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卷首语

2018-03-22/

创意与设计 2018年6期
关键词:造物万物转型

文 / 王 敏

智者创物,基于对万物之理的洞悉与诠释。匠心者遵“天道”而不炫技斗巧,恪守的是成器之道,体现的则是设计之仁。从工匠、艺匠再到哲匠之路,古今已有诸多论述,但造物活动在面向更为广阔的“非物质”领域的同时,并不是仅拘泥于社会生活中的 “物理”或 “事理”针对性地提供问题解决方案,而是遵循自然万物之“事”与“理”相和谐统一的永续发展观。

美源于和谐,设计之美亦是如此——美国设计师巴克明斯特·富勒甚至认为如果自己的设计是不美的,就一定存在着不完善之处。设计固然有目的性因素,但非功利至上。这在东、西方传统的设计观中均有相近表述,只是二者所阐述的范畴并不相同:中国传统设计中的“美”建立在万物相和谐的基础上,表现为人应顺应自然规律的共生之美;在西方,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则以(建筑)物各部分比例和谐统一为美,表现为以人自身为参照的尺度之美。无疑,前者注重人与万物相交互的心理尺度和共生关系,是对“时”、“空”、“场”所关照下的“人伦”与“物序”的特有感悟和理解。相比之下,中国传统设计中强调取之有度的造物观就是一种朴素的可持续设计观,现今面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系统该如何重建等问题,值得学界研究者们深入地探讨。

回望设计历史,总是不能回避某些遗留的问题乃至过往的教训。例如随着20世纪带有“工业”印记的设计观逐渐褪色,德意志制造联盟曾在1914年科隆大展时出现的主要分歧再次浮现且令人深思——设计之路要走向平等的标准化还是尊重差异的个性化?再有,前包豪斯教员莫霍利·纳吉1937年在芝加哥创办了“新包豪斯”之后,才惊讶地发现“艺术与技术:一个新的统一”思想指导下的德式设计教育模式,在北美科学与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已经明显落后—— “艺术、科学与技术相结合”随后开始成为设计教育的新模式。

现如今,设计教育再次面临科学与技术不断推动下的深刻变革和挑战。尤其是在经历了后工业时代个性化浪潮的洗礼,在多元消费观和多层次需求日新月异的今天,跨领域颠覆式创新层出不穷。设计领域充满了机遇与突变,未来设计师的培养有必要思考如下问题——是否仍根植于20世纪的工业化时代的设计教育模式,培养面向新时代的设计师?现有的设计教育模式、内容、平台和手段是否与飞速发展的科学与技术相匹配,又是否对中国传统造物的哲学及其当代价值开展过全面研究与反思?

欣喜的是,近期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就社会快速变化过程中设计与新技术融合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一系列问题,以“广泛转型与设计机会”为主题汇聚了十几个国家或地区的三十多位知名专家,围绕着社会转型、商业转型和教育转型这三大主题分别进行了专题演讲、多方交流与工作坊实训,进一步为明确新时期设计人才培养的方向及其使命提供了新的思路。

得益于各级政策的积极倡导,作为经济新引擎的智慧产业正前所未有地体现出社会的创新力与发展速度。从“谋”物到“谋”发展不仅是设计格局的提升,也是每一个国家、团体和个人在面向更为复杂和多元变化的问题所需要具备的一种能力。

本期选取的部分文章,内容涉及设计在新时期的转型、机会与挑战,城市规划中的不同文化冲突与包容现象,环境设计领域对传统造物观中“场”的认识,以及传统器物纹饰演变的内在逻辑等不同方面。期待能引起更多学界同仁们的关注并参与讨论。

猜你喜欢

造物万物转型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与造物游”: 第二届晚明艺术史学术研讨会召开
造物新语——重组材料与构造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造物美学
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