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转子式股骨柄置换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分析
2018-03-20李毛召颜飞华
李毛召 颜飞华
【摘要】 目的 研究并分析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时使用大转子式股骨柄置换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的效果。方法 7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36例。对照组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 观察组接受大转子式股骨柄置换治疗, 观察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6周Harri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338.41±125.35)ml、
手术时间为(86.09±23.88)min, 较对照组的(175.26±90.04)ml、(61.69±18.35)min明显更多, 但术后6周Harris评分(78.32±4.3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75±6.25)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56%, 与对照组的13.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大转子式股骨柄置换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均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疗效, 大转子式股骨柄置换治疗在一定适应证范围中能够获得更大优势,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大转子式股骨柄置换;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7.044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 老年人数量逐渐增多, 而由骨质疏松症导致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数量也不断上升[1]。就目前而言, 针对该类型患者临床上还是以手术治疗干预为主, 旨在能够使患者尽快恢复并下床活动,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改善患者预后, 提升其生活质量[2-5]。在本次研究中, 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了大转子式股骨柄置换治疗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7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36例。对照组中男22例, 女14例;年龄63~88岁, 平均年龄(77.9±4.9)岁。观察组中男21例, 女15例;年龄63~89岁, 平均年龄(77.9±5.0)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患者行全身麻醉, 牵引复位且满意后再其股骨大转子的顶端行3~5 cm
的切口, 将导针插入并充分扩髓。之后在股骨近端髓腔当中插入防旋髓内钉, 注意髓内钉的直径必须小于髓腔1 mm。经瞄准臂引导打入专用导针, 检测导针位置并确认导针与股骨头关节面的距离在0.75 cm左右, 且位置在股骨颈中心偏下。最后将螺旋刀片打入并锁定, 拧入尾帽后锁定远端锁钉。
观察组接受大转子式股骨柄置换治疗:患者行全身麻醉, 经改良后外侧Gibson入路, 切口长12 cm, 将关节囊切开并保留。将骨折处充分暴露, 针对内侧骨皮质基本完整的患者, 应在与小转子上缘以及大转子内侧缘齐平的高度进行90°截骨;针对转子间严重粉碎性破坏患者, 应及时截除股骨头颈后的粗丝线, 给予骨折处临时固定。扩髓后彻底清洗股骨髓腔, 安置好远端骨水泥髓腔塞, 调和骨水泥后注入股骨髓腔, 之后安装大转子式股骨柄, 注意与股骨额状面保持前倾15°。在骨水泥固化后将大轉子复位, 并固定。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6周Harris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包括疼痛、功能、畸形、活动度4个维度, 总分为100分, >90分为优良, 80~90分为较好, 70~79分为尚可, <70分为差[6]。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338.41±125.35)ml、手术时间为(86.09±23.88)min, 较对照组的(175.26±90.04)ml、(61.69±18.35)min明显更多, 但术后6周Harris评分为(78.32±4.34)分,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75±6.25)分, 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56%, 与对照组的13.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主要是由骨质疏松引起, 手术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干预方式。在本次研究中, 给予观察组大转子式股骨柄置换术, 对照组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 经对比可知,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338.41±125.35)ml、手术时间为(86.09±23.88)min, 较对照组的(175.26±90.04)ml、(61.69±18.35)min明显更多, 但术后6周Harris评分为(78.32±
4.34)分,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75±6.25)分, 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56%, 与对照组的13.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关研究认为, 大转子式股骨柄置换术适合年龄>75岁的骨折患者, 且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存在不稳定型、呈粉碎性骨折患者更有优势[7-10]。另一方面, 若患者合并内科疾病, 且要求术后能够早期下床行走, 该术式的安全性更高。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则通过螺旋刀片增大了把持力, 使切割发生风险显著降低;但不足之处在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所具备的把持力度有限, 导致术后容易发生内固定松动, 部分患者甚至可能出现骨折处畸形愈合[11]。本次研究中就有2例患者出现髋内翻。大转子式股骨柄置换术则确保了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良好恢复, 且患者在术后能够实现早期活动和负重,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所以对于粉碎性或不稳定性, 以及伴随严重骨质疏松或基础疾病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 应使用大转子式股骨柄置换术, 能够优化其预后[12]。
综上所述, 给予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大转子式股骨柄置换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均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疗效, 大转子式股骨柄置换治疗在一定适应证范围中能够获得更大优势,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汪庚申, 刘海军, 牛存良, 等. 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半髋置换术中股骨距修复的选择策略.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6, 18(11):51-53.
[2] 徐林, 莫刚, 吕雪峰, 等. 生物型加长柄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断裂一例//第十届西部骨科论坛暨第九届云南省骨科年会论文集, 2014:272.
[3] 魏长月, 李庆喜, 孙书海, 等.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分析. 基层医学论坛, 2015, 34(8):137.
[4] 曾晶山, 蔡贤华, 李稳, 等. 老年股骨轉子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与性别、内固定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5, 17(2):134-137.
[5] 张龙, 申海龙, 张磊. 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分析. 海南医学, 2016, 27(2):299-301.
[6] 仇如来, 杜桂夏, 汪来杰, 等. 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及人工髋关节置换修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18(48):7709-7713.
[7] 曾超, 王一任, 魏捷, 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Meta分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37(6):606-615.
[8] 何勇, 王改林. 大转子式股骨柄置换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分析. 中国农村卫生, 2016(13):77-78.
[9] 潘檀, 赵致良, 郭标, 等. 大转子式股骨柄置换及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临床骨科杂志, 2012, 15(3):271-273.
[10] 鲍鲲. 大转子式股骨柄股骨头置换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疗效对比. 山东大学, 2014.
[11] 王峰, 李振武, 尹锐锋, 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修复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系统评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 19(53):8677-8684.
[12] 窦庆寅, 胡洪涌, 梁旭强, 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Ⅱ置入内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徒手导针置入的重要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 19(48):7784-7789.
[收稿日期:2017-12-01]