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民居研究的多学科与数据思维*

2018-03-21丁雨倩曹倩颖王梦娣廖庆霞

中国名城 2018年2期
关键词:民居传统建筑

余 亮 丁雨倩 曹倩颖 王梦娣 廖庆霞

近年来,传统民居的研究与利用渐渐成为国内建筑和相关行业的热门话题。我国疆域广袤,自古以来各式民居类型繁多,为研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实物资源。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逐步深入人心和旅游业的规范发展,传统民居毁坏消失速度正在渐渐减弱,但是随着传统村落或民居的过度商业开发,改变了原先传统村落或民居淳朴的格局和形态肌理,背离了祖宗留下文化遗产的居住初衷,这就警示我们,传统民居以及文化脉络的保护形势依然严峻,传承保护的工作永远在路上。

这里探讨的“中国传统民居及文化”是指,在中国长期发展,并在明清时期基本定型的居住类建筑,它生成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不仅受自然环境影响,还受社会复杂的文化因素条件制约,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设计灵活、功能合理、构造经济,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1]。传统民居通过千百年来适应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形成了独特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民居文化。

“数据”,特别是“大数据”,是当今曝光率很高的研究与应用术语,除表示经济、日常生活等与数据不可分离的现实外,还表示以数字为代表的现代技术及思维正日益被人们所接受,并渗透到各行各业的研究与应用中,建筑或民居也不例外。

然而,建筑界除BIM与参数化概念、同济大学袁峰及团队的机器建造与数字应用等热点兴起外,传统民居研究与数据的融合关联并不活跃。本研究在知网中以“传统民居”和“大数据”为关键词,经搜索得到了两者的关注度指数(图1),可发现目前有关大数据的研究呈快速增长趋势,而对传统民居研究的关注度对比大数据则呈平缓态势。因此,本研究结合传统民居的形态特点,探索民居文化研究中树立多学科与大数据思维的重要性,以思维促行动,为今后大规模的民居形态和文化特征研究积累数据经验。

图1 利用知网进行的“传统民居”和“大数据”指数的关联与比较图

1 文化可持续的传统民居研究

传统民居作为居住空间,既具物质属性,又有文化属性。各地的居住方式和千姿百态的民居风格受到人们观念、制度、审美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这些影响可归结于文化的作用。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本质,即民居建筑所具有的双重性,它既是物质的财富,又是精神的产品;既是技术的产物,也是艺术的创作[2]。我国对民居或建筑与文化的探索研究很早,如营造法式等著作就对建造作了系统的归纳整理,但较为科学,且奠定一定方法的研究应缘于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3],这时大量的出洋留学学子归国,带回了西方的科学自然观和观察问题方法,以梁思成、刘敦桢为代表的建筑界前辈归国后开始用全新的建筑观审视我国的传统建筑及建筑教育制度,其中,中国营造学社的工作卓有成效。营造学社主要运用了当时在欧洲流行的“实证主义”方法,对我国各类古建殿堂房舍进行了详细测绘、调查和研究,通过数据比较了传统建筑的特点,他们整理出了清晰的中国古代建筑发展脉络,奠定了我国传统建筑研究的基础,迄今依然有不少学者采用这样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古代建筑、传统民居的研究[4]。他们注重第一手资料,以数据说事,为后来建筑与民居的研究奠定了方法基础。

文化现象,寓于多种载体中,民居就是这样的载体,看得见、摸得着,为众多文化类型中的一种。民居通过其独特的造型、结构和材料应用等,以特有的形态风格感染着居住受众,成为我们身边最熟悉、不可缺少的物质实体之一,居住的文化基因被代代相承(图2)。对这些文化基因可细化为各种解读,看得见、听得到和摸得着的文化现象,可转化为被不同受众所接受的温暖、亲切和舒适的审美感受,而从物质层面则反映出具体的温度、湿度等数据的作用,通过这些指标数据可进一步解释不同受众喜好差异的文化现象,解读文化等感性因素的存在合理性,理解千百年来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文化意义,数据手段的利用使文化现象的梳理更为理性高效。

但是,由于传统民居具有技术和艺术的双重特性,以及受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建立民居研究的逻辑思维并不容易,而较多的是感性和定性的描述,这些描述会受研究者的主观意识影响,研究大多限于单体建筑及对周边环境的简单描述,对建筑与群体及村落间的关联比较与分析较少,大规模地应用数据方法的研究与思考不多,缺乏对居住文化与自然地理间的关系阐述与论证。

图2 作为文化现象的陕西汉中青木川地域传统民居

2 民居文化研究的多学科与数据意识

迄今为止的传统民居研究还较多地处于感性的层次,如不同作者的中国建筑史的民居陈述,本文选择潘谷西版本[5]。当考察民居类型与空间地域的对应程度时,不同专著的陈述不尽相同,但总体上显得不够精确,陈述较为笼统,逻辑定量的数据解读不多。由于传统民居文化底蕴深厚,涉及众多领域,为全方位地梳理民居的各种关系,需要多学科的融合研究,而多学科则需要大数据的思维和支撑。数据思维的方法和手段很具体,能够契合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

2.1 民居研究的多学科

中国传统民居的类型丰富,它根植于长达几千年的农耕时期,逐渐发展为适合农业可持续发展及人类生活的居住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专业外延性。从北京四合院到云南“一颗印”,从黄土高坡的窑洞到福建土楼,传统民居以其特有的结构形式、材料与尺度、工艺构造等,孕育了特有的地域文化,浓厚的地域韵味基因让各地的民居千姿百态。为适应长期粗放的生产和生活习俗,传统民居作了适应地域的空间形态调整,其形成影响的机制非常错综复杂,须有表1所示的物理、天文、地理等学科的交叉支撑,才能显示民居梳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正如熊梅指出的,一是基于建筑学及其相关领域学科的研究,注重民居建筑在形式、结构、营造、艺术等方面的归纳和总结,旨在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二是基于人文、社会学科的考察,注重民居建筑在社会功能、文化意义方面的分析和探讨,目的是揭示民居建筑现象的差异与成因,思考地域民居与自然、社会、思想、文化、观念等之间的关系[6]。

传统民居作为有形的优秀文化实物,结合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可显现以数字为代表的现代技术思维模式与构成特点,并使后者作为一种手段渗透至前者,使之得到更深层次表现和特点梳理。数据思维模式是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包括传统居民保护利用的时代特色。

2.2 民居研究中的数据

传统民居多学科视野的研究展开,大大拓展了其工作内容,数据应用方法是其多快好省的研究捷径。数据是包含信息的语言,可以描述包括民居在内的各种物质主体,利用日趋完善的大数据,不仅可以规范民居建筑本身的属性特征,还可对民居影响的各因素做定量的描述评价,直观准确,使对象不再停留在定性的描述上。以梁思成为首的营造学社在古建的调研中应用了大量的实地测绘,用数据比较了传统建筑的特点,这种以数据说事的态度是我们的榜样(图3)。目前已有一些学者在村落和民居的研究中使用数据,如余亮等利用地理格网分级法重新提取了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数据[7],张宸铭等基于空间句法和数据对河南省传统民居的地域文化点作了解读[8]。

研究民居建筑特点的只注重对形式和空间组织的原则进行解析而很少真正试图去理解民居成因的社会和文化因素;而研究民居的社会和文化问题的似乎又缺乏足够的技术手段来分析民居的建筑形式和空间组织的特点,因此很难信服地建立起民居的形式、空间组织和社会功能、文化意义之间的联系[9]。利用大数据能大大增加研究民居个案的数量,还使学科间的评价体系相互关联,构建起立体多维度的传统民居研究框架,摒弃模糊性,尽量达到研究的精确目标。

表1 传统民居研究相互交叉延伸的主要学科表

3 民居文化系统的数据语言与形成语境

数据(data)是一种语言,是对客观事物及现象的性质、状态、数量与相互关系等的描述、记录、计数与逻辑归纳比较,是符号与量值,由有特定符号意义的数字组成,数字的使用使数据有了计算和比较的意义。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数据自然而然地与计算机挂钩,能输入计算机并被计算机程序认识、处理加工的符号及材料,是计算机识别加工的特殊机器语言,人们借助这种机器语言,通过编码解码的数据方法可使人和传统民居之间架设起桥梁,传递解读民居形成的文明脉络。传统民居与数据融合联系,但民居与数据的各自特征明显,通过分析数据,探究隐藏在数据背后的事实及规律,是民居应用数据方法进行沟通的主要目的。

图3 梁思成及中国营造学社的古建调研数据整理

3.1 民居数据的“大又广”特性

各行各业对“大数据”的理解和应用视角不尽相同,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量身定制”。传统民居关联数据是为民居这一载体量身打造的特殊语言,能很好地描述民居显现的形态特征。“大数据”概念亦可从民居大数据词组的“大”和“数据”的拆分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大:量词,说明民居数据的数量或容量大,海量、无限量,可以云计算对应,还可进一步延伸为民居数据涉及范围的广度和深度,具有复杂性;

数据:“数”表示量及符号作用,“据”则可表示有据及相互的结构,意谓传统民居与数据的融合。

如果把大数据技术类比为一个产业,初始的数据资源就是产品的原材料,而大数据技术就是“加工”的过程,即把原材料“加工”成最终有价值的产品,实现价值增值[10]。民居自带着许多数据资源,但不起眼、常人难以发现,需要通过提取、存储和格式转换等操作,在已有数据资源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数据技术是提炼的过程,管理和分析民居数据,利用数据挖掘民居与民居、民居与环境间的内在联系可使民居的研究更为理性。

由于建筑与民居及其所处的环境与空间相关,除了民居状态等有关的温湿度、空气等属性指标外,大数据还包括建筑本身尺寸,即与长宽高的空间尺度相关,会产生大小、宽窄和远近等主观感受。通过属性数据描述民居的状态、性质等,三维坐标则表示民居的空间位置,均用计算机语言表达,不仅留存了建筑信息,也为后期处理数据打下了基础。数据或数字在不同尺度载体的表现是不同的(图4)。

图4 数字/数据的影响和不同尺度的载体图

3.2 数据中的民居文化规律性特征

传统民居基本形制的形成有几千年,分布广,内涵丰富,内涵背面实际上隐藏着生成发展的秘密,通过大数据方式对民居资源的整合比对,有助于挖掘数据宝藏,加之数据思维的跨学科交叉,可分析隐喻在传统民居形态现象下,制约影响民居发展的各种因素,揭示民居关联的文化、气候和环境等的依存关系,指导现今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与地图数据的融合应用,可使民居与地域的对应关系精准,真正使民居从单体过渡到群体,让研究从单学科进入到多方位、多学科的综合领域,直观地表达传统民居的分布特性及演变规律,揭示这种规律的内在动因,使这些看似孤立的民居文化地理要素,有机地相互关联,构建全方位的民居文化研究系统。通过传统民居文化地理的研究,拓展我国民居研究思路,把民居学研究推向深入,为文化、旅游、遗产保护等各项工作服务,使传统民居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传承[11]。

3.3 数据意识的形成与艰难

数据种类繁多,但数据意识的形成不易。数据在哪里?如何运作?需要专业知识支撑,因事而异、因物而变。数据知识的积累和数据获取同样重要,需从自身的脚下开始。假设数据库是一栋民居建筑,数据则是民居建造的一砖一瓦,添砖加瓦的过程会枯燥乏味,数据建构需要基础和耐力。数据针对民居,有独占性,一般非专业人士会看不出应用门道,不易判断数据对民居的重要作用。借助计算机互联网的技术发展,数据采集、运维等过程可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线上可以手机等互联网终端为主,采集运营民居信息,参与人多,信息量大,数据面广,可提高研究效率;线下的方式多种多样,除纸质资料,还可通过实地测量、调研、访谈等方式,获取数据。相比线上,线下方法较为传统,费时费力,成本大,但能收集较多前人的研究成果,借鉴前人的研究经验。最好的方式应是线上线下的结合。

传统民居与数据的融合需要多学科的跨界思维。一是数据的采集长期而艰苦,不接触数据的人缺乏敏感性。数据非软件,软件的仿冒易阻碍思维的发散与多学科的交融研究,限制数据的普及使用。二是数据格式复杂,沉淀于不同的载体中,多数尚未被转换为分析研究的数据,转换过程需要技术装备。三是社会性的数据共享程度不高,获取信息数据的手续繁琐,致使数据大多需要自备,期望随着全民数据意识的提高,此类现象有望改善。

4 结语

中国传统民居独树一帜,养育着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作为人们容身的栖息之所,不仅呈现于过去,还将伴随我们延续遥远的未来。对于传统民居的研究,出于保护是其目的之一,为今天及未来的建设提供借鉴更是其重要的方面。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始终存在着新旧交替。充分利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以保存更多的历史痕迹,告知世人曾经拥有的辉煌和经验,也可让后人在考察、研究历史建筑时不至于会为无法找到、比对资料而苦恼、困惑。数据思维作为研究最主要的辅助手段,是大势所趋。对传统民居研究的数据思考,仅为大数据应用的冰山一角,但数据应用的意义应该远不止此,各行各业均需实实在在的数据思维。

[1]沙润.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自然地理背景[J].地理科学,1998,18(01):63-69.

[2]杨大禹.传统民居及其建筑文化基因的传承[J].南方建筑,2011,(06):7-11.

[3]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112.

[4]雍振华.关于传统民居研究的思考[J].南方建筑,2010,(06):9-11.

[5]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6]熊梅.我国传统民居的研究进展与学科取向[J].城市规划,2017,41(02):102-112.

[7]余亮,孟晓丽.基于地理格网分级法提取的中国传统村落村落空间分布[J].地理科学进展,2016,35(11):1388-1396.

[8]张宸铭,高建华,李国梁.基于空间句法的河南省传统民居分析及其地域文化解读[J].经济地理,2016,36(07):190-195.

[9]王浩锋.民居的再度理解—从民居的概念出发谈民居研究的实质和方法[J].建筑技术及设计,2004(04):20-23.

[10]蒋妃枫.大数据在建筑和城市工程领域的应用及发展综述[J].价值工程,2017,36(04):205-207.

[11]曾艳,陶金,贺大东,等.开展传统民居文化地理研究[J].南方建筑,2013,(01):83-87.

猜你喜欢

民居传统建筑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民居智库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