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畛河流域河道整理与思考

2018-03-22王明连

魅力中国 2018年40期
关键词:流域河道水库

王明连

畛河流域地处黄河中游南岸新安县境内,属洛阳小浪底库区下游的主要干流,流域人口7.5万人,面积220平方公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河道水环境成为农村社会发展生产,农民安居乐业的重要载体,是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特别是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后,农村河道环境整治工程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河道水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作,重在不断治理,贵在长效管理。因此,为了河道环境整治工作的效果充分体现,长期显现,需要积极探索制定符合实际的农村河道水环境整治和长效管理机制。

一、畛河流域河道现状

小浪底水库蓄水后,畛河流域共有主要干、支流河道5条,总长度120公里,其中镇级河道2条总长8公里,村级河道4条112公里,石寺镇区就在4条支流交汇处。其中青要山镇域的曹村、纸芳两村的河岸已进行了治理。但是大部分村庄河道淤积严重,水质恶化,两岸绿化景观落后于新农村建设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群众生活质量和新农村建设的瓶劲因素。

二、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模式

畛河流域河道面广量大,河道大小、功能、层次不一,沿河环境复杂,治理措施也因地而异,在农村环境建设中,也开展了各个层面试点、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但随着经济社的发展,河道淤积,滩地被占,汚水直排入河现象普遍,严重影响了原有的蓄洪排涝能力,针对这一情况该类河道设计50年一遇洪水能力为前堤,重点突出”生态”与休闲功能,主要以镇区防洪工程进行建设,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一)清淤疏凌发挥防洪排涝主导功能。采用机械及人工开挖等方式,增加河道通洪能力。1、砌石护坡,骨干河道汛期洪水量大流急,因而河道采用浆砌块石及砼内投石护岸,以提高抗冲刷能力,保证行洪安全。2、恢复滩地,实施绿化景观工程,尽量恢复河道天然形态,保留湾道,湾曲的河流及滩地。3、综合开发利用,利用河道坡度小的地段设置小型挡水坝,增加群众户外活动的场所,开发休闲、亲水功能,使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得到全面发挥,成为人们娱乐、健身、垂钓、游玩的好地方。

(二)塑造景观河道。景观河道是位于主要公路两旁或流经农村集中居住小区和生话区的河。如青要山、石寺两镇区等,对于景观河道的建设,重点突出”景观”与“亲水”功能,坚持河道建设与景观建设有机结合,为广大居民创造一个休闲舒适的生活环境,采取的主要的整治措施:1、疏凌拓宽,对河道游积进行疏凌,对狭窄而有展宽条件的河段进行适当拓展。2、修建构筑物创造水景观,在河道中设置滚水坝等,其使用材料多为土石料混凝土等。通过改变水流形态,丰富水体景观。3、生态护坡,主要采用砼投石墙彻体,干砌石块等护坡方式,使河道趋于自然形态。设置亲水平台,通过建设亲水平台,拉近人们与水的距离,还原人水亲密接触场景,营造人水和谐的自然壮态。4、配套景观建设。在河道两岸设置绿化景观带并配套建设娱乐活动设施为人们提供健身、休闲、娱乐的最佳場所。

(三)突出行政村特色。行政村河道是指行政村域内河道,对于行政村河道的建设,重点突出疏通与生态功能,坚持河道建设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为村貌的改善锦上添花,采取主整治措施有:1、综合清理,这类河道原本管理溥弱,通过对河道清淤、清障、清垃圾的三淸综合治理,河道环境壮况很大改观,群众对河道的意识也有提高。2、复合型护坡,正常河床以下采用干砌块石重力堤基,河床以上采用砼投石提或浆砌石等形式。3、载弯取直。既增加河道行洪能力,又能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四)在河道上游建设水库调节

由于降雨量偏小,且时空分布不均匀,地表水无调蓄功能,地下水贫乏,严重缺水制约着整个流域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新安县引畛济涧工程为解决新安县水资源紧缺,减

少地下水开采,改善畛河水生态环境的重点水利工程。由于小浪底水库在汛期调水调沙处于低水位运行时期,以至于库区水位低于引畛济涧工程进水塔自流,引水水位,导致该工程每年 6 月 至 10 月期间,约 110 天不能引水,需要在青要山镇前河段建设谷山水库供水,已列入规划开工建设。

谷山水库是以供水、灌溉为主,兼顾防洪、生态和旅游综合开发的小型水库。谷山水库总库容为 960 万 m?,分别为引畛济涧供水、畛河流域灌溉用水、人口吃水和下放生态基流。谷山水库工程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洞及导流洞组成。水库坝址位于 80 年代建坝坝址。本次大坝建设采用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最大坝高 76.1m,坝顶总长为 206.44m,坝顶宽度为 7m。该工程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综合整治原则

畛河流域河道纵向坡降陡,横断面一般呈“V”或“U”字型,河道洪枯变幅大,枯水期流量小,河岸或河堤承受高水位压力时间短,山区河道集雨面积小,暴雨集中强度大,汇流时间短,水流速度快,挟沙能力和冲刷能力强,轻则河岸坍塌、淤塞河床,重则损毁耕地、摧毁城镇村庄,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针对这些特点,在河道整治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要统筹上下游及整个流域相互关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并遵循自然规律,尽量发挥天然河道功能。

2.在流域内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拦截地面径流,减少泥沙进入河道。

3.进行河道整治,采取上堵下排,修建堤防、护岸工程。上堵就是在河道上游修建一定的拦挡坝、沉沙库,拦截泥沙;下排就是疏导河道,清除阻水障碍,使河道畅通。

4.在关键河段修建堤防护岸工程,约束水流,保护岸坡。堤身结构和型式应尽量采用本地的建筑材料。由于山区河流水土流失严重,推移质多,大部分河道内都有充足的卵石材料,可采用大块鹅卵石堆砌、干砌块石等护岸方式,使河道趋于自然形态。还应注意河道的生态平衡问题,充分遵循自然规律,不宜过多改变河道自然特性,尽量保护天然河道的作用。

四、全面改善沿岸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通过河道清淤、水面保洁、控制进入河道的污染物总量,减少排入河流的污水量。对于易积累的有毒物质,要坚决制止排入河流。通过谷山水库按实时水情调度,合理利用水体的环境容量,达到逐步改善水质的目的。通过整治可解决流域区域水资源紧缺、地下水位逐年下降等问题,实现居民生活用水安全,保障工业企业用水需求;为两岸灌区提供充足水源,保障灌区内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增加涧畛河水流量,提高畛河水体自洁能力,改善水生态环境;有助于构建生态水系,提升镇区品位;必将对区域水利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猜你喜欢

流域河道水库
弯道之妙
区域联动护流域
道不尽的水库钓鱼
空中有个隐形水库
撮粮之术(下)
河道里的垃圾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河道的治理与对策分析
建构流域跨界水环境污染协作治理机制
我掉进水里了
称“子流域”,还是称“亚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