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的探索与实践
——以福建中医药大学为例
2018-03-21陈山源林丹红
陈山源 林丹红
(福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福建 福州 350122)
近年来,高校越来越意识到开展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各学位授予单位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保持学位授权点持续处在良好的运行状态,可通过定期对学位授权点进行自我评估,有效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推动学科学位点建设,持续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
在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新的《学位授权审核申请基本条件》颁布实施后,各培养单位对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工作的重视程度更进一步。福建中医药大学自2014年实施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方案以来,已进行了两轮的评估,通过各学位授权点的自评、互评和专家函评等多形式的评估,学校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制度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有效地推动和促进了参评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福建省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和新的学位授权点申报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开展自我评估的意义
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是指学位授予单位对学位点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进行的多方面、全方位的评估,是对本单位学位授权点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情况的检查。我国自1981年实施学位制度以来,经过了11次学位授权审核评估、7次部分学位点质量评估、1次学位点基本条件合格评估。学位点评估标准从无到有,逐步完善,对推动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的发展,提高我国学科建设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颁布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确立了“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的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正式启动。为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确保改革顺利进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又陆续印发了《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和《关于开展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的通知》等针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明确提出各学位授予单位要建立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制度。这表明国家重视学位授权点评估的立场,明确了研究生教育发展思路和改革重点。
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进一步落实和学位管理权的进一步下放,高校自评必将成为学位授权点评估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高校作为评估主体的权利和职能也将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加强学位授权点评估体系建设,完善学位授权点评估标准,既是推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需要,也是提升学科水平、优化学科布局、整合学科资源的需要。
二、自我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1.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与要素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开展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工作的基础,一个合理、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是对学位点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考量,并以此来检验学位点的建设和发展成效。评估指标要求全面和系统,不能盲目地求统一而放弃了学位点的自身特色,既要能反映出学位授权点发展的多层面,还要从满足社会需求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做出适切性的评估,以充分体现学位点自我评估的价值。我校在确立自我评估指标体系时,遵循着导向性、客观性、整体性、可比性、定性与定量结合等基本原则。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确立了各学位授权点的评估要素,分为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及评估的主要内容,我校在充分调研全国部分中医药院校和省内各高校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抽评要素和学校实际情况(详见附件:福建中医药大学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评分表),在一级要素里增加了社会服务和学科声誉(或社会认可度评价),学术学位授权点的二级指标侧重科学研究、学术训练和交流、学科声誉的评价;专业学位授权点侧重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和社会认可度的评价,并考虑到学校各学位授权点建立时间差异较大、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专业学位类型制定不同的评估内容及标准,以体现各学位点自身的特色,提高评估的针对性。此外,还结合各要素的实际,采用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师资队伍、科学研究、招生选拔、就业发展等采用定量评估;对一些无法量化但对学位点的发展影响较大、深远的指标,如培养目标和方向、分流淘汰、学风教育和管理服务等,采用了定性评估。
2.评估指标体系的内容
我校确立的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包括目标标准、基本条件、人才培养和社会认可度四个指标,每项一级指标下设置二级指标,并将二级指标进一步细分,确定具体的评估内容及标准。每个指标根据权重赋予一定的分值,每个单项打分,最后相加得出该学位点的综合得分。单项评估是对学位授权点建设过程中各重点模块发展现状的了解,以提高建设措施制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综合评估是对整个学位授权点发展方向和需求的全局把握,预估其发展全景。
首先,各学位授权点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学位授予标准,符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或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培养方案能体现因材施教、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及质量评估要求;培养特色明显,符合学校的总体定位和办学目标,体现区域建设和发展的需求。
其次,学科的发展要有一支高水平且结构合理(包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务结构)的学术队伍,尤其是要有中坚的学术带头人;科学研究在学位点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需要有反映学术水平、科研成就的客观性、可比性强的指标,还应具备如图书资料、实验室等教学科研支撑和完善的奖助体系。
第三,研究生的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或学术训练、论文发表情况、学位论文的质量、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位授予单位的教学研究现状,体现该学位点的建设和发展状况。
第四,培养社会上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最终目标,既要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还应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专业方向、教学研究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因此,在对学位授权点进行评估时也应考虑培养学生的满意度、学术声誉和社会评价等社会认可度方面的内容,包括来自学生本人、学科专家、用人单位等社会不同方面的声音。
三、自我评估方式
结合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实际,我校立足学科学位委员会,实行“校学位委员会-学科学位委员会-学院”的研究生教育三级管理模式。在校学位委员会的领导下,按学科群或一级学科成立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护理学、康复和临床医学学科等6个学科分委员会。其中康复学学科学位委员会是整合分属于不同一级学科下的中医康复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和中西医结合康复学专业,以着力构建我校康复优势特色学科群;而把中药学和药学学科合并成立药学学科学位委员会,推动了学科的交叉融合。
我校在实施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工作过程中,在考虑其科学性、合理性和适应性的同时,更加着重关注其发展性,主要是为了使评估结果能够客观公正地衡量当前各学位授权点的发展水平,更是为了督促各学位授权点找出自己的短板,加强内涵建设,加快发展速度,增强竞争力。评估采取的方式:一是学科自评和交叉互评。即各学位授权学科根据学校评估工作安排,认真学习合格评估相关政策和要求,成立各学位授权学科合格评估工作小组,制定自我评估的时间安排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资料的收集、整理、完善,撰写自我评估材料。再由校评估工作检查组,按照各学位授权点的工作进度安排,督促、检查各学位授权点评估材料准备情况,提出诊断式评议意见,各学位点根据意见补充完善材料。二是委托国内同行专家评估。我校14个学科学位授权点,每个学位点聘请了5名国内同行专家进行通讯评议,专家评分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各学位点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并实施各自的提升方案。最后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随机抽评。
总之,多种评估方法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全方位、多维度地掌握各学位授权点的发展概况,增强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评估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四、自我评估的价值体现
我校通过近3年学位授权点的自我评估,总结起来,实现了以下3个目的:
1.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形成良性发展机制
通过两轮的自我评估,各学位授权点发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如对基地建设的投入经费少、新导师指导研究生的经验不足、研究生学位课题设计不合理、课题研究不严谨、学位论文内容阐述空泛以及毕业生质量追踪机制不完善等,在进行原因分析后,我校通过设立专项经费投入到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举办导师培训班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加强对研究生学位课题开题工作的督导、强化导师指导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和撰写论文的责任、建立研究生毕业后质量反馈机制等措施,第一轮评估发现的问题在第二轮评估时已大部分解决或加强了管理,有的需要不断完善并长期坚持。下一步我校将根据评估结果,结合人才需求、学科自身条件、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做出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的相关决定,逐步完善各项培养工作,提升研究生教育科学化水平。
2.找准目标定位,明确努力方向
结合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福建省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要求,并对照新的博硕士学位授权点申报标准,自我评估使我校各学位授权点在群体坐标体系(即全国中医药院校相应的学位点)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即“现在在哪里”,充分了解该学位点目前的发展态势;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即“应该在哪里”;未来发展目标的步骤、条件和方法,即“怎样到达那里”。
3.增强适应外部评估的能力
开展学位授权点的自我评估对加强学术队伍建设、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改善研究生培养条件等起到有效的监督和促进作用,是推动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学校将研究生教育年度质量报告和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材料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开,吸收来自社会的客观评价,增强适应外部评估的能力,为将来接受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评估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