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018-03-22徐林
徐林
摘要:如今,随着新课改在我国的深入推进,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讲授型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作数学教学的主导思想。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积极进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尝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自主学习;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自主学习有效策略在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应试教育占据上风,学生学习成绩与名次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标准与追求目的。在这种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占据着中心位置,大多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权威——专断式的师生关系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极其薄弱,这有悖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成为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在学习的阶段正是处于过渡的阶段,而且数学的学习内容非常抽象,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遇到很大的困难,所以,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由此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摆脱在学习中对老师的依赖。比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时候,由于之前的学习,学生对于全等三角形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会方便很多,所以老师在讲授这一章节的时候,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先预习,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先有一定的了解,整理出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相互讨论,对于不懂的问题再向老师请教,课后老师再给学生留一些练习题,检查一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然后在课堂上将学生经常犯的一些错误以及还并不是很清楚的知识点再详细讲解一番,巩固一下,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被慢慢地培养出来,学生自身的能力也会充分地发挥出来。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正的理解老师所讲授的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造生动的教学环境,开展合作学习
当下,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不仅仅体现在成绩上,而是需要全面性人才,老师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创设出一个生动的教学情景,并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由此激发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的教学一是能够保证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是通过情景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的精髓,有利于提高老师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三是合作学习的开展,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合作精神。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而且合作学习的开展也符合中学生在青春期的心理特点,那就是渴望得到关注与肯定,所以合作学习正好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互相探讨,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例如,在学习数据的分析时,老师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讨论中位数、众数在统计数据时的优点以及劣势,并让各个小组通过举例的方式来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过程当中,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数学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如今,新课改强调体现课程的实践性和开放性,所以,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不能将教学活动只局限在课堂上,还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数学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精彩有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比如,在学习《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这节内容时,在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了本节内容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项调查实践活动:对学校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一次调查,调查时,主要询问以下三个问题:你每天用多少时间来做作业?你上课认真听讲吗?你是否抄袭过其他同学的作业?然后要求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查,并将调查过程中所得出的数据进行记录、整理,课堂上,对所记录的资料进行汇报。这样,我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数学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也使学生从中体会了调查方案的设计,深化了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四、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初中生的思维处于由形象直观型向抽象逻辑型过渡的重要阶段,这种抽象型思维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数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这种典型特征,引导学生设置科学合理的目标,从而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学习目标的创设,能够帮助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产生自主学习以实现目标的心理动力,这对实现自主学习大有裨益。例如,教师在讲《全等三角形》之《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节时,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全等三角形的基础知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首先指导学生预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并从中分析这节课重点与难点,梳理出预习中遇到的困惑与障碍。这个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自身,帮助学生了解教学目标,这样,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更能集中注意力,把握教学重难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科学、合理。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目标相互协调,共同作用,数学教学活动的双向性得以实现,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
总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精神与能力至关重要,这既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又有利于學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创造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加大改革力度,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精神与能力。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第一,以新课程标准为正确指向,更新与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第二,引导学生设置科学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动机;第三,重视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创设生生互动、教师引导的学习情境;最后,密切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实现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的有机整合。
参考文献:
[1] 龚兰英.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探讨[D].苏州大学,2013
[2] 黄慧娟.浅谈初中数学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途径[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