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逻辑解析脾不主时与脾主长夏及略述五运六气研究
2018-03-21赵东峰
赵东峰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佛山 528318)
主题词 五运六气 干支 脾
提及中医都知道这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之上的一门民族医学,无论是中医还是中国传统文化都有一个共同的逻辑基础,即阴阳五行学说。很多中医学家在阐述中医基础理论时一直尽力避免将阴阳五行学说与传统文化中显得荒诞不羁的术数学产生联系,这虽然有一定积极的意义,但很容易忽视事物自身发展逻辑中交叉学科的相互关系。笔者在研究五运六气学说过程中,逐渐发现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占有特殊地位的五运六气学说可以认为就是干支理论术数学中的一个分支。中国传统文化几乎都架构于天干地支的五行逻辑之上,中医学也不例外。通过干支理论的文化视角,解读中医基础理论中五行学说的内容,那么对中医基础理论中很多貌似不调和的理论,就可以在干支五行理论中得到完美解答。《素问》中“脾不主时”与“脾主长夏”即是一例。有感于此,笔者尝试以干支五行理论来解析中医基础理论中某些观点,进而理清基于传统文化视角下,中医基础理论的可完备性。
1 “脾不主时”与“脾主长夏”的理论基础中医基础理论著作中分别提出了“脾不主时”与“脾主长夏”两个不兼容的理论。其中“脾不主时”出自《素问·太阴阳明论》:“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1]。而“脾主长夏”出自《素问·藏气法时论》:“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2]。当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训诂方面,几乎毫无例外的都要引用古代文献诸如:《管子·四时》、《淮南子·天文训》、《河图》等古书[3]。绝大部分医家在面对这一问题时,在引用完古代文化方面文献后都要引申到中医理论中脾胃的重要功能,进而论述脾的重要性,说明“脾不主时而无时不主”的观点[4]。有些更有开创性的研究,将此问题与历法中的“十月太阳历”相结合从而得出结论,历法变迁才造成《黄帝内经》此种矛盾的出现[5],认为“脾主长夏”理论在前,是历法延伸的文化概念被保留在中医基础理论中。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逻辑推理,有一定客观的认识基础,因为医之门户分于金元,而金元四大家中就有专门注重脾胃的一家——补土派。脾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水谷精气之所化生的基础。临床所见,抓住脾胃功能在疾病转归中的重要性之后,许多疑难杂症得以寻找到治疗的契机。但这也无非证明脾胃作为后天之本的确有其现实的意义,至于说由此而推导出“脾主长夏”理论认识在前,“脾不主时而无时不主”理论在后,从而证明“脾不主时而无时不主”较“脾主长夏”更有优越性,就未必符合事实了。很多医家已经意识到“脾主长夏”是站在五行相生的角度用以解释五行与五脏的关系,至于“脾不主时而主四季之末十八日”大都将其归结为一年四季理论的范畴。至于“脾主四季之末十八日”及与“脾主长夏”有何逻辑渊源就语焉不详了。
中医基础理论是建立在传统文化阴阳五行理论之上,这一点几乎所有医家并没有异议。而传统文化的阴阳五行理论与天文历法关系密切,也是不争的事实。由此溯本寻源进而寻求远古历法的痕迹,尝试调和这看似矛盾的理论,也在情理之中。但或许这会走向另一个误区,即囿于古历法对五行学说的限制,却忽视五行学说不断发展的事实。千百年来古代医家对这看似矛盾的理论并没有产生太大争议,依笔者所见,可能恰是解释这“脾主长夏”还是“脾主四季之末十八日”问题的关键所在,因为在古代医家眼里这根本就不应该是一个问题。当代医家之所以对这一问题产生疑问可能恰恰因为在文化构建上,相较于古代医家缺少了阴阳五行学说认识的深度。在传统文化的认知层面上,这原本就不是一个难以理解的问题。站在天干地支的角度来认识“脾不主时”与“脾主长夏”你会发现此两种观点其实是毫无矛盾之处的。很多人甚至忽视了天干与地支其实是有关五行理论的两种逻辑推理模型,而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如果以发展的眼光看五行学说,笔者认为干支五行化合理论才是五行学说发展的最高峰,其表现一为中医中的五运六气理论,一为四柱命理理论。因为笔者在传统文化里实在找不到另外一个理论可以将五行学说里五行关系表达的如此严密而精彩纷呈。
2以干支理论角度解析五行学说逻辑天干地支学说在中国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骨片上已有完整的甲子六十周期表出现了,见于《甲骨文合集》第37986片甲骨。甲骨文即使不是最早的中国文字,但肯定是处于中国文字早期逐渐成熟的关键位置。如果这么早就有文字记录干支六十周期表出现,可能意味着干支六十周期在远古时代是非常重要的客观存在。目前可确知的干支纪日从春秋时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开始,到清末的2600多年间,干支纪日从未间断和错乱过,这也是世界上记录时间最长的纪日法,直到今天依然在使用。如此悠久的干支学说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中医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6]。以甲骨文完整甲子周期表为时间起点,距今至少有四千年了。相距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早期繁荣至少也有一千多年,这意味着干支概念相较于很多传统文化概念更久远。奇怪的是中医理论发展过程中除了五运六气理论与干支学说有所联系以外,几乎所有理论架构都局限于脏腑五行理论的逻辑了。并由此导致了干支学说与中医理论的天然屏障。虽然干支学说与中医理论都是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产物,但后来的发展让它们分别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一个走向了完全脱离实物的抽象概念,一个走向了依据人体解剖结构的脏腑功能概念,但其五行学说相关性又是客观存在的。有感于此,为了理清古老的中医基础理论《素问》里展示给我们的两个今天看来互相矛盾的学说,不得不回头重新梳理一下干支学说逻辑基础。一旦搞清楚干支学说的逻辑,审视《素问》中这两种说法就不再有丝毫困难。
干支学说本身即是天干和地支两种思维逻辑的嵌合体。天干与地支的逻辑并不相同。但这两种思维逻辑并行不悖,而又各自按照自己的推演方式演进。干支循环往复,60为一循环周期。古代很多文化概念都与干支学说关系密切,比如称一个人60岁为花甲之年,即是受干支学说纪年的影响。看天干: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十个元素分五行五类,每类分阴阳即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其演进逻辑为木→火→土→金→水,五行顺序相生。然后进行迭代递推以至于无穷。站在天干这个五行顺序相生的逻辑角度,就很快能明白为什么说“脾主长夏”了。因为这是五行相生的逻辑,在天干这个五行模型里,脾为土,处于火与金之间,把四季按五行分五季,则只能居于长夏。因为夏已与心火对应了,客观上的确在夏季之末有暑天,其气候的潮湿闷热恰好与五行土的性质相吻合,所以“脾主长夏”也就合情合理了。天干循环相生的逻辑与古书《河图》逻辑[7]是不一样的。四季与五行严格来说是难以完美嵌合的。在五方的逻辑上,当然可以让土居于中宫而解决东西南北四方与五行的关系,这种东西南北四方加中宫为五方从而达成的五行逻辑,才是《河图》五行的基础。显然这与时间属性上的四季分五行是不一样的。时间不是空间,空间可以是一维、二维、或者三维,时间却只能是一维。这样在空间二维上容易理解的五方,在时间一维上就难以呈现了。但恰恰是中国古人发挥创造性思维将这一难题给圆满解决了,由此也造就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解决方法就在地支的五行逻辑中。
再看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十二个元素分五类,按照五行来分即寅卯木、巳午火、申酉金、亥子水、辰戌丑未土。其演进逻辑为木→土→火→土→金→土→水→土,木火金水,必经土的运化而后循环相生。显然这个逻辑与古书《河图》逻辑是相符的。河图是木火金水分居四方,土居中宫而运转于四季。十二地支里土分别居于木火金水之间,木火金水都得土气而运化。由此才让五行与四季达成完美的融合,让一维的时间呈现出了二维甚至三维空间的特性。天垂象,地成形。地为生命运化基础,自然也是五行的基础。地由土构成,这种逻辑对后世重视脾胃,并为从脾胃论述病因病机的思想方法奠定基础[8]。现在的中医学家几乎都沿袭了这一逻辑,认为脾不主时而无时不主,即脾主四季。但脾土为五行理论中的土,与大地的所谓坤土,即万物载体的内涵其实并不完全一致。但传统文化里巧妙的借用了土的这种模糊性,将五行中土的性质在一维的时间中反复体现,既解决了五行中土的模型存在的必要,又解决了五行分四季的客观现实。至于说《洛书》,显然是《周易》中的八卦理论与五行理论融合的产物了。但笔者认为无论是“脾主长夏”还是“脾不主时”哪一种逻辑,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也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这其实是传统文化里天干和地支的两套逻辑体系在五行学说中的各自具体表现而已。因为传统文化里是将这两套逻辑嵌合在干支学说里,让这两套逻辑并行不悖的,强调其中一条而忽视另一条,很可能是因为对干支逻辑的内涵忽视所造成的。其中“脾主长夏”仅仅是五行学说模型逻辑之必然而已。《素问》一书最早可能成书于西汉,理论可能成型更早,但无论多悠久,显然也是在干支学说成型之后了,《素问》书中沿袭了干支学说中两种五行逻辑也是合情合理的。古代医家之所以对此没有太大争议,可能因为古代医家对干支理论理解毫无困难之处,自然也觉得毫无矛盾之处了。至于说脾主四季之末十八日与地支十二月里土为四季之末一月三十日,虽然并不完全相同,但逻辑内涵却是一样的。只不过脾主四季之末十八日是把一年时间均匀分五行的逻辑而已,因为这样就能保证五行每一行都占有一年360天的1/5即72 d。而地支里土占有一年360天里4个月达120 d。地支逻辑里更注重土的作用并满足地支以月为单位的计时体系,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地支的五行土里包含了大地坤土的部分性质了。
3五行理论与阴阳理论在中医基础理论中演变过程逻辑仅仅是一种理论推演的过程。《素问》作为中医基础理论著作,详细论述了中医核心思想和逻辑,而中医基础理论的前提是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架构。中国传统文化的架构主要基于两种理论学说,其一是周易系统的阴阳理论,其二是干支系统的五行理论。通常所谓的阴阳五行学说其实是糅合了这两种理论的学说,因为使用的广泛而觉得天经地义,反而很少有人思索二者之间的差异了。如果对干支系统有所研究的话会发现,干支系统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包含简单的阴阳理论的,因为无论是天干还是地支,在分五行时都是先分阴阳的。比如天干的甲木为阳,乙木为阴;地支的寅木为阳,卯木为阴。但干支系统中的阴阳理论与周易系统的阴阳理论有很大不同。因为严格来说《周易》的阴阳理论是由阴阳统御三阴三阳的八卦理论。在《素问》中对此也有所体现。《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而三阴三阳理论与干支系统就不属于包含关系了。《内经》之后的《伤寒论》辨证体系就沿袭了三阴三阳理论的系统逻辑。现在之所以读《黄帝内经》感觉其不同篇幅之间互相矛盾而难以理解,恰恰是因为《黄帝内经》本身“五行”与“三阴三阳”两种学说都在使用的结果。如果再考虑到脏腑理论和经脉理论,《内经》的难以理解反而不意外了。都说《河图》与《洛书》是传统文化的源头,但很少人明白如何理解《河图》《洛书》在传统文化中的标志性意义。
笔者认为传统文化中五行与四季的融合即《河图》逻辑,五行与易经的融合即《洛书》逻辑;而这恰恰是传统文化构架的两大基石。之所以《河图》要以五行与四季融合,是因为一旦五行与四季融合,就意味着五行学说这个逻辑不但可以统御空间也可以统御时间了。很简单啊,四季就是一个时间概念。所以天干地支理论本身就是一个时空循环的理论,因为干支一直作为历法使用就是用来纪时的。近现代中医学家几乎都忽视了干支学说与中医基础理论之间的关系,而这也是为什么研究《黄帝内经》与古代文化中五行学说感觉不协调的原因所在。“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金元时代是中医基础理论有根本发展的时代。医之门户分于金元与儒之门户分于宋不无关系。先有儒之门户分于宋奠定了思维层面的基础,才有后来金元时代的医家理论的发展和进步[9]。如果了解宋代的时代背景,你会发现宋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定型的一个时代。今天无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大部分都是那个时代成型的,如四书五经等。金元四大家对中医医学理论的发展都是有创建性意义的。因为有金元医学理论的创建,才有后来明清中医理论和临床精彩纷呈的各家学说的出现,时至今日中医理论依然深受金元医学理论的影响。而五运六气理论恰恰是在金元时代迎来了一次发展的高潮,但却有过度发展的痕迹,这与宋代理学大儒的文化创建不无关系。而之后明清医家对五运六气理论的认识逐渐趋于理性而少了很多盲从,由此导致明清之后将运气理论作为主流中医理论的辅助内容而加以阐述了。站在干支系统的角度,所谓五运六气无非就是干支理论在医学预测学上的发展而已[10]。更客观的说,五运六气其实是医学向干支术数学转化的产物。考虑到近现代传统文化的断层,至少目前来看,转化的并不成功,但无数医家一直在进行积极的尝试。
4五运六气与干支术数学的关系干支学说向干支术数学发展的一个方向即是四柱命理学,如果审视四柱命理学与五运六气会发现他们之间有很大相似性,而依据的基础也都是干支历法的五行时空循环逻辑。五行是逻辑的基础,循环是可预测的基础,干支组合方式提供了逻辑的完备性,如果认可五运六气理论的可推理性,四柱命理学的逻辑自然也有其现实的意义了。而更有趣的是四柱命理学理论恰恰是在宋代形成的,而这对金元时代五运六气的发展高潮是否有相关性,大概也是毋庸置疑的吧。当世医家研究五运六气几乎都略过干支理论而就五运六气的理论进行推演,恐怕与五运六气的干支化合学说本质就有一些差距了。五运六气理论应该理解为运用干支五行逻辑推演五行之气的变化进而与物候、气象的演化相结合,试图推演疾病变化规律的一门术数学[11]。其推演的基础即为干支符号,推演逻辑即干支五行相生相克和干支独有的化合逻辑[12]。依笔者所见,五运六气的推演逻辑倒是与四柱命理学更相近,像是基于时空循环逻辑的一门预测术[13-16]。
近现代对这个事实进行研究的学术著作却非常有限。原因无非是在五运六气与四柱命理学之间,对正统的中医学家而言有不可逾越的鸿沟[17]。既精通五运六气又精通四柱命理学的中医专家和学者其实是少之又少的,原因不难理解:正规医学家不屑于研究偏于玄妙的命理学[18];精通命理学的学者基本就走向哲学和文化方面而不大可能成为医生了。所以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当世医家宁可在更古老的历法上寻求医学理论的基础,也不愿与文化中的干支、风水、命理等等貌似为传统文化中迷信的部分产生牵连。但,既然这些事物都是伴随而生的,为什么不可以用更理性的视角赋予其更现实的意义呢?五运六气学说能真正抓住本质的研究,可能有待于学术上逐渐引导术数学向中医学转化这一共识之后了。而在此之前很难迎来中医五运六气学说的真正大发展。
5小结每一次充分漫步在传统文化逻辑中,都让笔者对中医基础理论认识加深一层。但站在现代科学的角度,很多概念或许是荒诞不羁的,但如果按照现代科学依然在不断发展的角度看,今天的不可理解可能在未来是有科学意义的。那么依据现代科学的认知有争议的地方,不妨搁置争议,反而寻求传统理念现实存在的客观性。《名医类案》中有一则医案说有个人看到正立的东西都是倾斜的,找陈吉老看病,陈吉老认为是喝醉后不小心闪到肝脏,让肝脏的一叶搭在了肺上而不能再恢复原位,所以看正的东西都是倾斜的。然后按照这样的逻辑想办法治疗后就痊愈了。这个医案站在现代医学的角度简直就是一个笑话,但却不妨碍医生按照这样的认识将病人治好。医生应该捍卫成见,将主流医学认识当成金科玉律;还是虚心纳谏,将解决病患放在重要位置?如何选择不应该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心理障碍。笔者想再过一千年以后,后人看今天的医学会不会觉得非常荒诞而不可理解?
干支理论的内涵在于干支历法,而历法的存在一定是基于天体运动的循环周期所表达的时间概念上。干支历法被使用几千年,直至今天依然在使用,如果没有客观的物质基础是难以想象的,由此五运六气理论纯粹属于符号类术数学推演而没有现实意义也是不大可能的。五运六气理论是在干支历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复杂的五行化合概念,而这些化合概念应该有更深刻的天体运行含义才对。但迄今为止,在这一层面的研究还是非常缺乏的,如何深入传统文化,将其中与中医理论相关而又有现实意义的内容理性的选取出来并进一步研究,仍然是我们需要深入思索并积极尝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