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经典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分析

2018-03-22任尚桢

魅力中国 2018年40期
关键词:国学经典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任尚桢

摘要: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悠久,国学便是我国的传统学术。国学经典是包含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性原创著作,其教育价值在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修身养德,立身做人;弘扬民族文化,坚守民族精神。在开展大学生“经典阅读”通识课时,应从历史、现代和辩证的维度确立经典阐释的尺度。

关键词:国学经典;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路径分析

引言

“一个民族若要致力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其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而这两样东西都有它的思想基础——就是比较全面的了解自身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安身立命之根,是民族之魂。在“国学热”背景下,“国学”、“国学经具”、“国学教育”等词再次关起于学界,但学界对“国学”的定义字在争论,伒说纷纭。笔者认为,国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随着历史収展迚程而保留下来的经具文化,更应作为一门学问去研究,挖掘兵中能与时代相融入的成分,仍而更好地服务现代社伕,共同营造我们美好的精神文化家园。

一、国学经典的内涵

何谓“国学经典”?必须弄清楚“国学”的概念。国学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国学泛指中华各民族历史文化中产生的学术;亦指近代以来我国学者采用古今结合的方法对传统学术与传统文化所做的研究体系,是中华民族以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创造出来的精神总体。国学是一个凝聚着无数先辈智慧和心血,具有浩瀚文献以及其他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载体的思想、学术体系;国学的特定内涵:国学即广义的传统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即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等等。当下对于“国学”的解读林林总总,可归为三大类:“学术”与“学问”说;“广狭义”与“层次”说;“新国学”与“大国学”说。国学经典我们是指经过悠久历史洗礼而积淀下来的、具有永恒的价值、能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且蕴含常理常道、能指导做人常则常行的大道;是国学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原创著作和文献典籍。国学经典分为三个基本层次:第一核心层是以先秦“六经”即《易》、《诗》、《书》、《礼》、《乐》、《春秋》为主,是传统国学经典的源头;第二主干层是以战国“诸子之学”为主,是中华文化的源头;第三衍生层是指秦汉以后形成的在“经学”、“子学”之外的所有各类典籍著作。

二、国学经典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价值引领功能

国学经具的价值引领功能就在于国学经具能够遵循人本原则、人的成长収展觃律,仍而促迚人的自由全面収展,这对人们价值观的确立其有枀大的作用,如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激収理想信念,树立盜标,更能激励着人们追求崇高的价值。因此在国学经具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仌对我们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个人价值只有在社伕价值中实现才其有意义,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集体主义的熏陶将引导社伕成员树立集体、民族、大局意识,这使得个人的理想信念、収展盜标拓宽到国家领域。

(二)教育功能

国学经典的教育功能主要是指对人的思想品德以及素质进行培养,它主要包括国学经典的价值以及国学经典作为一种教育的内容系统两方面的含义组成。国学经典的本质就是教育,主要体现在对人们的思想政治的教育上。国学经典作為我国古代先贤的智慧结晶,里面包含着丰富的知识以及人生哲学,对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至关重要,这体现了国学经典的真正价值。国学经典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高校的教学实践中,是存在主要和次要的区分以及相互合作的必要的。

(三)教化功能

国学经典宣扬以人文主义为主的伦理道德,注重教人以德性与智慧,而不只是追求知识,重在教化于民。它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和德性培养,注重气节和操守,提倡发奋、立志,强调道德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个人担当的社会责任与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统一起来,把道德教育同身体力行紧密结合起来,并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看作是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条件。国学经典所折射的人生哲理,要求教育者善于运用社会教化和自我修养方法教育受教育者成为社会和群体认可和需要的人,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不是目的,只是手段。人的价值只有在群体中才能得到体现和实现。这也是国学经典所倡导做人必须“内圣外王”。或者说,人的最终价值集中体现在对国家、对社会有用无用、贡献大小上。上述这些,可以看出国学经典对于个人、社会具有教化作用。

三、国学经典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主要实现路径

(一)教育重视国学,倡导读经热

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仅存在于历史长河中,而且真真实实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其中四书五经可谓经典中的经典,不仅意蕴悠长,蕴含真理,而且言辞华美,深受大家喜爱,故而形成一股读经热,不仅学生、知识分子,许多社会人士也热衷于此,不仅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更能修身养性。

(二)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辅相成

校园文化丰富多彩,校园美景文采隽永。在许多大学校园中,随处可见一些名人雕像,他们屹立于校园一隅,更是屹立于每个人的心中,孔子、孟子这些经典名人更是深刻于每个人的心中。每个宽敞明亮的教室也会适当悬挂一些名字名句,经典段落以时刻启示学生,学生每日在这种文化气息浓厚的校园中孜孜不倦,更能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体现高校的文化内涵,也体现其活力与品味,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人文精神。因此,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更要融入国学文化。演讲、诵读、征文等各种各样的相关活动必不可少;音乐、舞蹈、诗歌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都可以应用。在这种方式下,国学能够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并为他们所喜爱。除此之外,许多节气节日都蕴含丰富的国学文化,在欢歌庆祝的同时,追忆他的历史由来和文化底蕴,亦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重要内容。

结语

国学经典是我们民族历史长河中涌现出的一批大仁、大义、大智、大信、大勇者留给炎黄子孙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遗传密码。面对这个我们民族独有的、不可复制的精神资源,我们唯有怀着敬畏与谦卑的态度,秉持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心境,确立多维视角的阐释尺度,发挥其恒久弥新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梁阅.国学经典在高校德育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3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刘家喜.国学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高校后勤研究,2018,(2)

猜你喜欢

国学经典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数学的翻译功能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我有特异功能
吟诵国学经典,提升语文素养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
浅谈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整合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