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黄梅戏的外宣翻译及其媒体融合传播研究
2018-03-22谷峰
谷峰
(巢湖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黄梅戏是安徽地域优秀传统戏曲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一直充当着华夏戏曲文化原型符号的重要角色,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异质元素。但是目前将黄梅戏与外宣翻译及其媒体融合传播研究组织起来,形成有关联、强有力的论证的文献还很缺乏,这与国家“一带一路”、安徽“文化强省”等战略的大力实施不相吻合。让黄梅戏更好地走向世界,其中黄梅戏的外宣翻译及其媒体融合传播是一个重要的“抓手”。但是如何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契机,更好地外译外宣黄梅戏,讲好“黄梅戏故事”,传播好“黄梅戏声音”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本文在分析黄梅戏的外译外宣现状的基础上,探究黄梅戏在外宣翻译及其媒体融合传播过程中的“两步走”范式,即“文本移植(体现受众意识的外宣翻译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和“文本存活(培育媒体融合传播生态)”。集中探究黄梅戏的外译外宣问题,一则有助于深化和细化黄梅戏的对外翻译研究,进一步完善其外译过程中的跨文化阐释策略,提高翻译质量;二则可提高黄梅戏译本的媒体融合传播之实效,助推黄梅戏文化“软实力”建设,创新黄梅戏外译外宣的文化话语体系的构建。
一、黄梅戏外宣翻译现状
黄梅戏常被称为“怀腔”、“皖剧”,现多以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的形式展现出来。当前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黄梅戏的外宣翻译有助于增强安徽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软实力”,更有益于弘扬徽文化、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但目前有关黄梅戏的外宣翻译质量及其媒体融合传播的现状不容乐观。
1.翻译质量有待提高。针对我国外宣翻译的特点,黄友义曾提出“外宣三贴近原则”,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要,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1]。黄梅戏外宣材料的翻译也要遵循“外宣三贴近原则”。然而目前许多黄梅戏外宣材料的翻译往往缺乏目的语受众意识,常用内宣的“我想让你知道的等同于你想知道的”[2]范式去开展外宣翻译,从而导致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受到严重的影响,最终出现外宣材料的翻译质量不容乐观、域外传播效果堪忧的境地[3]。例如《天仙配》名称的英译常见的有三种,分别是音译Tianxian Pei,Godness’Marriage和Heavenly Marriage,此三种译文均未“原汁原味”地体现出《天仙配》剧本名称的内涵。此译文容易产生文化误解,甚至“文化休克”,因为音译实为语音转写,不能“自给自足”,容易遮蔽原语命名的理据和文化信息[4]。《天仙配》主要描述了七仙女和董永的爱情故事。笔者认为,《天仙配》名称的英译要充分考量译入语的文化背景,尽量照顾目的语受众的可接受性,争取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可将《天仙配》释译为The Marriage ofa FairyPrincess[5]。
2.外宣语种单一,媒体融合传播不够。在黄梅戏的海外传播过程中,黄梅戏在译入语语种、译本戏曲选目、外宣媒体融合等方面有其局限性。其一,译入语语种比较单一,主要以英语为主;其二,译本戏曲选目大多为经典剧目,如《天仙配》、《女驸马》等等;其三,节译本较多,全译本缺乏。现有的已公开出版的外译作品只有赵一凡翻译的《天仙配》英文版全译本[6];其四,黄梅戏的外宣媒体较为单一。目前多以纸质媒介进行线上报道和宣传。上述诸多局限性制约了黄梅戏的外译外宣。从长远来看,黄梅戏的传播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由“内宣”向“外宣”延伸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随着当前社会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一些具有普适性的媒体传播资源和传播手段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海外传播渠道不够多元化,从而导致黄梅戏的传播效果并不明显。随着世界新媒体技术发展的日趋成熟,黄梅戏的外译外宣要逐渐摆脱单一的媒体传播范式,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高度融合起来,构建起线上线下的立体式宣传模式,丰富外宣手段和传播渠道,争取更多的海外受众群体。此外,还可以通过创建介绍黄梅戏的外译外宣的多语网站,为全方位、多角度外译外宣黄梅戏搭建平台。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黄梅戏的外宣翻译及其媒体融合传播的路径选择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文件《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积极宣传推介戏曲、民乐、书法、国画等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受魅力”[7]。在国际戏曲文化交流愈发密切的今天,黄梅戏作为中国传统戏曲文化“软实力”的载体,其对外传播承载着历史赋予的重任。在分析黄梅戏的外宣翻译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下文拟从译事阶段的“文本移植(体现受众意识的外宣翻译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和译事后阶段的“文本存活(培育媒体融合传播生态)”两个方面重点解析黄梅戏的外译外宣策略,以期助推黄梅戏的外译外宣工作。
1.外宣翻译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体现受众意识的路径。目前“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文化强省”等战略是黄梅戏外译外宣事业赖以发展的翻译生态环境。在黄梅戏的外译传播过程中要想成功实现“文本移植”,需要从体现受众意识的角度不断做出译文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具体而言,可以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等维度实现黄梅戏外宣翻译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一带一路”背景下,在黄梅戏的外宣翻译过程中做出译本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的目的是体现域外读者的受众意识,主要包括读者的知识背景、理解力、预期阅读效果等,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黄梅戏对外翻译的跨文化交际传播的层面上。这需要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如释译、回译、文本外增译等,为实现黄梅戏译事后阶段的“文本存活”奠定基础。例如黄梅戏多以对唱的形式展现出来,极具诗歌的音美、意美和形美,其外宣翻译要体现对唱词内在的韵律美。下面以《天仙配》中七仙女向董永表白的一段翻译为例。
?
原文语言流畅,优美,具有诗歌的韵律美,以“海枯”、“石烂”来“取象比类”于中国式爱情的“海誓山盟”和“忠贞不渝”。为了避免语言、文化障碍,“从服务于受众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以及接受程度出发”[8],参照英国诗人Burns的诗歌A Red,Red Rose(《一朵红红的玫瑰》) 中的两句“Till a’the seas gangdry,mydear.And the rocks melt wi’the sun”[9],皖籍翻译家李霁野将这两句诗汉译为“亲爱的,我爱你到海枯。我爱你直到石烂”[10]。鉴于上述考虑,故将“任凭是海枯石烂”一句回译成“I’ll love you till all the seas go dry and the rocks melt with the sun.”。所谓回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确保译文在结构和内容上与原文相近[11],常用来翻译隐喻化语言。译文采用了“以隐译隐”的回译范式,最大程度地将原语语言文化中已有的隐喻关联映射到目的语语言文化之中,适应了域外读者的心理世界和阅读期待,体现了受众意识,做到了原语文本和译语文本间文化异质的“衔接”,有利于黄梅戏语言的跨文化传播。
2.媒体融合:创新媒体传播的路径。在完成了黄梅戏外译的“文本移植”之后,如何才能借助媒体传播实现“文本存活”?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要积极“探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新模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方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华文化传播格局”[7]。目前“一带一路”战略亟需创新黄梅戏外译外宣的媒体融合传播形式,要有机整合以黄梅戏的多语文本、视觉表演的图像、跨时空表达的音频等内容的多媒体融合的全媒体传播路径。
此外,当前黄梅戏的域外传播已经进入微传播时代,其中微信、微博已成为海内外受众感知、接受黄梅戏的重要渠道。例如微信支持文字、图像、音频等多种传播功能。微信在“通用”工具栏有“多语言”设置,支持多达18种外语语种,其中还包括波兰语、葡萄牙、韩语等小语种。这将在黄梅戏的海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微传播带有很强的互动性,传播的内容呈现出简短性和碎片化特征,因此可以即时传播黄梅戏信息,适合于海内外读者的“快餐式”阅读,可以进一步拓展对外传播的平台和载体。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中国强化与周边国家经济贸易和文化合作的客观需要,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黄梅戏是徽文化“走出去”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目前要想在世界多元文化的激烈竞争中,将黄梅戏远播海外,要始终坚持以“一带一路”战略为指导,注重译事阶段的“文本移植(体现受众意识的外宣翻译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和译事后阶段的“文本存活(培育媒体融合传播生态)”,通过提高翻译质量和创新媒体融合传播,才能更好地讲好“黄梅戏故事”,使博大精深的黄梅戏文化在全球语言文化生态系统中立于不败之地。
[1]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27-28.
[2]范军.关注出版走出去进程中的译介工作[J].中国翻译,2014,(4):7-8.
[3]卢小军.外宣翻译“译+释”策略探析[J].上海翻译,2012,(2):40-43.
[4]王宏印.“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文化的域外翻译与传播[EB/OL].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mc.cssn.cn/mzx/201707/ t20170721_3586814.shtml.
[5]朱小美.黄梅戏《天仙配》英译有感[J].语文学刊,2016,(9):80-82.
[6]曹瑞斓.黄梅戏外译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81-82.
[7]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 com/2017-01/25/c_1120383155.htm.
[8]王宁.生态文学与生态翻译学:解构与建构[J].中国翻译,2011,(2):10-15.
[9]孙梁.英美名诗一百首:英汉对照[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214.
[10]李霁野.妙意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189.
[11]李照国.中医英语翻译技巧问难[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9: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