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计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018-03-21王长娥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计算计算教学自主学习

王长娥

摘 要:在小学阶段计算是学生应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计算也是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此教师应特别重视计算教学。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身边的数学资源,努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思维想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自主自愿的参与到计算教学,自主学习数学知识。

关键词:计算;计算教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2B-0089-02

在小学阶段,计算是学生应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因为在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板块中都离不开数的计算,同时计算也是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此,教师应特别重视计算教学。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身边的数学资源,努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思维想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把以往的“题海”战术转变为让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的自主探索行为。使学生自主自愿参与到计算教学,主动学习数学知识。

一、“问”中自主学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人的思维起始于问题,小学生的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问题情境具有吸引力,越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探究愿望,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例如,笔者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笔算除法”的起始课时就尝试着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在创设情景后,学生根据要解决的问题列式得出:

15÷5=3(组)。

此时教师把算式变换一个形式

师:变换形式后,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A:这是除法的竖式。

学生B:里面15是被除数。5是除数,3是商。

有学生又问:“老师,被除数15下面又有一个15,是什么意思?下面的0又是什么意思呢?像厂的是不是除号的意思?”学生问后,其他学生立刻说:“0是没剩下的意思。”

学生们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过程中,在质疑讨论中获得了知识。这样的计算教学中,学生表现出的是积极参与,兴趣高涨。教师的实时点拨、引导、启发,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一改往昔教师一味讲解的教学模式,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探索的数学课堂。

二、“说”中自主学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并对思维有促进和强化作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相应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隐性思维,还要有让学生充分展示,外化思维过程的表述活动,使学生逐步达到思维有条理,说话有根据,表达准确严密的目的。在课堂上,教师要管住嘴,只要学生能说出的,教师就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讲、学生问、学生答,教师起引导、点拨的作用。让学生说计算的算理,说几何公式的推导过程,说解决问题的分析过程。这样,让学生用语言疏理自己的思维轨迹,久而久之,使其在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和语言的条理性和简洁性方面得到良好的培养。

例如,教学《小数乘法》,先创设小朋友买风筝的情境,学生说图意,提出问题:买3个3.5元的风筝一共花多少钱?学生完全可以独立列式,他们对于花钱并不陌生,根据他们的实际经验算出10.5元并不困难。

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你能说出理由,或者利用以前的知识,来验证10.5元是否正确吗?

大多数学生理解为: 3元×3=9元;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风筝的价钱以元为单位,若用小數表示,能不能换成其他单位,如用整数又该怎样表示呢?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不会把新知转化为旧知,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新知与旧知的联系,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建立自主解决问题的信心。使学生知道新知的解决方法大多数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只要大家积极动脑,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那么新知识就不难解决。

长此以往,相信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主动思考的习惯,养成自主寻找解决新知的方法。学会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数学问题,获取数学知识,建构数学模型。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探究方法策略的意识和思维的敏捷性,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新旧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 “做”中自主学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把知识成果转为个体认识的过程,是对前人知识成果的再认识,是一个对旧知识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在计算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算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的需要,有序地开展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思维,在感性的基础上形成数学概念。

例如,在教学《9加几》时,根据情境图列式“9+4=”后,先让学生想一想得数是几,学生发现这道题和前面学过的题不一样,利用数的组成不能很快想出得数,那么,怎样计算这道题呢?我让学生动手摆小棒,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通过摆小棒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如有的学生先给9凑成10,再加剩下的3,转化成10加几的加法。最后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们理解了用凑十的方法来计算9加几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之中,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凑十法的认识,而且还使学生全身心地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中获得了乐趣,从而更加喜欢数学。

四、 “探”中自主学

数学学习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善于抓住数学知识的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探索,学习数学知识,改变过去的讲解式教学方式。学生的探究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带着一定的问题或目的,运用思维模式伴随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进行的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以达到深刻理解知识,提升探究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时,笔者在课堂上先给同学们复习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在回忆探索过程中,并问:“同学们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探索一个数除以小数怎样计算呢?”学生们都跃跃欲试,教师出示“7.65÷0.85=”后让学生试算,有些学生很快就计算出了这道题,而有的学生一筹莫展。教师进一步点拨:到底用哪些学过的知识来计算这道题呢?请同学们想一想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如何计算的?学生们再一次受到启发继续试做,这一次又有一批学生探索出了计算方法,还有一部分不会做的学生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初步学会计算,最后,同学们在互动交流中,在质疑中理解了笔算算理,并归纳总结出了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教师引导学生经历真实有效的探究过程,进而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数学思考水平不断提升。

让学生自主学习,其目的就是鼓励学生们要敢于创新。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问题。正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运用这一理念转化课堂教学行为,使枯燥乏味的计算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使之掌握了方法与策略,更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获得自主探究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梁利端.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课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1,(4).

[2]陈凤.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审题能力的研究的教学反思[J].小作家选刊,2015,(6).

猜你喜欢

计算计算教学自主学习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
经济增加值EVA——企业业绩评价新指标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