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德斯鸠的地理学说述评
——读《论法的精神》

2018-03-22艾春花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孟德斯鸠气候

艾春花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1)

两百多年以前,贵族出身的孟德斯鸠发表了影响至今的巨著《论法的精神》,这本篇幅达几十万字的政治学著作基于人性的视角,深刻地分析了与法律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问题,涉及面可谓广而全,但主要的理论基点还是在于对政治制度的分析与论证,尤其是对其原则的把握。他在书中论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气候性质、土壤差异与人民性格、政治统治形式的密切关系。这一地理论抨击了当时的封建神学和专制统治,具有伟大的时代意义。孟氏耗时近十年的巨著影响了当时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后来的中国革命,批判性辨证分析孟氏理论,至今可让我们从中得到治国理政、理解人性的启发。

一、孟德斯鸠地理学说的主要内容

法是一种表述关系的存在,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任何事物都存在主宰自身运行变化的法则,法也是人类理性的表现。在《论法的精神》第三卷中,孟德斯鸠花费五章的篇幅论述地理环境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如不同政治制度(民事奴隶制、家庭奴隶制、政治奴役)下的法律与气候的关系,法律与气候性质、土壤性质的关系。他认为,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土壤等和人民性格、感情相关,立法建制应该考虑这些环境因素。

1.气候与性格的关系

在第十四章法律和气候的性质的关系中,孟德斯鸠详述了气候差异对人的性格的影响。他从生理学角度出发,认为寒冷气候下的人有较强的自信和勇气,“较为直爽,较少猜疑、策略与诡计”[1]271,而生活在气候炎热国家的人民体型瘦小,精神上也较为软弱。他因此总结:“炎热国家的人民,就像老头子一样怯弱;寒冷国家的人民,则像青年人一样勇敢。”[1]271他还进一步讲到,寒冷国家的人感受性低,炎热国家的人感受性敏锐,因此又易造成南方国家的人邪恶多、品德少,情欲放纵,产生各种纠纷。孟德斯鸠还说,炎热使人身体力量的萎靡颓废传染到精神,导致缺乏进取心,形成精神懒惰,从而为政治奴役的滋生播下了种子。而精神上的懒惰又催生了东方国家的僧侣制度,这种制度的盛行进一步使“微贱小民甚至喜爱他们悲惨的境遇”[1]277,便造就了甘受奴役的性格。正是由于南方人感受性强但软弱且思想懒惰,所以更需要理性的立法者去领导。气候影响人的性格是孟德斯鸠构建这一理论的基石。

2.气候与政治奴役的关系

孟德斯鸠在本书的前面已论述,炎热气候使人在身体和精神上都偏向慵懒,而在寒冷的气候下,人为了生存和行动,不得不抗拒恶劣的生存环境,因此身体忍耐力更强,人的精神也更为勇敢坚强,更具有挑战性[1]326。因此,他认为热带民族的软弱畏葸容易使这些民族的人民屈服而成为奴隶,相反在寒冷气候下生存的人民则积极勇敢、不屈不挠,因此就产生了北方人征服、奴役南方人的后果。他还从地理角度分析了亚洲弱而受奴役、欧洲强而自由的原因:地形和山脉造成亚洲温带气候范围很小,几乎只有热带和寒带。由此一来,好战的民族和软弱的民族相毗邻,必然造成强大民族奴役弱小民族的局面。而欧洲平原范围广,多是温带气候,强国与强国碰面,都是一样勇敢。虽然寒冷地区的民族都很勇敢,但是亚欧民族的差异又导致亚欧北方民族虽都从事征略而结果却大相径庭。欧洲北方民族是以自由人的身份向外征战,因此他们给被征服地带去的是自由思想;而亚洲北方民族以奴隶的身份从事征战,他们的胜利意味着被征服民族遭受被奴役的灾难。

3.土壤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孟德斯鸠认为,首先,土壤的性质影响政体。在土壤贫瘠之地,人民为了生存勤奋开垦,吃苦耐劳、生活简朴,有利于养成奋进勇敢的性格;土地肥沃易使人因优越的天然条件而心生懈怠,民众懒惰,导致人民身心疲弱,贪生怕死[1]336-337。另外,由于肥沃之地常是平原,在战争中处于劣势,人民只好向强者屈服,所以土地肥沃的国家常常被单人统治;而土地贫瘠之地多是山区,农业产出少,剩余产品少,加上崎岖不平的天然地形易守难攻,所以土地不太肥沃的国家常常是数人统治的政体;近海的人民则希望一种混合政体。

其次,孟德斯鸠认为地域大小也与国家政治制度密切相关。他说,小国适宜共和政体,中等国家适宜君主政体,大帝国适宜专制君主统治。他用国家幅员的大小来解释为何近代以前亚洲人民多数受君主奴役而欧洲人民多数却生活自由。亚洲大帝国的出现是因为其幅员辽阔,为了防止版图分裂割据,只能实行专制制度,而且只能实行一种极端残酷的奴役统治。而在欧洲,多河流海洋,天然的区域将地域分割成各个领土分散的国家,商业的传统和法治的要求,形成了爱好自由的特性,极不易向外力屈服。

关于这一地缘政治说,孟德斯鸠在第八章中分析得更为透彻。他认为君主国应适中,国家太大内部容易被割据,使君主权力被架空。大帝国的统治者必须握有专制权力,因为要控制偌大的疆域,君主必须有绝对的权威和话语权,行政效率必须高。孟德斯鸠特别关注到封建时期中国政体的特例,他认为封建时期的中国政体集这三种政体原则于一身,即畏惧、荣誉和品德。封建时期的中国,暴政没有导致腐化的重要原因是“来自气候的物理因素对道德发生有力的影响”[1]152。其所属地域的气候适宜人口繁殖,人多带来生计问题,下层人民暴动造反的压力使上层统治集团不得不为下层百姓做点实事、好事,迫使政府施善治、从良政。

当然,孟德斯鸠的地理学说内容涉及面十分广泛,除了上述三个大方面外,孟德斯鸠还从气候因素出发找寻东方各国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用印度炎热的气候解释佛教教义的产生;用气候解释多种婚姻制度(一夫多妻制和一夫一妻制)及家庭奴隶制的产生;用气候不同解释各国法律规定的具体差异(例如禁酒制度),等等。

二、评价及启示

孟德斯鸠生活在法国社会的一个转型期:由腐朽封建的君主专制转向新兴资产阶级崛起、理性主义反抗神学统摄一切的时代。这个历史形势给孟氏提出了反封建、反暴政、反教会的时代任务,同时也因个人所处的阶级和时代局限,其理论观点不免有令人质疑甚至诟病之处。孟德斯鸠作为物质生活无忧无虑的贵族,其思想尚未完全摆脱贵族的阶级意识;另外,在社会理论方面,孟德斯鸠未摆脱抽象人性论的束缚,对各个国家的历史事实难免有片面解释。

1.积极方面

孟德斯鸠生活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思想是唯神史观。这种观点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神定的,法律和政治制度都是上帝的恩赐。孟德斯鸠从自然客观的物质角度阐释了民族性格及政治制度差异的原因,无疑具有明显的反宗教神学的性质,也对后人在探讨社会问题方面摆脱宗教神学羁绊向科学迈进重要一步产生了积极意义。例如,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所论述的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就受到了孟德斯鸠地理学说的影响;德国思想家赫尔德在探讨社会发展的原因时,也曾向孟德斯鸠求教。总之,孟德斯鸠地理学说不仅抨击了当时的宗教神学,对后续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研究也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第一,在政治意义上,孟德斯鸠的地理学说打击了封建神学世界观、政治观。侯鸿勋先生指出,孟德斯鸠地理学说提出的原因之一是基于反封建专制主义的需要,孟德斯鸠利用客观自然界的依据来批驳专制主义的虚幻神话[2]。在18世纪这个理性大旗高扬的时代,孟德斯鸠的思想受到培根实验主义、笛卡尔理性主义先驱哲学以及同时代一些进步思想家、历史家的影响,他尝试用科学方法探求社会演进,和当时传统的基督教神学思想体系、封闭思想作斗争。孟德斯鸠的神论观点力图用理性的尺度来衡量宗教,使信仰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同时,他还强调规律(法)的重要性,一方面承认上帝是宇宙的始因,另一方面又认为上帝并不干涉自然界的事物,甚至上帝的活动也要受自然界的制约[3]。

第二,从学术价值上说,孟德斯鸠的许多论述留下了丰富的理论遗产。气候、土壤性质等环境因素对人民生理、心理的塑造,对民族兴旺强盛与否的影响,对法律内容的具体创立、政体形式设计等,在《论法的精神》中作了近似普遍规律的描述。即使在今天,我们也不能完全忽视这些理论的合理之处。孟氏这一学说对后世法哲学理论的发展也有帮助,黑格尔《历史哲学》受自然地理学说的影响,发展出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社会生活的理论。他认为历史发展与自然地理环境密不可分,自然环境可以影响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4]。透过黑格尔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也形成了一系列关于自然地理与人类历史发展关系的学说,这些学说成为其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地理环境是人类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材料,是社会生产力的物质基础。

2.质疑之处

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孟德斯鸠在思想认识上不免有主观偏狭之处,后世对孟氏的地理论有借鉴,也有批判。

第一,孟德斯鸠把各种政治制度的不同过多归因于自然地理环境,不免落入地理环境决定论的窠臼。例如,他从地理角度论述了古代中国政体是专制主义,以恐怖为治理根据;用气候影响民族性格、区域大小,从而影响国家政体等理论阐释古代中国是集权专制政体的缘由。听起来似乎有几分道理,实则偏颇狭隘。当然,我们也要理解孟德斯鸠之所以会偏向环境决定论,可能一方面是追求学术创新,更重要的还是受其时代和认识的局限。当时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主要以自然力为主,工业尚未发达,人类生产活动严重依靠自然资源。从这个时代背景角度考虑,孟德斯鸠把人的性格、社会政治制度归因于自然环境情有可原。以封建时期的中国为例,辽阔的土地、广阔的亚热带气候适宜发展农业,农业对人力的要求使得人民的流动受到限制,因此也形成了农民因循守旧、小富即安的小生产者心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把中国人的这种传统、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追溯到地理环境有其部分合理之处。

但是,孟德斯鸠只看到了这个最原初、最稚嫩的外因,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但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选择[5]。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只能到社会内部去寻找,只有物质资料的生产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1840年鸦片战争被迫打开国门以来,炮声渐渐惊醒了中国人民,无数仁人志士探寻救国图存之路。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自强求富,从维新变法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顽强力争,再到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变革,就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不断由外向内的剖析过程。中国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是简单得像孟德斯鸠所说的是地理环境使然,而是历史和人民经过实践作出的选择,是基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状况和历史文化作出的历史选择。孟德斯鸠被后人驳斥就在于他没有拥有马克思这样的深邃智慧,没有深究地理环境影响下所形成的不同的生产方式,粗浅地把一系列社会现象归咎于自然地理因素。

另一方面,他之所以滑向环境决定论者离不开他本人的阶级局限。孟德斯鸠出身于贵族世家,做过律师、议长,卖掉议长一职后更是衣食无忧。他是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加上当时资产阶级在专制主义下虽受压迫,但仍然能在专制政治下发展商业,因此还不具备彻底的反抗性,而农民本身没有单独的力量反抗封建专制,所以他不可能看到阶级之间隐含的内在矛盾,这也造成他在理论上温和妥协的一面。

第二,孟德斯鸠只看到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没有论述人对环境的反作用,是一个机械唯物主义者。在他的环境影响论下,人是被动的,由于地理因素(尤其是气候)的不同,才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国家和社会。当然,不可否认,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作用很大,尤其是在人类早期,但是比起人类社会的变迁、社会制度的更迭,环境的变化非常缓慢。于此,伏尔泰也提出质疑,他不能解释相同的地理环境下,同一国家在不同时候实行不同的政治制度的原因。西斯蒙第以意大利历史来说明地理环境对人民的社会生活不具有决定作用。他认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一个有机综合体,除了地理环境还有人文因素,比如政治制度也会切实影响人民的生存环境[6]。

在现代化、全球化时代,自然环境因子的影响具有蝴蝶效应,环境对单个民族、国家或地区的异质性影响减弱。全球化趋势下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相互交融,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国人民在异质性张扬的同时,同质性程度也在提高。人民的性格除了天生遗传因素,更多的还是受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如社会交往、教育、文化氛围)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网络信息的迅速普及,跨文化交流的频繁碰撞,使人们的感受性更易趋同,共情度也更高。像孟德斯鸠所说的,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礼仪的影响呈减弱态势。

第三,在某种意义上,孟德斯鸠又不是地理环境决定论者。他在第十九章中论述了法律和民族风俗、习惯、一般精神的关系,这些恰好是对环境决定论的重要补充。例如,他谈到封建中国政体的特质是礼教,把礼、法、教、俗混在一起。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严格遵守这些礼仪,并且使这些礼教渗透到国民心中。他在书中对中国政制、风俗、礼仪、道德现象的描述是中肯的。他还提到改变一个国家的风俗和习惯的办法是用另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去改变,这接近于后世提出的同化(涵化)理论。

中华文明绵延至今而未被割裂或湮没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礼教的兴盛,我们可以把它提升为文化的力量。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文化上的大一统在政治统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秦朝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世在此基础上基本延续了儒家的正统地位。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在《当中国统治世界》一书中讲到一个观点:中国人自古以来把国家视为民众的监护者和管理者,国家就是文明的化身。中国人追求和平统一,这个职责只有国家才能担任,中国国家的合法性深藏于中国的历史中[7]63。汤因比也曾评述过中国,他认为中国人在政治、文化上的统一有着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几千年来,中国一直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文化和政治实体[7]247。

君主专制制度在封建时期中国历史的巨轮中循环往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道德教化统治之术的胜利。这种意识形态的合法性是内生的,绝非单纯的像孟德斯鸠所说的是气候或环境使然。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累积形成的家庭、家族、宗法社会,家国同构的统治土壤,儒家修齐治平的道德浸染使中国人形成保守封闭的文化心理。因此,才有20世纪初众多热血沸腾的青年知识分子掀起浩浩荡荡的新文化运动,他们透视到当时中国国民性中的一些负面因素,提倡祛除封建中国的思想文化病毒,创建新文化,从思想文化深度上救国救民。

3.对当下的启示

其一,在社会历史领域,孟德斯鸠关于法律、政制与民族精神、风俗习惯等关系的论述对于当今的治国理政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孟德斯鸠在书中谈到,要改变一个国家应该用另一个国家的风俗去改变。我们在政策、法律的移植借鉴时要考虑本国面临的现实世情、国情、民情,不能盲目崇洋媚外,制度设计要体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在处理法律与伦理关系方面,如何体现制度的人文关怀,让人民群众正确理性地看待和理解法与情之间的微妙关系,至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二,孟德斯鸠对地理环境给予的重视,给我们观察社会历史提供了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视角。我们在分析各地区人民性格、处理民族关系、制定地方法规、拟定地区发展规划时,不应该忽视自然因素。一个地方的民情有部分原因归根于自然环境,在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更为明显。农民依据大自然的馈赠进行生产生活方式的调整和适应,造成了纷繁多样的地方民族特色。政府部门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合理发展特色经济模式,适应并创造条件改变落后地区人民的生活状态。与此同时,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还要掌握适度原则,在取之于自然的同时也要回馈自然,改变人类自我中心主义的功利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

其三,撇开孟德斯鸠是否是地理环境决定论者的争议,他对自然环境的诸多关注给我们提出了重要的时代议题。工业革命时代无休止向自然索取的理念及其实践给我们带来了沉痛的代价,当今全球社会无比重视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的理念;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让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使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在全球环境治理上,强调我国要引导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生态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有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保护环境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因此,公民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绿色理念,积极实践绿色行动。

三、结语

思想家是思想的载体。我们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去看待前人的思想、理论和观点,即用历史的眼光联系作者的时代背景去理解思想家的思想,既不以现代眼光过分苛求古人,又不能拘泥于前人的理论,故步自封,而是发展其理论以适应变化发展的实践,从前人的思想中发掘对现代价值的光芒。孟德斯鸠地理学说是启蒙时期的思想革命,既推动了西方国家的历史进程,也为中国反封建革命注入了新的活力。时至今日,这一学说对治国理政、全球环境治理问题的思考仍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2]侯鸿勋.《论法的精神》导读[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169-171.

[3]侯鸿勋.孟德斯鸠[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3:68-73.

[4]帅奕男.孟德斯鸠自然地理学说之探究——对《论法的精神》一书的解读[J].知与行,2016(9):143-146.

[5]金欣欣.回到文本:对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再认识[J].中州大学学报,2016(2):66-73.

[6]陈捷,包庆德. 关于地理环境决定论及其反思[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15-21.

[7]张维为.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孟德斯鸠气候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
洛克与孟德斯鸠权力分立思想的比较分析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研究综述
简述西方三权分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简析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与权力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