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基于新时代视域
2018-03-22王贵
王 贵
任何社会都有其核心价值观,它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精神基础。所谓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就是社会成员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发挥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作用。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1]16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内在的本质体现,是凝心聚力的“最大公约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近年来,虽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大多是从理论到理论的宣传教育、体制机制建设、榜样示范等方面进行的研究,而对大众化面临的挑战缺乏深入的分析。本研究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取得的现实成就,探讨大众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应对之策。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取得的成绩
价值观的本质是社会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凝聚了社会发展的合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有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不断富强,人民群众手中的物质财富不断增多,整个国家从城市到农村都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打破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与人之间政治优先的社会关系格局,物质利益关系成为了社会的基本关系。与此同时,社会价值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2]524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社会各方面的变化,我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对我国的建设成就和现实问题的辩证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统一体。从国家宏观层面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充分肯定了4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同时也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从社会中观层面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从个人微观层面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彰显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品格,也是对未来个人的道德发展提出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基于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变革而提出来的。习近平同志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1]16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历史文化的精粹,彰显了现实的成就,指明了未来的前进方向。
(2)形成了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合力。社会建设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工程中,只有全体国民形成合力才能取得伟大的胜利,而这个合力的形成必然少不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和信仰支持。恩格斯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是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3]592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对社会历史或多或少都产生了影响,这就需要突出社会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把社会力量都集中到社会建设的焦点上,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巨大的力量,从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习近平同志指出:“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1]16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形成社会合力的巨大力量,如建党时的“红船精神”、革命战争年代的“长征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铁人精神”、改革开放时期的“航天精神”,以及社会转型时期的“实干精神、创新精神”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凝聚着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发全社会的活力,有力地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强大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核心价值观就是形成社会合力的重要纽带。
(3)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自信。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既没有可循的经验,也没有现成的方案。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驳斥了各种诽谤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例如,美国学者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宣扬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是人类历史的最终选择,中国的社会主义即将步苏联的后尘。但是,直到今天中国不仅没有走苏联的路,而且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还超越了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事实胜于雄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和对世界发展所做的贡献都驳斥了一切诋毁社会主义的言论。当然,我们也必须深刻认识到福山的“历史终结”、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和约瑟夫·奈的“软实力”都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即经济强国还必须要有与之匹配的文化“软实力”。况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来就没有放弃在意识形态领域对中国的影响,已故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冷战结束了……但是共产主义还没有结束,那就是在中国。因此,我们在亚洲要支持日本、印度,不要让中国取得亚洲的领导权。”[4]从中可以看出,意识形态领域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只有在文化上掌握话语权才能保证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纵观中国传统文化所形成的亚洲儒家文化圈,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今天很多亚洲国家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习近平同志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5]只有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和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是我们自信的内生动力,才能更好地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面临的挑战
自从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就不断得到了人民大众的认可。但是,在大众化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与社会发展不同步。社会发展规律要求,社会意识必须保持与社会发展同步。马克思指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2]550这说明我们必须提出和建立起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主流价值观念,以便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改革开放以来,物质利益关系的“物化意识”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目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上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社会经济格局的变化与相对滞后的思想文化之间的差距,社会现实与思想观念“两张皮”的问题还很突出。物质利益关系成为了社会生活的主导关系,随之而来的各种社会陋习和非正常现象凸显,如“天价婚礼”“碰瓷”等社会现象频出。有的人过分追求“物欲”,导致了“义利观”的变异,对此务必保持清醒的认识。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正是弥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短板”。从目前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得到广泛的宣传,但是,被接受和内化的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与社会发展还不同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尚未发挥出巨大的社会调节作用,还未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和自觉遵守。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各类非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可乘之机,它们扰乱了人心和破坏了社会和谐。纵观历史,儒家思想自秦汉以后就在社会中居主导地位,不仅维系了封建社会长久的稳定发展,更是发挥了汉文化在整个亚洲地区的影响力。反观近代以来,儒家思想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未能孕育出新的文化形态,导致了盲目自大的统治心态和采取闭关锁国的国策,致使近代中国落后挨打。正反的历史启示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刻不容缓,在意识形态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抢占制高点。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入大众现实生活的程度不够。任何思想和意识要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就必须与广大民众的社会生活建立密切的联系,而这个联系的纽带就是价值观大众化的关键点。马克思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2]524普通大众最关心的是家庭、工作、社会交往、子女教育等,“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是最直接的日常生活。在这样的现实社会生活中,人民群众会问,我学这个价值观有何意义?学了有什么用?不学也不影响什么呀!社会上很多人对马克思主义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不知晓或不理解,更别说内化和践行了。针对这些问题,必须深入分析症结所在,究其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我们的立足点应该是社会的利益问题,应该以最小的生活单元——家庭作为基本的价值关照点,但在目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家庭教育的基础地位被忽略了。其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从政治主导转向了利益主导,政治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逐渐“边缘化”。部分政府官员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利牟取私利,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再次,基层政府官员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少数人对人民群众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不愿意管、不耐烦管,甚至欺压百姓。由于这些行为给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声誉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人民群众对政府宣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也就心不在焉了。例如,农村有很多农民都认为“无官不贪”“当官都是捞油水”,严重损害了干部的形象和威信。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不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从本质上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更是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真实反映,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必须借助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来实现内化和外化。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仁、义、礼、智、信”等非常优秀的文化基因,这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珍贵历史遗产。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座谈时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1]170他在讲话中列举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名言名句,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中国文化基因的价值观念。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型必须不断推进,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教育(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这个抓手,在儒家传统中以家庭伦理作为起点保证了个体成长的继承性,“儒家的家庭伦理以亲情为本位,其不是外在的宗教戒律、政治法律制度,而是一种出自自身本原的内在关系,只要家庭存在,父子、夫妇、长幼的差异伦理关系就会自然生成。”[6]而外在的价值观只有通过家庭才能更好地融入到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中,从而在社会交往中外化为自我的基本行为准则。但在现实的宣传中,从国家、社会到个人这条路径是有悖于中国传统价值观中“修齐治平”这个思路的,应该进一步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内涵更好地渗透到社会现实生活之中。
三、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挑战的策略
利益关系是一切关系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必须通过健全社会利益共享机制来调节利益差别,有效缩小社会两极分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表述,必须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并配合利益调节机制,充分发挥心理调节“营养剂”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需要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共享机制。利益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82“‘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2]286从这个简练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任何思想或者价值观都必须紧密联系人的物质利益,也只有真切反映人民群众物质利益的价值观念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2]525他进一步说明人们的社会意识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而核心价值观的切入点应该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来寻找。只有能够真切地反映人民群众利益的价值观才能接地气,也才能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例如,医疗、教育、住房等已成为了人们群众最关心的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7]这里从物质利益出发,通过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健全来实现共享发展,凸显在社会主义转型的特殊时期,利益问题已经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8],说明任何宣传和教育都只有渗透到利益机制的调节工作中去,才能引导人们理解社会矛盾和价值冲突的内在本质,决不能停留在问题的表面,通过简单的宣传教育、价值引领等形式化的手段来实现价值观的融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9]说出了普通百姓的心里话,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点赞。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社会关系都体现出了明显的“物化”趋势,在这种旧的观念被颠覆,而新的观念尚未被广泛接受之时,社会上形成了以“金钱”为衡量标准的价值取向,出现了严重的“拜金主义”和“消费主义”的不良倾向。只有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社会才能实现长治久安与和谐发展。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必须密切联系大众生活。价值观作为社会客观实际的反映,在社会发展中,必须通过不断的宣传教育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实现培养路径多样化,尤其是政府官员必须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和需要。秦朝李斯提出的“以吏为师”,虽然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采取的手段,但也有深刻的现实启示,那就是人民群众看国家和政府首先是从官员的实际行为出发的,是否能够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这些都是人民群众内心深处的“一杆秤”。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和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10]1095革命战争的胜利在本质上是人民群众的胜利。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告诫党员干部:“要坚决批评和纠正各种脱离群众、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的错误。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11]568群众路线就是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旨要,只有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有生根发芽的沃土。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反四风”“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教育活动,“打虎、拍蝇、猎狐”惩治了大量的腐败分子,进一步规范了党内政治纪律和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要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12]只有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理解人民群众现实生活的不易,多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必须紧密结合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按照“诚信、友善”的基本要求,政府官员应该身体力行、榜样示范,使其逐渐成为社会的行为准则。同时,要重视家庭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13]家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伦理逻辑起点,人虽然是社会的存在物,但也是在继承家庭传统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个体的切入点。此外,还需要加强高校、宣传部门、人民团体、普通大众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并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结合道德教育,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必须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时代的客观反映,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也是在对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形成的。任何一个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精神文化生产都离不开历史文化遗产。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4]“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同样,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11]1083中华文明在5 000多年的发展中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有太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东西,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采取批判继承的方式,发掘具有时代价值的优秀文化遗产并发扬光大。习近平同志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1]169通过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切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做到价值观传递的无缝对接,从而既能弘扬传统价值观,又能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国儒家思想的大众化来看,最基本的一条路径就是教育中的“科举考试”,通过考试把价值观作为选拔人才的基本标准,从而在学风和社会风气上实现全面扭转,全社会重视读书、重视教育,自然而然就实现了价值观的教育融入。但是,今天的工具理性式教育导致了教育的功利化,把教育当作未来谋生的手段,无论是中小学的思想品德课还是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应该重视并加强人文学科建设,把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材、教学和学生的课余活动中。面对今天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边缘化”的趋势,应该扭转这种趋势,严格制定课程标准和人才选拔考核的条件。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无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在当下,都必须发扬这一优良传统,不能简单地“坐而论道”,更不能犯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习近平同志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1]175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落实到实践活动中,把“知”与“行”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善于学习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更要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 ”[10]34更要在实际行动中下功夫,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变成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规范,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从而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