生说“向后退100米”……通过这个小活动,小学生们热情高涨,此时我将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引入,对同学们说:生活中有很多相反的情况,在数学的世界里,也有一对相反的知识概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随后,我点击课件呈现出问题:1.本学期咱们五年级转来25名新同学,转走16名同学;2.小名妈妈投資股票,四月份赚了6000元,五月份亏了2000元,并让学生用最简洁的方式进行记录,由此引入“+”和“-”这两个符号,并导入负数概念。

三、引导学生体验数学魅力,增强学科的吸引力

数学的形式、布局、结构和图形等,这些无一不体现着数学美。如果数学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魅力,就可以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执著的、持久的追求。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数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得到大幅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得到优化。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教学“认识图形”相关内容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事先准备好七巧板等,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利用七巧板拼出各种各样的图案。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PPT给学生展示是一些生活中的图形,比如摩天轮、花台、池塘等,让小学生充分感受这些图形的魅力。

四、多元化评价体系,是渗透情感教育的保证

完善教学活动,激励学生学好数学,是新课改下课堂评价的主要目标。为此,教师应采用丰富多彩的评价手段,构建多元化的评价目标。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仅要对学生数学学习成果进行关注,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的关注。合理评价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现的情感,通过自我了解和自我完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建立课堂观察、书面检测和口头提问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给予客观和真实的肯定。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渗透情感教育。比如,通过讲述成功人士的故事,加强对学生的激励。加强学科间的联系,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培养。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对学生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立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对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充分挖掘。

结语

小学是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小学的数学教育中始终蕴含情感教育。不单单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还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同时,增强数学教学艺术的感染力,使课堂充满勃勃生机,实现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成林,数学与情感[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3):81.

[2]李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融入情感教育[J].好家长,2016,(04):172.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小学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